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气节,外国人不理解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哈佛读书的时候,我曾经被同学和老师封了一个外号“全职形象大使,兼职哈佛学生”,因为如果有机会,我总是用一些简单有趣的故事,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传统和现代文化,省得他们分不清楚什么是中国,什么是日本和韩国。
这些介绍也让我加深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族性格的思考,因为美国人总是让我想到一些我从来没有想到的问题。
一日,我的好朋友凯瑟琳邀请我为她的15个美国高中生教授一门“中国传统文化简介”的课,时间不长,也就是50分钟。我在给他们介绍中国服饰的时候,提到了中国女性的旗袍——这是一个非常“中国”的元素。在那个美国世界史课本中关于旗袍介绍的文字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样翻译,“旗袍由满族妇女传统的宽松服饰演化而来。当年1644年满族人侵入中原时,颁布法律,要求汉族男人剃掉一部分头发,留起辫子,要求女人改穿旗袍。很多汉族人无法接受,因此选择宁愿死也不愿剃发易服” (英文原文是:(Under the dynastic laws after 1644, all Han Chinese were forced to dress in Manchurian cheongsam instead of the traditional Han Chinese clothing (剃发易服), under penalty of death.)
当我把这一段讲完之后,理所当然开始准备慷慨激扬地开始讲“旗袍在上海的西式演变,上海曾经被称为东方巴黎云云”。一个美国高中生突然站起来,非常不解地问:“为什么那些汉族人宁愿死也不愿意换件衣服,剪个头发呢?”
这个问题很突然,因为作为中国人,我明白其中原因很复杂——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中国人的民族气节——头发乃父母所赐,千百年来都知道不能随便剃掉,衣服是民族特征,不能随便换掉,如果剃发易服,就没有了民族尊严。为了捍卫民族气节,中国人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但是给一群美国中学生讲这个道理显然过于复杂,我干脆给这个叫乔治美国男生做了一个比喻,我说,“这样来说吧,民族尊严是很重要的,我给你们假设一个场景——如果一个叫A的国家侵入了美国,他们把你抓了起来,说,乔治,你要么就自杀,要么就当众在美国国旗上撒尿,你会怎么做?”
习惯了中国传统“刘胡兰”教育的我想,他肯定会说,“我要捍卫美国的尊严,我甚至愿意以身殉国。”没想到这个孩子毫不犹豫地说,“撒尿就撒尿,只要能活下来。”
这个回答让我觉得非常意外,我随即问其他的14个孩子,“在必须捍卫民族气节和尊严的时候,你们会怎么做?比如刚才那个场景,你们会选择死亡还是撒尿?”美国的教育中从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所以孩子们一下子不知所措。思考了一小会,14个孩子全部投票:“保命是最重要的,在国旗上撒尿不是什么大事。”
一个简单的问题,让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中国千百年来道德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元素之一:民族气节,是美国人无法理解的。他们认为生命肯定比所谓的民族气节重要。
中美两个国家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国社会是一个相对的单一民族的国家,汉族因为人口众多,占据绝对优势,有强大的民族同化性,少数民族享受一些特权,正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美国是一个绝对的多民族国家,信仰基督教的白人占据统治地位。
虽然美国人也很爱国,但是在他们的价值体系中,没有中国社会这样强大的民族认同感,绝对不会因为什么一个叫“民族气节”的东西放弃自己的生命。
单一民族和多元民族各有好处。单一民族的民族认同感更强,但是也会带来问题。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