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毛泽东是个怎样的人---一位网友对另一位网友的回答

2025-02-15 文摘 评论 阅读


  按:这是在百度知道里搜索东西的时候无意中搜索出来的,没有作者,但写得非常好!拿来给大家分享!

  毛领党建国,他那时的共产党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

  我以为,表面看来,毛泽东与历史上的朱元璋很相似的,但是我认为开国之后的毛泽东,处境最相似的却是明末时期的崇祯皇帝。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就是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官僚资本阶层。不同的是,毛泽东走的是群众路线,而崇祯靠的是封建的皇权的威严。

  建国前,毛在回答民主人士黄炎培的时候,自信的认为,共产党可以跳出历史周期率,我推测,建国之后官僚的表现,肯定让毛泽东对此产生了动摇,官僚急速的腐化,才是促成系列运动产生的原因,毛泽东由于其环境的影响,是不可能接受资产宪政之路的。但是并不代表他不赞成人民表达自己权利的自由,相反,他为了民众不受压迫能丰衣足食是奋斗了一辈子的,毛之所以认为,整风要隔几年就要再来一次的原因,正是在不能实行宪政条件之下,如何解决人民权利不受侵犯的,除了发动民众起来批判,之后就是对于精英阶层接受贫下中农再改造,接受思想教育,说到底,就是让他们深入民众,了解疾苦,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文革就是一次大规模的实践,它失败了,但是,这确实是一次实验,如果仅仅将其理解为权利斗争的话,只能说是无知。

  不知专制和独裁有什么区别,我以为,既然独裁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制,那么,独裁者必然就是这少部分人的总代表而已,因此,不应该存在什么绝对的独裁者,所以虽然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处于表面上的皇帝独裁的阶段,但我们历史上变化成功的次数却没几次,究其因,独裁者不过是利益集团的前台人物而已。

  从这一标准看,我以为,毛泽东行使权利的方式是类似于独裁,但是,他的权利与西方国家总统之权并没有区别,如果非说要有,那就是美国总统走的是二百年来的铁定的套路,而毛泽东行使权利的基础却来自于他数十年为人民奋斗的历程。人民虽然没用选票选他,却用行动直接支持了他。

  将独裁者视作一个符号的话,这个符号可以代表少数人对多数的利益的侵犯,同样可以代表多数人对少数人利益的剥夺,前者发生在和平时代,我们称之为黑暗的专制,而后者多数发生于战乱之际,就是王朝的根替,到近代,我们称之为光荣的革命,在和平年代,我们又称之为文化大革命,如果非要将其理解为大多数人的暴政,似乎没有错。

  中国所有历史上的独裁,稳定时期,是以调和少数与多数的矛盾来维系稳定的,王朝兴替之时,独裁者则需依靠多数打倒少数,然后代表少数统治多数,所以历代开国皇帝都是很好的转型家。

  但唯有毛泽东不同,对历史洞若观火的他,在目睹建国后的党的表现之后,也刹那间明白了历史周期率无穷的威力。一生走群众路线的毛泽东,将为人民服务当作最高宗旨的毛泽东,是绝不可能容忍这种情况发生的,正因为这种不容忍,使得毛泽东与独裁者划清了界线。毛泽东是真正知天时,顺天命的伟人。毛泽东不可能不知道诛功臣有什么下场,更不可能不知道,与掌握话语权力的知识分子阶层作对会在历史上留下什么名声,

  可是为了人民,为了最多数人民的利益,毛泽东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官僚知识精英精层,其中的魄力和心系人民的情怀,是空前绝后的,这才是真正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毛泽东是一个高瞻远瞩之人,他的高度比我们要远得多,可能正是因为如此,他的思想,他的提倡的运动,并没有考虑到人民的素质水平,因而已脱离了这个时代,直到今天,还对涛哥的亲民行动激动不已,将其当成如沐天恩的国人,在那个时代,那种环境之下还不乱成一锅粥。

  如果说其他大独裁者晚年的孤独是缘于其人憎人恨的话,那么毛泽东晚年的孤独却是源于无人理解。这中间是有本质区别的。

  为什么毛泽东与崇祯相似,崇祯之所以败亡,由于在其收复皇权的过程中与魏忠贤的争斗,致使其对太监的权力的削减,这样一来,与原始资本工商集团勾结的官僚阶层,就把握了朝政,维护自己利益的文官集团,对工商矿业的袒护,致使国家财政全部落到农民身上,因此,可以说,崇祯的平辽也好镇压李自成也好,已经变成了皇帝一个人的战斗,崇祯可以换了一批又一批的首辅文臣,可以杀了一个又一个的文臣武将,却掌握不了国家的财政,在这一点上与宁愿被人骂作昏君也要派太监去收税的万历差远了,事实上裁撤东厂锦衣卫,削除太监权利,是明亡的致命原因,与官吏欺压百姓不同,太监迫害的对象却是官僚集团,与官吏欺上瞒下不同,太监,这群容易变态群体,失去了皇帝,连狗都不如,虽然有明一代,太监猖崛,可皇帝一发威,太监就得挂,因此,太监再胡作非为,怎么也斗不过皇权的。在这一点上,崇祯是自断其臂,大明岂有不亡之理。

  毛泽东与崇祯一样,都是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官僚资本集团,不同的是,崇祯的权利来自于皇权秩序,而毛泽东的权利来自于他的威望。结果却是相同的,毛泽东没有能够避免中国出现官僚资本的结果,但他却尽了力。崇祯尽了力,却亡了国。今天中国的官僚资本与明末的官僚资本有什么区别呢,与蒋公时代的官僚资本有什么区别呢,本质属性都是一样,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压迫。可结果却是毛泽东千夫所指,而邓总设计师却万民拥戴。

  如果说非要说今天中国专制要有个符号衡量的话,我倒认为,邓的符号意义比毛的强得多。
  ————————————
  另附:1945年7月4日 毛泽东与黄炎培谈“历史周期率”

  1945年7月4日下午,毛泽东专门邀请黄炎培等人到他家里做客。整整长谈了一个下午。毛泽东问黄炎培,来延安考察了几天有什么感想?黄炎培坦率地说:“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继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因为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渐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有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黄炎培这一席耿耿诤言,掷地有声。毛泽东高兴地答道:“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毛泽东的这番话,至今仍是至理名言。

  注:以上均收集于互联网:http://28hs.5d6d.com/thread-1072-1-1.html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307082901781.html

标签:毛泽东   官僚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