官员、企业家必读! 新型政商关系,船怎样才不会翻?
一、“官商勾结”的旧船,真是说翻就翻!
回顾中国历史,商人对官僚体系的依赖,古来素有传统。在封建时代“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序列中,商人排在末位,自身主体感的缺失,使其对官僚体系的依附甚至勾结,成为一种传统。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年代,中国基本不存在政商关系,只存在高度政治经济一体化里的上下级关系或同级关系。改革开放后,一如中国经济发展轨迹,中国政商关系在经历了略显粗暴的粗放式发展之后,伴随着大力反腐,也进入转型升级时期。
既然“官商勾结”的旧船古已有之,为什么现在一定就会翻?
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认为,腐败不但可能吞噬改革的成果,而且将瓦解公众对改革的支持,引发激烈的社会冲突,成为终结改革的致命杀手,“中国面临腐败和改革赛跑的挑战”。面对挑战,反腐势在必行,“官商勾结”的旧船说翻就翻。
其实,只要打开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史,不难看到一条铁律——经济起飞,反腐必行。
先看美国。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工业革命将原本以务农为主的美国快速推入“镀金时代”:工业产值迅速赶超欧洲强国,社会和个人财富急剧积累,但还没来得及建立完整的防治腐败法律体系,腐败前脚到,反腐随之推行。1883年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彭德尔顿联邦文官法》,明令禁止官员进行金钱收受。1904年,信奉“腐败是自由政府最大的敌人”的罗斯福总统展开一系列颇有成效的反腐行动。可以说,延续到今天的百年反腐,对净化美国经济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日韩等国也是如此,都在经济起飞之后开始反腐。韩国经济崛起的过程中,政府通过扶持财阀来体现政策意图,稳定经济秩序。20世纪90年代,“财阀经济”催生腐败等弊端日益显露。1992年金泳三就任总统后,将消除腐败作为新政府的第一要务,反腐一直在持续。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商业贿赂事件常有发生。但是,日本致力于打击商业贿赂行为,完善司法制度,日本商业交易秩序明显好转。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