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干部作风建设

2025-02-14 最新 评论 阅读

 

乡镇干部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干部的作风和纪律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

自全州“干部作风建设年”行动开展以来,各县(市)乡镇党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作风建设与群众最关心、最急迫的民生事项相结合,在强作风、重落实、提效能上再发力,为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动真碰硬转作风

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以新作风新作为在落实责任中体现新担当,各乡镇立足实际,动真碰硬转作风,凝聚发展正能量,力争实现作风建设和推动发展的“双赢”。

西昌市裕隆回族乡扎实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年”行动,2024年以来在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中发现问题线索4件,立案4件,党纪政务处分4人,组织处理2人。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对森林草原防灭火、整治乱占耕地建房等重点工作开展监督26次,在问题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中共开展谈话71次,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以新作风新作为在落实责任中体现新担当。

会理市彰冠镇在推动干部作风建设工作中,聚焦六个方面突出问题,制发检视问题清单15条,“一人一档”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并公开承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通过“比学赶超”形成良好整治氛围。同时,全镇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为抓手,共发现问题线索9条,约谈干部17人,不断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

布拖县地洛镇采取自己找、领导点、互相评、集体议、群众提等方式,坚持分类推进整改,能够当下改的,立行立改;一时解决不了的,紧盯不放,力求通过精准施策、“对症下药”,让作风的“顽疾”药到“病”除、有效根治。2024年共通报谈话干部6人,发现整改问题23个。

冕宁县漫水湾镇将“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通过明察暗访、不定期抽查等收集问题线索,完善机关干部上下班签到制度,加强干部日常遵规守纪、担当作为的培养。在森林草原防灭火、国土管理等重大项目中加强对村组干部工作状态的抽查,严格落实村组干部日常监督管理,推动干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盐源县梅雨镇推行党政班子成员“划片包干、条块结合”责任落实机制,出台村常职干部淘汰、梯次储备培养、跨村交叉任职三项制度,分管同志和包村同志职责边界进一步明确,工作质效进一步提升。同时,开展“我的业务我来讲”活动,利用工作例会组织分管领导、业务人员轮流上台分享政策理论、业务知识和工作感想,提升问题处理能力和业务工作水平。

木里县沙湾乡党委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靶向治理,始终把全乡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作风建设评判的根本标准,敢于和苗头性、惯性问题作斗争,向民生领域问题、历史遗留问题等人民群众最切身、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动真碰硬,对1名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给予政务处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7件,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再上新台阶。

真抓实干促发展

好作风是干出来的,有什么样的干事作风,就有什么样的干事效果。在干部作风建设中,各乡镇把作风建设同中心工作相结合,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德昌县永郎镇聚焦重点项目,主动靠前、及时协调解决了永郎镇联合堰维修、和美乡村和产业园区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中的难点问题,护航辖区重点项目顺利推进;聚焦平安稳定,驰而不息抓好矿山管护,持续开展各领域安全隐患大排查,累计整改隐患45起,实现了全年安全事故“零”发生的目标,牢牢守住了安全底线。

会东县铁柳镇坚持“走在前、当先锋”目标定位,持续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落地见效。聚焦中心工作,协调化解高速路建设矛盾纠纷30余件,完成99户移民房屋质量瑕疵整改,兑付10个村民小组“土地两费”结余资金1920.88万元,兑付比例达76.78%。三村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项目完成验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稳步推进;花山村以工代赈项目竣工,通过各项为民实事不断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普格县螺髻山镇建立健全重点工作考核机制,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基层党建、平安建设、安全生产、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重点工作,通过采取评比机制,进行量化考核,镇党委年底对岗位标兵进行表扬奖励,引导广大镇村干部提振精神、争先排位、争做标兵。

昭觉县地莫镇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让干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在科且村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中,镇干部组成工作专班,驻扎在村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从村庄规划编制,到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道路拓宽、污水管网铺设,再到特色产业引进中的大樱桃种植、农产品加工厂选址,干部们全程参与,不仅锤炼了干部的实干精神,也密切了干群关系。

越西县新民镇以民生改善、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为切入点,科学划分64个网格组,建立“总网格长统筹协调——网格长具体组织——网格员走村入户”工作机制,选优配强336名网格员,明确常态宣传政策、动态监测、民意收集等9项职责,形成高效闭环管理模式,确保群众诉求及时响应,目前已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余件。

聚焦民生办实事

以为民办事的实效检验作风建设成效。2024年,各乡镇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上再聚焦,在便民利民举措上再创新,解决好民生诉求、办理好民生实事,实现干部作风建设和为民办事实效双提升。

宁南县华弹镇坚持在实践中锤炼干部作风,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旅游规划等重点工作,将干部派到一线去,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倾听群众呼声,解决实际问题。2024年,动工建设移民生产用房4个组,惠及移民228户757人;建设蔬菜大棚2万平方米,惠及5个村3000余人;实施华弹迁建集镇应急供水工程提升改造,惠及3个村6000余人。

金阳县南瓦镇强化监督问责,促进作风转变,优化便民服务大厅布局,科学设置多个服务窗口,确保群众一目了然。实行“首接首办、首问首责”办事机制,确保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实现真正的一站式服务,以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有效促进党员干部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

雷波县瓦岗镇拓宽沟通渠道,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作风建设,使作风建设更加有的放矢、凸显效果。扎实开展“监督在身边·有事找纪检”工作,入户走访10余次,接访100余人次,广泛收集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33件,已解决33件。此外,通过坝坝会、村组干部谈心谈话会、粘贴廉情卡等方式,鼓励广大群众提意见建议,主动查找问题,对症下药,形成人人谈作风建设、人人抓作风建设的格局。

美姑县牛牛坝镇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包片包村工作机制,代办解答来访1300余名群众疑难问题;紧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申报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扶持项目1个,投入扶持资金150万元,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径、新模式。

甘洛县田坝镇让干部走出办公室,深入田间与农户,整合驻村力量围绕收入测算、防汛防地灾、森林草原防灭火、禁毒宣传等重点工作,与群众深度交流,精准摸排需求,累计走访7000余户农户,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与满意度,为乡镇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喜德县贺波洛乡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透明度,方便群众办事和监督。引导干部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服务群众,增强干部工作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推动干部在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记者 严华峰)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