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清华大学: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全集1-20页

2025-02-18 最新 评论 阅读

 

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全集104页(1-20页在末尾

国产AI破局者如何让人机协作从“能用”到“会玩”

句话精华:清华团队用一本104页的“AI使用说明书”,揭开了国产大模型DeepSeek从工具到伙伴的进化密码,普通人也能用“说话的艺术”驯服AI。

DeepSeek爆火背后:技术平权与“白菜价”革命

2025年开年,一个叫DeepSeek的国产AI应用突然刷屏。上线5天日活超ChatGPT,15天用户翻倍到259万,甚至挤下抖音、微信登上苹果商店榜首。中金报告直接点破:它的成功不仅是技术牛,更靠“白菜价”策略——开源、免费、商用一条龙,直接把大模型从实验室拽进菜市场

最狠的是,它把AI的门槛砍到了脚脖子。以前想用GPT-4写代码?先交会员费再说。但DeepSeek-R1模型直接开源,程序员白嫖写代码,小老板零成本生成营销文案,连学生党都能用它改论文——这哪是技术升级,简直是“技术平权”

和AI对话的秘诀:别把机器当人,要当“杠精”

很多人用AI总抱怨“答非所问”,其实问题出在不会“下指令”。清华手册里藏着绝招:AI不是学霸,而是需要“喂题”的考生。比如你想让AI写小红书爆款文案,别说“帮我写个种草文”,而要像考试出题一样明确:

1. 角色设定:“假设你是美妆博主,粉丝25-35岁女性”;

2. 具体要求:“突出成分天然,用3个emoji,带‘学生党闭眼入’关键词”;

3. 规避雷区:“禁止夸张疗效,避免‘最’‘第一’等极限词”。

手册里甚至总结出“杠精训练法”——当AI胡说八道时,别客气,直接怼:“你刚才说面膜能美白,但成分表里没有烟酰胺,请重新推理”。这招专治AI的“幻觉病”,比哄女朋友讲道理管用多了。

从“打工人”到“合伙人”:AI进阶三阶段

青铜段位:复制粘贴工

写周报、做表格、查资料,这类重复劳动AI分分钟搞定。比如上传Excel让AI分析销售数据,它连同比环比都能算清楚,比实习生手快还不出错。

钻石段位:创意催化剂

做营销没灵感?试试“矛盾混搭法”:“把火锅店宣传和量子物理结合”,AI能给你憋出个“薛定谔的毛肚——不涮不知道有多嫩”的神文案。清华团队验证过,这类脑洞大开的指令能让创意产出效率提升3倍。

王者段位:战略参谋

用“提示语链”玩高阶操作:先让AI分析行业趋势,再根据结果制定产品方案,最后模拟竞争对手反应。某创业公司靠这招设计智能家居产品,用户调研环节直接砍掉两周。

警惕!AI用不好反而会“降智”

手册里最扎心的警告是:70%的AI翻车事故,锅在人类自己。常见作死操作包括:

过度依赖:让AI写论文致谢,结果把导师名字拼成“张three”(中英文混合bug);

伦理翻车:用AI生成“如何薅网贷平台羊毛”攻略,分分钟被网警报案;

思维偷懒:完全照搬AI的方案,结果连基础数据错误都没发现。

清华团队的建议很实在:把AI当同事,而不是佣人。既要检查它的“作业”,也要保持独立思考——毕竟,AI可以帮你写周报,但升职加薪的还得是你自己。

终极拷问:当AI比同事更懂你,人类还剩什么价值?

DeepSeek的爆红揭开一个残酷真相:未来淘汰你的不是AI,而是会用AI的人。但手册也给了希望——人与AI的差距,差的不是技术,而是“提问的能力”。

举个栗子:同样是分析行业报告,小白只会问“总结主要内容”,高手则会连环追问:“用SWOT分析法拆解竞争对手策略”“预测未来三年技术路线图”“模拟政策变动对毛利率的影响”……问题的质量,直接决定你是AI的主人还是仆人。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如有需要21-40请看下篇文章:

最后灵魂一问:当AI把知识获取成本打成“白菜价”,你是选择躺平被卷,还是抓住这把“思维杠杆”撬动十倍效率?评论区聊聊:你用过最惊艳的AI神操作是什么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