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调研什么意思,调研观点采撷

2025-02-15 最新 评论 阅读

 

有资格调研的不写调研报告,写调研报告的没资格调研。

这个两张皮的问题没有改变,调研总归是差点意思。

抛开其他层面的问题,先说说调研目前存在切实的问题。

一、 调研=要材料。调研调研,最害怕这个词的,应该是各基层单位的笔杆子了吧。调研基本上是和材料划上等号的,有调研就要有调研报告,本来吧,这个调研报告应该是来调研的人来写的。但实际上的情况呢?

省上来调研,先让市里准备好调研材料,市里就叫县市写好调研材料,人都还没来,调研材料已经一层层往上报了。既然如此,何苦下来走一圈,直接收材料就好。

这就苦了基层写材料的同志,今天一篇,明天一篇,还没写好又来一篇,大多数篇材料还会提一个问题。

“请站在全省/全市的角度为xx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一脸问号。

这不是摆明了甩锅吗?

基层能想到全省的政策?那还要上级单位干嘛。

这个问题就像是基层向省市部门提一个“请站在XX乡镇的角度写一篇调研报告”

扯淡吗不是。

连问题都想要下级单位给想好了,真是毫无顾忌。

二、闭门造车。事实上,有些单位调研调研,发个调研提纲下去,各单位材料报上来,再整合一下,一篇“内容详实”的调研文章就出来了。

几个人或者干脆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基层报上来的材料,想当然的想一想,材料整一整,一篇看似论点清晰,内容详实的材料就出来了。

然后这些材料堂而皇之的出现在能够决策的领导面前。

再之后根据这些材料制定政策。

三、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凭心而论,上述的问题,我们自己也都干过,但这不是我们的本意。

写调研报告的人,多想去实地看一看,走一走啊。有写过的人都知道,如果去走了,去调查了,那这调研报告是比较好写的,但就是去不了。

要么是不够资格,要么是没时间,一个调研方案要求你一个星期甚至2天3天写一篇调研报告出来。这算啥事?

那怎么办。只能闭门造车了。

“大家做官了,不做调查研究了”,6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曾批评一些干部的不良作风,并告诫道:“书面报告也可以看,但是这跟自己亲身的调查是不相同的”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