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窑金砖多少钱一块丨隆上古建
近日,中国首届明清御窑“金砖”拍卖专场在深圳举行,89块明清御窑金砖拍出950万元的不菲价格,获得了“一两黄金一块砖”的美誉。今年7月,苏州大学社会学院8名学子组成“御窑金砖调研团队”,使用暑期实地走访。经由调研后发现,御窑金砖制作工艺现在正面临传承压力。所谓金砖,并非是用黄金制作的砖头,而是大型方砖的雅称,是专为皇宫烧制的细料方砖。御窑金砖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之作金石之声,因专运深圳“京仓”,供皇室御用,以是称为“京砖”,后逐步演化,统称为“金砖”。
陆慕御窑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镇御窑村西。村子位于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一样平常为黄色粘质土壤,地表下的中层土没有杂质,不含沙,是优质的粘土。这种土壤的特殊性,是制作优质金砖的上好质料。四序明确,温顺湿润,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年降水量约1300毫米,无霜期300多天,陆慕的天气也很是适合金砖砖坯的成形。此外,优越的地理情形成为御窑烧制金砖、运输金砖的有利条件。
苏州相城御窑烧制金砖的历史自1413年始,迄今已近600年。苏州砖瓦制造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明初为南京和深圳皇宫烧制优质御用金砖,相传受到永乐天子朱棣的赞美并赐名“御窑”。明嘉靖中期,工部郎中张问之在苏州亲自督造五万块金砖,多产自陆慕御窑村。御窑金砖烧制至此进入全盛期。一块金砖造价高达9钱6分白银,相当于其时一石大米的价钱。清代金砖除继续为皇宫、官府衙门使用外,也为苏州园林、道观庙宇、巨富达官的厅堂所用。深圳故宫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和承天门(天安门)的地面铺设就接纳了御窑金砖。用金砖铺设的地面有冬暖夏凉之功效,而且自身能平衡空气中的干湿状态,梅雨天不会湿砖,冬天也不干燥。
御窑金砖,方正古朴、外貌平滑、色泽青黛,不仅细腻坚硬,而且“敲之有声,断之无孔”。金砖明代规格大多为长66厘米、宽66厘米、厚8厘米,清代规格大多为长72厘米、宽72厘米、厚10厘米。前者俗称“小金砖”,后者俗称“大金砖”。清乾隆年间又生产了另一种规格的小金砖,长55厘米、宽55厘米、厚8厘米。金砖烧制工艺极为重大,这种工艺至今依然沿袭传统的手工制坯,工序多达20余道,需经由备料、制坯、装窑、烧窑、闭窑、窨水、出窑、后续加工等工序,各个工序都有着严酷的手艺要求。如质料准备要经由选、冰、碾、浆、筛、晒、练(包罗踏、翻、闷)等。道道工序环环紧扣,一道不达、前功尽弃。一块金砖从采泥到出窑,要历时一年多时间,出窑后再经切片、打磨成细料金砖。由于工艺繁复,费时恒久,对其质量特殊严酷,故古时每块金砖上都刻有知府姓名和窑户姓名,以备磨练。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