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鼓新场战役,打鼓新场是在遵义会议之后吗
文:黄金生
2018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5周年。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毛泽东指挥的四渡赤水堪称知名度最高的战役之一,在军史上也享有极高的地位。1960年5月,毛泽东会见来访的英国二战元帅蒙哥马利,蒙哥马利对毛泽东说:“我读了你的军事著作,研究了你指挥的战役,特别是三大战役,那可是你的得意之笔。”毛泽东一摆手说:“不,那不是我的得意之笔,我的得意之笔是四渡赤水。”今天,国历君给大家讲其中的三渡赤水。
遵义娄山关战役后,3月2日,蒋介石飞抵重庆“督剿”,亲自统领驻川黔的各路军队,并制定了“南守北攻”和“碉堡推进”的作战方针,妄图再次压迫红军于乌江北岸、长江以南、赤水河东岸地区,围而歼之。
3月4日,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来、王稼祥签发命令:“为加强和统一作战起见,兹于此次战役特设立前敌司令部,委托朱德同志为前敌司令员,毛泽东同志为政治委员。”这意味着毛泽东恢复了军内职务,重新掌握了军队指挥权。命令里面提到的“此次战役”就是中央决定与追击军主力周浑元纵队的战役。周浑元部是蒋介石的嫡系,其战斗力远在黔军和川军之上。也可以说,这个前敌司令部是专为歼灭周敌而设。
但是,就在毛泽东积极准备与周部交战之时,3月10日,林彪、聂荣臻却联名向中革军委发出一封“万急”电报,建议以主力向打鼓新场、三重堰前进,消灭西安寨、新场、三重堰之敌。并附有具体部署。
但是,林彪所提的打鼓新场(金沙)等为黔军尤国才旅,但毛泽东此时一直在考虑如何打周浑元。在当天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大多数人支持林彪的意见,只有毛泽东坚决反对,他认为红军两天以后才能赶到打鼓新场,届时滇军将与那里的黔军会合,旁边还有川军和中央军周浑元部的侧击,一打,又会碰硬。毛泽东的意见没能说服大家,最后毛泽东急了,提出如果要打,他就辞去前敌总指挥的职务。会议现场表决,通过了攻打打鼓新场的决定。毛泽东刚刚担任了6天的前敌总指挥职务被撤销,所遗空缺由彭德怀暂代。
这天天黑后,毛泽东提着马灯来到周恩来住地。他要求攻打打鼓新场的命令晚一点儿发。二人在屋里作了一番讨论,周恩来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然后两人又去找朱德,并决定第二天接着会上讨论。到了第二天的会议上,最终使大家同意了毛泽东的意见。毛泽东认为像这样通过政治局集体开会讨论来指挥战争是不行的,3月12日,经毛泽东提议、张闻天赞成,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三人组成军事领导小组,全权指挥军事;周恩来为团长,以应付瞬息万变的战争环境。
3月13日,三人军事领导小组发布《关于我野战军战略方针的指示》,基本设想是在消灭黔军的战斗中调动周浑元、吴奇伟纵队,相机歼灭。3月14日,又发布“我野战军决心以全部力量,于明15号绝不动摇地消灭鲁班场之敌”。鲁班场之敌即周浑元。
鲁班场位于仁怀县南四十里,紧贴赤水河东岸,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这里驻有国民党中央军周浑元3个师、8个团的兵力,且工事坚固,是一个“硬骨头”。而且,蒋介石要求,周部为吸取“遵义失败之耻”,不要贸然与红军接触,命其部一直往遵义之西转移,构筑工事以等待红军来攻。可以说,作战前,周部是以逸待劳,掌握了战略主动性。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激战至19时许,周敌开始向红军右侧迂回。黔军两个团也尾随红军至鲁班场东南永安寺附近。为避免受敌夹击,红军遂撤出战斗。在这场战斗中,红军损失重大,毙伤俘敌1000余人,但也牺牲480人,伤1000余人。
事实证明,鲁班场一战红军没有达到目的,1956年9月10日,毛泽东在八大预备会议第二次全会上也承认,自己指挥的土城战役和贵州茅台的鲁班场之战是“走麦城”。那么相较而言,林彪的进攻打鼓新场的计划胜算是不是更大一些呢?蒋介石1935年3月5日晚发电命令“我军可逐步前进,先诱其来攻,然后双方夹击之(指国民党周、吴两纵队)。否则,匪如向西窜去,则周纵队应取最速行动,向黔西之西北地区追剿”。蒋电所指方向,正是金沙范围,可见,红军如果坚持进攻打鼓新场,则正中蒋介石计。
所以,毛泽东在苟坝会议上力排众议,放弃进攻打鼓场还是正确的,红军避免了一次不必要的损失。
茅台渡口位于仁怀市茅台镇朱砂堡赤水河畔,是红军三渡赤水时的主要渡口。(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鲁班场战斗的失败,红军不得不放弃赤化贵州的战略方针。这时,多路国民党军队赶来,企图夹击红军。16日,中央红军决定三渡赤水。当国民党军自以为调动部署将成之际,红军突然渡过赤水,重返川南的古蔺、叙永地区。19日,红军攻占镇龙山,进入古蔺的大村、铁厂、两河口,并做出北渡长江的态势。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