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游(36)——令人惊叹的巴尔贝克神庙【黎巴嫩】
文图 | 老理行
在黎巴嫩三天的短暂旅游中,给我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内心震撼的景点,是位于首都贝鲁特东北85公里贝卡平原的巴尔贝克神庙群遗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这个建于公元一世纪前后的古罗马建筑群,以其久远的历史、宏大的规模和精妙的雕刻,曾被《国家地理》称为“人生必去的目的地”和“全球旅行十佳地”,据说世界上已经找不到比它更完整、规模更大的罗马神庙群遗址了。
真有点不可思议。世界现存最宏伟的古罗马神庙遗址,竟然不是在意大利罗马,而是在黎巴嫩贝鲁特,这也太出乎我的预料了。
在我多年来的出国旅游中,曾见过不少古罗马建筑群,虽然也是气势磅礴,却没有震撼之感,唯有巴尔贝克神庙群遗址是个例外。当第一眼看到庞大的遗址内那一排排高耸的罗马巨柱时,就惊得我目瞪口呆。
导游告诉我们,巴尔贝克神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最初是由崇拜太阳神的迦南人在贝卡平原北部修建的一座普通庙宇,以纪念他们的太阳神巴尔,这座庙宇被称为“巴尔贝克”,“贝克”的含义为城市,这样,“巴尔贝克”也就是太阳神之城的意思。
后来,腓尼斯人、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相继来到这里,并且按照自己信奉的神灵对神庙进行了扩建,至公元60年,巴尔贝克神庙群基本成形,初具规模,在之后的三百年里,罗马帝国又持续对神庙进行了修建和完善,最终建成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浩大的神庙群,用于祭祀罗马主神朱庇特、酒神巴卡斯和美神维纳斯三位神明,这里成为罗马帝国的圣地。
由此可见,古人特别是罗马人对他们信仰之神的敬畏、崇拜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在此后七八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巴尔贝克神庙又被不同的征服者根据自己的需求改建成教堂、清真寺、城堡等多种建筑形式。虽然神庙建筑群历经多次改头换面,但整个神庙的台基和格局基本保持了原样。
我们怀着敬意和疑惑走进这座历经千年侵蚀仍雄风犹在的神庙建筑群,置身其中,仔细观摩,不禁为古罗马人宏大的气魄和高超的建筑技艺而惊叹!
如今游人所看到的巴尔贝克神庙,包括祭礼大厅、朱庇特庙、酒神巴卡斯庙、美神维纳斯庙等一系列建筑群,尽管这些建筑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经历了无数次浩劫,特别是受到多场地震的毁坏,已经残破不堪,但丝毫不影响人们从这些残垣断壁中,看出神庙的大体样貌并能想象出它当年辉煌。
朱庇特神庙
建造于公元一世纪罗马尼禄皇帝时代的朱庇特神庙,是巴尔贝克神庙群中规模最大、气势最雄伟的一座建筑,由前门、六角形、前庭、方形大中庭、大神殿等构成,遗憾的是,大部分建筑都变成了散落的巨石,横七竖八地躺在那里,只有庭院中间五米高的祭台保存相对完好,而最令人叹息的,是当年巍峨壮观的大神殿那54根高22米、直径2.3米的巨型石柱,现在仅剩下残存的6根石柱昂然耸立,它们孤独而高傲地排成一行,似乎在证明朱庇特神庙曾有的荣光,从而成为巴尔贝克神庙群标志性景观。
酒神巴卡斯神庙
同样建造于公元一世纪的巴卡斯神庙却要比朱庇特神庙幸运得多,它没有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其数十根石柱及其四壁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只是神庙的顶部惨遭厄运。与朱庇特神庙一样,巴卡斯神庙也是一座科林斯式建筑,它正面耸立着八根石柱,侧翼各有十五根石柱,形成了一个环绕的石柱长廊,长廊拱顶刻有28尊神像浮雕。这些石柱高15米,直径2米,柱上刻满各种瓜果蔬菜之类的雕刻精美无比。神庙内有巴卡斯像,旁边是一座酒窖,酒窖的四周墙壁上由葡萄和酒壶组成的图案清晰可见。
美神维纳斯神庙
与巴卡斯神庙为邻的,是建于公元三世纪的维纳斯神庙,这座圆形建筑,高68米,宽36米,当年四周环绕着50根石柱,庙内供奉着维纳斯的神像,而如今已是残缺不全,所剩无几。
据说这里曾是古代青年男女约会的主要场所,俊男靓女们在巴卡斯神庙中饮得醉眼朦胧,便在此地抒发情感,不知在那个遥远的年代,这里促成了多少有情者的美好姻缘。
一圈走下来,看着用巨石垒成的宏伟建筑和巧夺天工的精美雕刻,我在敬仰先民无与伦比的创造力的同时,也产生了种种疑惑:搭建这些神庙的材料,无已不是数百吨重的巨石,有的更是达到了数千吨重,究竟古人是用什么力量、方法和技术去开凿、运输这些石块?倘若是纯人力完成的,那简直是不可想象。而且,这些方方正正的石块没有明显的切割痕迹,如果是人为切割又得耗费多长时间?还有那些圆形石柱的打磨和拼接,以及重型石料的抬升,等等,都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这一切都还有待于考古学家不断地去发掘和研究,为人们解开这些千古谜团。
【游览于2023年12月】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