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恶魔是怎样炼成的

2025-02-16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对于在本次灾难中失去了孩子的家长们来说,把南平血案中的犯罪嫌疑人千刀万剐也难以消弥他们心中的恨与痛。这种事情搁在谁身上也是难以接受的。但恶魔不是天生的。当我们诅咒恶魔时,当我们考虑怎样加强警力以防止恶魔为祸时,有一个问题更重要,怎样阻止恶魔被炼成?  

不知从几何时,我们的观念变了,依靠集体力量获得成功变成了依靠个人奋斗,这被推崇为“张扬个性”。原来,我们习惯于说,“兄弟,搭把手,我们一起再爬上一个台阶”,现在我们习惯于甩掉兄弟,自己能爬多快就爬多快,必要时,不惜踩着自家兄弟的肩膀向上爬。如果自己实在爬不上去了,而兄弟要爬上去了,就果断地伸脚绊他一下,让这个不知好歹的兄弟摔一个大跟头。若是两个人都爬不上去了,就踢兄弟一脚,把他踢下去一个台阶,这样自己的地位显得高一些。  

有人说,你是否感觉幸福,不取决于你的收入是多少,而取决于你邻居的收入是多少。再说直白一点,只要你的邻居日子比你难过,你心里就舒坦,你就会感觉幸福。“大雪纷纷落,我住柴禾垛,看你没通暖气的人怎么过?”这是一种夸张的阿Q精神,有这种念头的人或许不多。但享受到暖气的人看到在大雪中住柴禾垛的人,心里会感觉爽,这确实成了人之常情。如果邻居实在比自己收入高,当你又感觉到改变这一点很困难时,你就会寻找邻居工作、生活的不足来安慰自己,比如他们夫妻经常吵架,或者他们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如自己孩子好之类理由。让自己在邻居们面前有面子可以通过两种办法实现,一是自己打拼,二是想办法阻碍邻居的进步。在城市里,声音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邻里关系中,邻居之间的矛盾纠纷已不多见,但在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内部,同事之间相互拆台的事情却太平常了。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在前述单位上班的人来说,最好的结果是自己晋职,他人不动,可以接受的结果是大家都不动,最难接受的结果是他人晋职而自己未动。此种心理使得同事之间的关系由团结变为倾轧,由合作变为拆台,由牵手变为踢脚。  

素不相识的人之间,也有一种倾轧关系的倾向,可能不至于变成现实。有钱人,有势的人,总喜欢欺负平头百姓。几乎在任何一个地方遇到的一个陌生人,如果你跟他打招呼,他总要先看一下你的行头。如果你衣冠楚楚,他就会和蔼得多,若是你衣衫褴褛,则多半会遭受白眼。各单位门口的保安,在这方面表现得最明显。这里我实在不想去探讨那些有钱人是怎么有钱的,那些有势的人是怎么有的势,我只想说,不成功的人士更应该受尊重,只要他还没有为恶。成功人士不缺少尊重,甚至他们会收到近于泛滥的尊重。而不成功人士却太缺少这些东西了。

  

一个人遭受一、二次白眼,他不会炼成恶魔。如果一直遭受白眼,他就会明白,他被社会抛弃了。一个被社会抛弃的人,会选择什么呢?当然是反社会。请不要误解,我没有为南平血案中的恶魔开脱的意思,但是我认为,这起灾难不是第一起,也不是最后一起。因为这个变成恶魔的人,只是被社会抛弃的人当中的一个。有这种发展潜质的人,一定还有。他们有共同的特征,经常遭受白眼,事业不成功。他们为祸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选择除他们之外的任何对象进行屠戮。被害人与他们没有任何冤仇,但他们与除他们之外的整个社会有仇。当然,他们选择的对象不一定是孩子。这一点在以前发生的类似案件中已经得到证明,甚至有一个恶魔选择了自己的家人作为屠杀对象。 

 

我还想说的一点是,本次灾难中的恶魔是一个年轻人。他其实也有可能成为一个英雄。如果走到抵抗侵略的战场上,他未必不会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堵枪眼;如果放在工厂里,他未必不是一个钻研技术的标兵;如果把他放在沙漠里,他未必不会与同事们携手建起一个克拉玛依油田。然而这一切,如今已经变成纯粹的“如果”。他在社区医院被辞退的原因,我们至今还不清楚,但我们应该知道,对于思想偏执的青年,要么引导他,要么就看住他。在这起看起来只有一个责任人的灾难中,责任人难道只有他一个吗?你、我、他,普通人,难道我们就真地没有一点责任吗?我们不必去为这事坐牢,但我们就连一点自责也没有吗?青年是创造力最强的一个群体,也是破坏力最强的一个群体。这可能是一条规律,创造力最强的群体永远是破坏力最强的群体。

  

南平血案中的恶魔应当是定格了。然而我们是否应该考虑一下,在我们的社会中,还有多少被我们忽视的青年?他们有的未进入过大学的校门,有的虽然上了大学,但一毕业就失业,我们真正关心过他们吗?产能有过剩的时候,人才没有过剩的时候。无论这些青年是否上过大学,他们可都是好钢啊!把这些好钢用在刀刃上,他们可以变成救人的手术刀。如果我们不去管他们,那么他们中的一些人就会变成杀人的屠刀,这既是人才的浪费,同时也是对社会的犯罪啊!

标签:一个   他们   我们   恶魔   如果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