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肥沃的4块土地,都在哪些国家?
土壤是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最重要的条件,其中黑土地的肥力最高、最适合植物生长。目前世界上仅有四大片土地拥有肥沃的黑土。那么,这4块土地究竟都分布在什么地方呢?
欧洲粮仓-乌克兰大平原
乌克兰大平原是东欧平原的一部分,其地理位置是在东欧平原的南部,主要分布在乌克兰、俄罗斯等国家,其面积在190万平方公里左右,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黑土分布区之一。
该平原可以分为高地平原和低地平原,高地平原主要有沃伦高地、第聂伯河沿岸高地等,占总面积的25%,低地平原主要包括黑河沿岸低地以及第聂伯河沿岸低地,在总面积中占70%。由于乌克兰地处乌克兰大平原,因此,该国的黑土面积极为广泛,可以占到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乌克兰的地理位置是在欧洲东部,位于黑海和亚速海的北部海岸,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利资源,其中已经探明可供开采的富矿就有80多种,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其境内有着两万多条大大小小的河流,长度超过100千米的也有100多条,因此,该国的农业灌溉资源十分丰富,非常适合开展农业生产。
乌克兰国内的农业用地非常广泛,占国土总面积的70%,其中一半以上的农业用地土壤类型是黑土,土质十分肥沃,为其进行农业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国主要有谷类粮食、油料和糖类作物以及土豆等农作物,其产量可以达到国内需求量的两倍,所以,在自给自足之后,它还会向欧盟、亚洲、北非等地区出口,以此来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
由于乌克兰拥有肥沃的土壤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因此,它又有着“欧洲粮仓”的美称,目前,该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一大葵花籽油和第三大谷物出口国,其糖类制品在欧洲市场也占有一定数量的份额。
密西西比河流域
世界上第二块拥有大面积黑土地的地区是在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整条河流的长度为6021千米,位于北美洲的中南部地区,其河流长度仅仅排在非洲尼罗河、南美洲亚马逊河以及中国长江之后。
该河的流域范围非常广泛,其流域北起艾塔斯卡湖,向南一直到墨西哥湾,东部与阿巴拉契亚山脉相接,西部一直到落基山脉,流域面积可以占到北美洲面积的八分之一。而且该流域范围内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进行大规模机械化耕种,再加上与热同期,热量充足,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
密西西比河流域是世界四大黑土地之一,黑土地面积在120万平方千米左右,是美国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的最大产地。这里主要的地域类型便是水稻种植区,其中水稻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密西西比河三角洲,该地区的气候、土壤、水文等条件天然适合水稻生长,因此,种植水稻便成了这里的主要农业活动。
密西西比河流域内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再加上该河流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商业水道,是美国非常重要的交通运输通道,使得该地区的粮食可以通过这条水路运输通道运送到全国各地,在全球农业和粮食供应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全国粮食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大仓-东北平原
东北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是中国的第一大平原,同时还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该平原北起黑龙江省嫩江中游,南至辽东湾,南北方向的长度在1000千米左右,东西方向的宽度约为400千米,整个平原的面积高达35万平方千米,跨越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四个省区,处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
该平原的南北两大水系分别是辽河与松花江水系,两大水系的中间部分是松嫩分水岭,分水岭的北部是由嫩江与松花江冲积而形成的松嫩平原,其南部则是经过辽河水系的不断冲积而后形成的辽河平原。
东北平原内的黑土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南部的平原地带,向南到长白山的西部,向北一直蔓延到大兴安岭东北部的平原,在东北地区所包含的三大平原中,以松嫩平原分布范围最为广泛,占到了总面积的71%,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仅占到7%和3.3%。
作为我国最大的农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贡献了全国三分之一的粮食产量。东北四省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水稻,这些作物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同时又为国际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农产品。为保护黑土土壤,东北平原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农业技术来进行生产,有效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以此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再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与栽培,该地区极力推进农业和科技进行融合,进行农业科技创新,从而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南美洲粮仓-潘帕斯草原
世界上土地最肥沃的最后一块区域就是潘帕斯草原,该草原有别于上文提到的三大黑土带,它的土壤类型主要是红化黑土。由于地处亚热带,没有寒冷而漫长的冬季,植物在枯死后便无法进行长年累月的残骸积累,使得土壤内氧化铁的含量增多,导致该地区的土壤以红化黑土为主。
也正是因为红化黑土没有经历冬季积累腐殖质的过程,土壤内腐殖质的含量便稍微低于黑土,但是与其他土质相比,潘帕斯草原的土壤仍然非常肥沃。该草原位于南美洲的东南部,面积约为76万平方千米,主要包括乌拉圭、阿根廷的东部以及巴西的南部等地区,向北连接格连查科草原,向南与巴塔哥尼亚高原相接,西部直达安第斯山脉,东部与大西洋相濒临。
它的海拔约为25米,是阿根廷农牧业的主要产区,因此,又有着“阿根廷草原”的别称。阿根廷作为潘帕斯草原上最重要的国家,不仅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牛肉出口国,同时还是全球玉米和高粱的第二大出口国,在潘帕斯草原上玉米的产量可以占其全国产量的一半以上。
作为世界范围内最大的豆粉、豆油、蜂蜜等产品的出口国,大豆在阿根廷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产区在圣菲省、科尔多瓦省以及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总产量可以达到全国产量的90%,通过免耕法改良阿根廷的土壤,促进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再加上转基因技术解放劳动力、节约成本,使得阿根廷的农业具备与其他农业大国相抗衡的实力。
目前,潘帕斯草原内集中了该国80%的牲畜饲养地,阿根廷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是欧盟,第二大市场是东南亚国家,为该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