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切需要,习近平强调“迫切需要”
这里有一组数据: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人员组成中,在学研究生占比超过50%;作为研究生培养主体的中国高校,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工作和“973项目”等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产出了全国80%以上的高水平论文和社科重大成果,研究生已成为我国科研创新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7月29日,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重视“量”的积累,时势呼唤人才。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即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古今中外,无论哪个时代,哪个国家,无不重视对人才的培养,现今社会什么最金贵?毋庸置疑,必然是人才。从新中国建立之初,到改革开放,直至进入新时代,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根据最新数据统计,1949年研究生在学人数仅629人,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突破300万人。《诗经·大雅·文王》有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即将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呼唤人才、渴求人才,迫切需要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严格“质”的提升,时代造就人才。习近平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石,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氢弹之父”于敏、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南仁东……从“嫦娥”飞天、航母下水、“蛟龙”入海……70余年来,研究生教育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如何更好地培养高层次人才,如何更好地用好人才,如何更好地服务人才?各级党委和政府需要高度重视、把准方向,从指导方针、关键领域、学科调整、导师队伍到人才培养体系等各个方面,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国家发展需要,不断为党和国家培养高质量、高水平、能啃“硬骨头”的高尖端人才。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习近平曾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党和政府要不断发现、培养和重视人才,为急需、拔尖创新人才脱颖搭桥铺路。(文/学习大军,2020年7月30日)微信公众号:学习大军 微信ID:xuexidajun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