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三五计划,1965年6月,毛泽东谈“三五”计划:第一是老百姓,不能丧失民心

2025-02-16 最新 评论 阅读

 

1965年6月,毛泽东谈“三五”计划:第一是老百姓,不能丧失民心

1965年6月,杭州刘庄宾馆。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秘密会议正在进行。会议室外,普通老百姓对即将到来的巨变一无所知。他们不会想到,就在这个普通的夏日,一群高层领导正在为他们的未来做出重大决策。这个决定,将彻底改变中国的发展轨迹,影响几代人的生活。

最终,这场会议确定了一个更为务实的“三五”计划。投资规模从1080亿元降到了900亿左右,各项生产指标也有所调整。更重要的是,这个计划将“不能丧失民心”作为首要原则,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埋下了伏笔。

有人说,正是这次会议上毛泽东的一席话,挽救了中国的经济,避免了再次陷入“大跃进”式的盲目冒进。也有人说,如果当时的领导人能更早意识到这一点,也许中国的发展道路会更顺畅。不过,历史没有如果。我们能做的,就是铭记这段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

话说这天,余秋里拿着厚厚的文件夹走进会议室,心里七上八下。他知道,接下来要发生的事,可能会改变整个中国的未来。

谁曾想,一进门就看到毛主席坐在那里,眼神犀利地盯着他。余秋里心里咯噔一下,暗想“完了,这下可要糟。”

要说这余秋里也是个有来头的主,当时可是国家计委的副主任。平日里说一不二,可在毛主席面前,也不过是个小学生。

余秋里深吸一口气,开始汇报他们辛辛苦苦制定的“三五”计划。刚说到一半,就听毛主席插话了“投资不要那么多,要靠大寨精神。”这一句话,就把余秋里的计划打乱了。

你们可能不知道,这“大寨精神”可是当时的一面红旗。说的是山西大寨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毛主席这么一说,意思再明白不过了 - 别指望国家给你大笔投资,得自己想办法。

余秋里心里一阵苦笑,心想“这下可好,我们辛辛苦苦做的计划,怕是要大改特改了。”

但事情还没完。余秋里接着汇报说,他们把投资顺序调整为国防、吃穿用、基础工业。这下可好,直接触动了毛主席的神经。

毛主席当场就说“是要违反一下,不违反怎么成?”这话听着怪怪的,其实是在说,之前的政策是有问题的,现在得改。

你们可能会问,为啥要改?这里得插一段往事。前几年搞“大跃进”,结果可把老百姓苦坏了。这次,毛主席是吸取了教训,不想再犯同样的错误。

会议进行到一半,突然有人提出担心国防工业是“戴钢盔”的硬拳头,农业是软拳头,会不会把农业挤兑了?

这问题可把余秋里难住了。他支支吾吾地解释了半天,好在毛主席给台阶下,说“对嘛!”

接下来的讨论更是火热。有人说基础工业这个“屁股”坐得不稳,有人说三线建设太分散。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得面红耳赤。

最精彩的部分来了。余秋里报告说,计划总投资1080亿元。谁知毛主席一听就摇头“太多了,搞个800亿、900亿就行。”

这下可把在座的都吓懵了。要知道,当时可是百废待兴,谁不想多要点投资?可毛主席偏偏要往下压。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毛主席接下来说的话。他说“要留点余地在老百姓那里。对老百姓不能搞得太紧。把老百姓搞翻了不成。”

这话一出,会场鸦雀无声。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毛主席心里最惦记的还是老百姓。

你们可能会问,为啥毛主席这么在意老百姓?这里又得插一段往事。当年打天下的时候,靠的就是老百姓的支持。毛主席深知,失去民心,就等于失去一切。

会议结束后,余秋里带着团队连夜修改计划。他们把投资规模降低,调整了各项指标,还增加了应对突发情况的余地。

这场会议,不仅决定了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更体现了中国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它告诉我们,制定计划不能只看数字,更要考虑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发展。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