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个故事,第十三个故事小说解析
电影《第十三个故事》是根据小说改编。简单来说,它像很多英国电影一样,影片画面精致,剪辑恰到好吃。对于血腥、暴力、色情的镜头也都是一笔带过,亦或是运用一些晦涩的映像来暗示。英式的含蓄、优雅、在这部电影中表现地淋漓尽致。
古堡中的罪与恶
影片开始,讲述了专门写人物传记的记者玛格丽特应著名的作家温特夫人的邀请,为她写传记。在采访一开始,温特夫人就要求玛格丽特只许听不许问,不能打断她的讲述不能评价她的故事。玛格丽特有些无所适从,因为传记必须要求真实,但是温特夫人的答案显然不能解释所有的事情。玛格丽特为了知晓答案,只能自己调查。
温特夫人原名艾德琳,她向玛格丽特讲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
刚出生不久,她和双胞胎妹妹卡若琳就被美丽而任性的母亲伊丽莎白带到母亲的亲哥哥、他们的亲舅舅家中。舅舅住在一个名叫安吉菲尔德的古堡里。母亲终日和舅舅乱伦取乐,所以照顾这对双胞胎姐妹的人物落到了古堡中的老仆人身上。双胞胎姐妹在善良的仆人的抚养下长到了六岁。
有一天,因为艾德琳和艾若琳恶作剧,偷了村庄中的一个小孩将他遗弃在荒野。这件事情打破了他们一直以来的平静生活。村中医生的妻子来古堡找双胞胎的家人告状,却意外地被人袭击。她坚称自己是被穿白衣的女人袭击。然而,古堡中只有伊丽莎白一直穿着白色的裙子。当人们找她问话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她的胳膊上全是刀片的切痕。为了保护自己的哥哥和家人,伊丽莎白承认是自己割伤的。她被人带走送进了精神病院。从此,她一直待在那里,直至去世。
伊丽莎白的离开后,政府派家庭教师海斯特住进了古堡。海斯特是一个意志坚强的女性,一心想要驯服双胞胎。在她的铁腕下,艾若琳性格温顺,渐渐开始听海斯特的话,而艾德琳依旧不听管教。为了更好地教育双胞胎,海斯特和医生商量将双胞胎分开教育,艾若琳被留在了古堡,艾德琳被带到了医生家。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海斯特震惊不已:艾若琳一个人在家中,却声称自己每天都和艾德琳一起玩,而医生坚称艾德琳是一直待在房间中的。海斯特想要调查,却意外被医生的妻子撞见自己和医生偷情,海斯特和医生一起私奔。
这样,双胞胎又一起生活在古堡了。10年后,她们长到了17岁。
双胞胎17岁的时候,安吉菲尔德发生了几件大事:母亲伊丽莎白在精神病院去世,舅舅知道后在安吉菲尔德绝食自尽。抚养她们长大的管家坠楼身亡,园丁也意外摔死。不久之后,安吉菲尔斯烧了一场大火,整个古堡化成废墟。第13个故事到此戛然而知。
玛格丽特决定离开,在马车上,她突然想明白了所有的事情。她返回找温特夫人:原来,当初在安吉菲尔斯,从始至终都有三个小女孩。双胞胎艾德琳和艾若琳,还有Ghost 女孩。
后者的存在只有双胞胎和管家园丁知道。
海斯特把艾德琳安顿在医生家后,在外面看到的那个女孩就是Ghost 女孩。当时袭击医生夫人的,是脾气暴躁的艾德琳,把管家推下楼,给园丁的扶梯做手脚的也是她。杀光了别人之后,她将目光盯上了艾若琳和年轻园丁的私生子。她在嫉妒中,点火烧安吉菲尔德。艾若琳以为她烧死了自己的孩子,要和艾德琳同归于尽,在慌乱中,Ghost 女孩救出了艾若琳,将艾德琳锁在房子中,任活活烧死。
细节中的真相
关于乱伦:影片一开始,傲慢而美丽的伊丽莎白带着襁褓中的双胞胎来到安吉菲尔德,她见到自己的哥哥后,用手轻轻抚摸对方,而她的哥哥,用手摸着她的胳膊上的伤痕,拿出了一把刀,在伊丽莎白雪白的胳膊上划过,流出了鲜红的血液……个镜头很晦涩地表现兄妹之间的乱伦。
关于手链:伊丽莎白带着艾若琳艾德琳姐妹出现在安吉菲尔德的时候,她甚至分不清楚自己的孩子哪一个是艾德琳哪一个是艾若琳。管家为了区分双胞胎,给其中一个胳膊上用红色的线绑了记号。而在每次出现玛格丽特的时候,影片都会转门对玛格丽特的手链进行特写。从这个细节我们是不是可以推测,玛格丽特和自己妹妹,是不是也是不被家人区分开,所以只好带着手链?是不是因为妹妹在自己眼前死掉,玛格丽特无法承受这个打击,所以把 妹妹的手链拿来自己戴?所以她在会在最后对温特夫人说,我和她一直在一起。
关于红发:温特夫人拥有一头漂亮的红头发。在西方有一种很迷信的说法,红色头发的女性是因为偷盗地狱之火才拥有红发的,在经典美剧《绝望的主妇》中,迷恋红发主妇Bree的主教,因为向她求爱不得,便侮辱她是邪恶的红发女人。足以见红发在西方文化中的邪恶寓意。温特夫人傲慢而坚强,在采访前,就对玛格丽特制定了很多要求。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又不允许她有任何的提问。即使自己身患癌症命不久矣,也不愿在玛格丽特前展示出自己的虚弱。即使是告诉自己的病情,也是通过医生转述。采访过程中身体不舒服,她也只是冷冷地说,狼袭击我;狼在门外;狼进来了……
关于温特夫人的真实身份:影片多处细节暗示了温特夫人并非艾德琳:除了家庭教师海斯特的发现,还有一处暗示得最为明显。玛格丽特在安吉菲尔斯外面看到已经老得疯疯癫癫的艾若琳,她是满头白发,面容扭曲,一直在说“underground(地下)”。而温特夫人是红发,如果她是艾德琳,那么艾若琳也应该是红发而不是银发!
故事的另一种解读
影片中,强势的温特夫人一开始就对玛格丽特说,我要讲第13个故事,你只能聆听,不能打断不能提问。等到她讲完所有故事,玛格丽特才反应过来:原来一直都是有三个人,不是只有双胞胎。当她告诉温特夫人的时候,温特夫人却说,我从来没有说这个是关于我的故事。她黯然承认:自己是第三个小孩。和双胞胎一样,都是伊丽莎白哥哥的孩子。而从小她都是作为Ghost女孩存在的。只有双胞胎和园丁管家知道她的存在。
所有关于艾德琳和艾若琳的事都是温特夫人讲述的。温特夫人对自己的故事只字不提,却把自己的姐妹双胞胎的故事像讲述自己的故事一样。如果不是玛格丽特后来想清楚前因后果,真相会被湮没。
原著中,温特夫人有一句话:我不讨厌热爱真相的人,但我讨厌真相本身。如果把这句话仔细分析,会不会是在暗示我们:温特夫人讲的,是故事,但是很可能不是真相。
真相是像她说的那样,她为了救艾若琳,杀死了暴力冷酷的艾德琳?我有点不敢苟同。
温特夫人一开始,就想融入双胞胎的生活。然而,双胞胎有自己的世界,她碰壁了。
但是她没有放弃。一直在等机会。后来被园丁发现她的存在后,她成功地获得了所有人的喜爱。这让双胞胎之一的艾德琳感觉到了威胁。在海斯特将双胞胎强行分开之后,她开始扮演艾德琳的角色:每一次艾若琳向海斯特讲述自己的经历,都使用的是“我们”,并且告诉她,自己是和艾德琳一起玩的。这让海斯特惊讶不已。海斯特意外撞见双胞胎一起玩耍,跑去质问医生的时候,才发现艾德琳一直在家,根本没有出去。
这件事情之后,Ghost 女孩发现自己可以取代艾德琳,只要艾若琳一个人的时候。
在温特夫人的讲述中,她将安吉菲尔德所有的不幸全部推倒艾德琳身上,并且一直坚称:艾若琳善良,单纯;艾德琳邪恶,暴戾。在她的描述中,艾德琳就是古堡中一切不幸的来源。
究竟是不是这样,我们不得而知。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她深情地对玛格丽特说,成为双胞胎是特别幸福的事情。
温特夫人承认她也是艾德琳舅舅的孩子,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母亲,为了生存,她一直偷园丁种的菜吃。一直到被人发现。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她,生命力极强,心思敏感、细腻,是在古堡中长大的两个孩子完全没有的。
她从小一直在生死边缘挣扎,没有朋友,没有家人。然而,上天却给了她一个和古堡中的小公主们生活的机会。她势必会死死抓住。绝不松手。
她一开始可能真的单纯只是想有个小伙伴,单纯地玩耍。然而,海斯特将艾德琳的带走,让她在和艾若琳相处的时候扮演了一次艾德琳,她开始喜欢上这个角色,并幻想取而代之。
她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取代艾德琳,但是她本能地觉得,如果所有人都不在了,只有她和艾若琳了,艾若琳肯定会继续和她玩,她可以一直扮演艾德琳的游戏。
她开始处心积虑地想办法弄走所有人:袭击医生太太,伊丽莎白被带走;伊丽莎白死后,她爸爸也去世;然后就是管家和园丁……她没有算准的是,艾若琳会被年轻的新园丁骗怀孕,并且生下孩子。
然而,这个时候艾德琳却出现了,她想杀死孩子。艾德琳杀死孩子的动机在哪里?这个几乎是可以忽略的。唯一的可能性是,后知后觉的艾德琳发现了Ghost女孩的阴谋,打算带艾若琳走并且烧死Ghost 女孩。然而艾德琳的计划被发现了,Ghost女孩趁机烧死艾德琳取而代之……
然而,这也只是一种可能,到底真相如何?我们无法得知。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第13个故事由他人讲述,真相我们永远不得而知。
原著和电影最大的不同,莫过于原著中最后被大火烧死的是善良的艾若琳。电影却改编为被烧死的是艾德琳。后者为此饱受原著党诟病。而我以为,这个结局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红发的温特夫人,已经成功地实现了自己“成为”双胞胎中的夙愿。她的“第13个故事”,已经完美落幕。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