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选人用人导向,要坚持正确选用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突出什么

2025-02-16 最新 评论 阅读

 

作者:戴康映

千秋大业,贵在用人。党员干部是带领人民群众发展进步的“火车头”,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决定着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干部的选任既是基础,也是导向,更是旗帜,选人用人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兴党兴国。

坚持“选贤任能”,反对干部选任“私利化”。要在“选”和“任”上下功夫,既要敢于“选”,严格干部选任提名程序,坚持程序规范,先民主后提名,坚持权责一致,追究失察责任,坚持完善机制,彰显推选权威;又要善于“任”,坚持任人唯贤、公道正派、大公无私,反对任人唯亲、假公济私、徇私废公,防止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怪圈之中。

坚持“五湖四海”,防止干部选任“圈子化”。防止以与己亲疏作取舍,凭己好恶用干部,选自己“熟悉”的人,用自己“喜欢”的人。划杠杠设限制,全力劈开“圈外”人;画圈圈框范围,极力选任“圈内”人。要严防领导干部为延续个人影响力,大肆提拔“圈内”人或离任后仍不遗余力地将其推上去、拉进来。要根除“土皇帝”思想,避免因害怕优秀的外来干部“抢占位置”而人为排挤、肆意打压,搞暗箱操作,违规提拔重用本地方、本部门干部和自己的亲信。

坚持“民主公开”,杜绝干部选任“少数化”。要扩大民主,杜绝“由少数人来选干部”,防范“上级管得着、看不见,同级看得见、管不了,下级既看不见,也管不了”现象发生,严禁干部选任“一言堂”和“由少数人说了算”现象发生;要拓宽视野,避免“在少数人中选干部”,切忌仅将视线扫射在本地区、本部门和领导干部身边的少数人身上,搞无底线“照顾少数人”。不坚持原则、不尊重民意、不注重能力,提拔不该提拔的、重用不该重用的、保留应该下去的,都是不行的。

干部队伍建设状况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如果没有善于推改革促开放、勇于抓创新谋发展、敢于讲担当有作为、甘于舍小我顾大我的干部领头,再好的条件也只会成为“资源诅咒”等着“坐吃山空”、白白“错失良机”。只有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全面激发党员干部自觉为民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从根本上推进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兴旺发达。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