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世家》(五):孔子贫且贱
《孔子世家》原文: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於陈蔡之间,於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读史记孔子世家是最郁闷的,就前面这几段,逻辑错乱,一会就蹦出一句,上下文都不连着,甚至都莫名奇妙。上文说孔子被阳虎摆了一道,有个牛逼的祖先,这里直接就说孔子贫且贱,那是什么意思呢?
这句话不是史记先写的,是论语中孔自己说的,
《论语》: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所以我现在明白在鲁迅的小说里,孔乙己为什么老说多乎哉?不多也。”其实是暗指自己虽然贫贱,但是自比孔子,估计很多人看到这里才明白的吧!当然古代的字意思和现在有所不同,在孔夫子那个时代,
“贫”——指的是没有钱
“穷”——指的是没有路。合起来——没有钱又没有办法可想,
“贱”——指的是地位低下,而不是道德低下
因为这句话在“及长”前面,因此说的应该是孔子小时的事。
“贫”是贫穷,说的是家境。“贱”是地位低下,说的是阶级。总之是出身不高
所以,孔夫子是说自己没钱又地位低,那孔子有所暗指吗?当然有,
《论语·泰伯》: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是不是孔子说自己小时候贫且贱,是邦无道呢?估计是我想多了!但是 孔子一辈子都是穷困潦倒,也从侧面说明鲁国的确是邦无道!
「贫」,是说孔子不置恒产,不「殖货」,不像子贡,一边周游列国,一边作生意。颜回死了,下葬无措,他老父颜路找孔子借钱,想著,颜回不是孔子最心爱的学生?不料那孔子也穷得叮当响。颜路就说了,请先生把车子给卖了吧。这话一说出口,把孔子气得不行。「以我的官位,若出门没车,不是给国君丢脸吗?」就一个车,支微末节的故事,你就能看出孔子的穷(贫),是真穷到骨子里去了。没车盖,而且,动不动要被送进当铺。
好可怜的车呀!
《论语 先进》: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孔子说这些字眼「吾少也贱」,就是强调,我出身卑下,但现在我很成功,大家是不是有熟悉的感觉,无论任何人,只要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一定会说,自己以前很不堪,后来经过某个机缘巧合接触某个行业,现在很成功,无论成功学大师,还是马云,都是这个套路。孔子人家几千年前就用了!
司马迁这么写也是先抑后扬的手法,孔子以一介布衣,最终而成一代人物, 在史记中,给予孔子「世家」的身份,那是相当於「诸侯」「王」的位阶,在史记中,孔子是和「周公」「姜子牙」写到一起,并列於「世家」之林。
而整一本史记,能有资格入「世家」之列的,也不过三十人。这样的尊崇,其实是离不开对孔子的描述,司马迁说孔子「贫也贱」,正是一种无上的尊敬。
这里也回应了,前文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这就是人穷志短,孔子那时很自卑呢!因为他真不是士族阶层!
《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
《史记·礼书》:故王者天太祖,诸侯不敢怀,大夫士有常宗,所以辨贵贱。
孔子很是非常值得我们尊敬的,所以我们不要抱怨自己的不堪,想想孔子,一辈子不服输,保持积极的心态,所以一定要从小事做起。
无论怎样全力以赴。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