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写作背景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
写的是布恩迪亚一家七代人充满神奇色彩的坎坷经历和马孔多这个小镇,一百多年来从兴建、发展、鼎盛及至消亡的历史。
它被称作史上最难读的小说。
作品内容复杂,人物众多,情节离奇,手法新颖,它汇集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深刻反映了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美大陆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百年孤独》于1976年出版,迅速获得了巨大的反响,并在198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马尔克斯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就写出了这个鸿篇巨著。
书中的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的原型就是作者的爷爷。主要讲述的是从1830年到十九世纪末大约七十年的事。
当时他的祖国哥伦比亚爆发了几十次内战,数十万人丧生。作者通过主人公带有的传奇色彩把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表现得淋漓尽致;以其生动的笔触刻画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描绘了整个家族孤独的精神世界。
在整个家族中,夫妻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每个人都以冷漠的态度拒他人于千里之外,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深深埋藏在心里,不愿分享快乐,也无人分担忧愁,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孤独的世界里。
每个人都在为打破孤独进行种种艰苦的探索,但又无法找到有效的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最终全部以失败告终。
这种孤独不仅弥漫在波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中,而且也融入了狭隘的思想,成为阻碍民族向上和国家进步的一大包袱。
所以马尔克斯书中的孤独内涵应该是对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在现代文明之外的那种像马孔多一样,与这个世界文明隔绝,过着像驴一样的生活。
马孔多初建
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整个拉丁美洲能够团结起来,摆脱孤独。
作者对拉美近百年的历史及整个大陆的人民独特的生命力、生存状况和想象力进行了独特的研究,形成了倔强的自信。
这个古老的家族也曾经在新文明的冲击下努力找寻文明的道路,曾走出去寻找新事物,他的儿子们通过实业救国、通过学习,尽管有过危机或退缩,可他们还是抛弃了传统的外衣,希望融入这个世界。
譬如那些殖民地公司进来,他们还是希望以积极的心态和他们合作。
但是由于外来的文明是一种以侵略的态度来吞噬整个国家,所以他们在这样一个文明的世界里继续保持了自己的百年孤独,没有办法融入。
作者表达了一种精神状态的孤独,来批判外来者对拉丁美洲的精神层面的侵略,以及西方文明对拉美的歧视与排斥。
他希望羊皮卷所记录的一切,永远不会再现,遭遇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这个大地上再次出现,所以他用了一个毁灭性的结尾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愤怒。
今天,我们每个人也是孤独的,也在寻找摆脱孤独的办法。但确实,孤独又是每个人所必需的。
试着学会与孤独相处,享受孤独的时刻。但同时,也需要学会爱和理解,学会与人交流,摆脱孤独。
《百年孤独》的魔幻色彩
魔幻色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怪诞:如邻居在决斗中被杀死后,其灵魂经常找何塞夫妇;乌尔苏拉晚年时失明多年,还能自如地料理家务,甚至家里人都不知道她已失明。临死时萎缩成婴儿一般。
何塞.阿尔卡迪奥的死亡,本身是个谜。他死后他的血竟能流过几公里,从郊外流到小镇,一直流到他妈妈的眼前。
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也很怪诞。他在娘胎了就会流泪,还有预知未来的特异功能。
阿玛兰妲能够预知自己的死期。
美人儿蕾梅黛丝,乘着床单升天。这与阿拉伯神话中的飞毯相似。
羊皮卷成功的预测了家族的命运。
......
2、象征:拉美地区曾为西班牙殖民地。费尔南达就来自具有西方传统文化的家庭,她的名字就有点西班牙特点。
她和奥雷利亚诺第二结婚后,将现代文明带入了这个家庭。当奥雷利亚诺第二和情妇在一起时牲畜快速繁殖,使他发家致富。
他们的儿女在外国留学,但是现代文明却让他的儿子变成同性恋,最后死于伙伴之手。
大女儿爱上了一个技工,由于门第观念被强行拆散,最终导致梅梅生下的儿子和姨妈乱伦,生下了猪尾巴孩子,使家族加速毁灭。
小说没有直接批判西班牙殖民者对印第安文化的毁灭,而是用一个有西班牙宗教思想的人物(费尔南达)来象征,使小说的魔幻色彩增加了现实批判的成分。
3、轮回:本是一个宗教名词,在马尔克斯笔下成了梦幻表现的手法。
轮回体现在:
一、名字的轮回
家族的男人都叫何塞或者奥雷利亚诺,女人都叫蕾梅黛丝或者阿玛兰妲,相同的名字对应的人物形态也非常相似。
何塞.阿尔卡迪奥都具有固执的特点;奥雷利亚诺都具有好学、肯钻研的特点;蕾梅黛丝都是美女;阿玛兰妲都和自己的晚辈乱伦。
二、是情节的轮回
如家族中第二代何塞和第五代何塞都不成器,都死于非命。
第三代的奥雷利亚诺和第六代的奥雷利亚诺都失去了父母,都和名叫阿玛兰妲的长辈乱伦。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