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伊扎特先生的一封信:一个中国公民对半岛电视台的十万个为什么
致伊扎特先生的一封信:一个中国公民对半岛电视台的十万个为什么
伊扎特先生,
您好。
您的网文《阿拉伯人对中国媒体的十万个为什么》我已拜读。因为老榕的大力宣传,这篇文章现在在中国微博界流传甚广,而您本人也是网友们经常谈论的热门人物。文章的内容大家见仁见智,给您写下这封信,只想谈谈我对您这篇文章的一点看法。因为我只代表我自己,所以借用您的格式,定题目为《一个中国公民对半岛电视台的十万个为什么》。
在写下我的观点之前,我先试着归纳一下您那篇文章的大意。您借用一篇外媒道,指出了中国媒体对利比亚动乱的道是一种:“鸵鸟政策”,也就是说中国媒体的道片面,没有说出您希望说出的“事实”。阅读中国媒体给您造成的不适,被您很形象地形容为“每一次看中国媒体对于阿拉伯革命的道,我感觉我的血压会升高,我的肾上腺素会分泌加速”。您又说正是因为这种“片面”,中国媒体在国际上没有任何公信力,也没有任何影响力。
您的文章观点明确,辅以证明的例子也用了不少。我就顺着您的思路,先简单地说一下我对国际媒体的看法,然后咱们再来聊聊您所谓的,也即是半岛电视台想让我们相信的,那些关于利比亚的“事实”。
媒体的生命是客观与公正。遗憾的是,在国际新闻道中,世界上没有一家媒体能够做到绝对的客观与公正。中国媒体做不到,西方媒体做不到,半岛电视台也做不到。如果说国内媒体的主要功用是为了用舆论监督政府,那么国际化媒体,则是各国政府或各财团宣传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试图主导国际舆论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客观公正”和“事实真相”并不重要,“政治正确”才是最重要的。西方媒体的这一套,在2008年对于西藏骚乱的歪曲道中,中国人民已经彻底领教过了。无论是张冠李戴的假照片,还是曲解配音的视频,都导致了西方媒体在中国信用的彻底破产。2009年七五事件之后,西方媒体更是输得连底裤都不剩了。
其实有的时候,政治正确并不总是需要以牺牲事实真相为代价。比如说这次利比亚动乱,卡扎菲的安全部队用狙击枪射击示威者的新闻,可以用来证明卡扎菲血腥镇压人民,是政治正确的,所以要广为播。至于示威者是在攻打军队军营的过程中被安全部队射杀的细节,因为无益于丑化卡扎菲,所以不需要播。不不等于撒谎,对吧。再举个例子,查封卡扎菲财产的新闻中,一般要在头版头条用大黑字标题写上某国冻结卡扎菲财产XX亿美元,先义正辞严地把卡扎菲家族的贪婪好好批判一番,最后再在靠近结尾的地方漫不经心地捎带一句:“还不清楚这些钱里面有多少是卡扎菲本人的财产,有多少是利比亚的国家主权基金。”每次看到这种政治正确又“不违反事实”的道,我都忍不住要击节喝彩。老实地说,中国媒体并非运用这些“技巧”的高手。事实上,要跟西方媒体和半岛电视台比政治正确,中国媒体差得远呢。
如果说2008年是西方媒体信用的破产元年,那么2011年,就轮到半岛电视台了。在这个过程中,老榕,居功至伟。其实把半岛电视台的新闻翻译成中文,放到微博上给大家看,这本来没有什么。但是在翻译新闻的过程中不断夹带私货,兜售个人观点,把半岛电视台奉为神灵,甚至用谎言、谣言来误导网友,这就是很难让人接受的了。对于老榕微博中的错误内容,我已经在《老榕们的尴尬》一文中详细说过,在此就不一一重复了。其实明知道自己被关在笼子里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从一个笼子出来,走进了另外一个笼子,而本人却以为进入了无限自由的新世界。在微博上阅读老榕翻译的半岛电视台新闻的网友们,不少人就是受这种心态所害。
很多中国人开始了解半岛电视台,是从贵台播放本拉登录音那年开始的。由于对半岛电视台缺乏了解,再加上老榕的忽悠,很多中国网友都认为半岛电视台是一家真正独立客观地播阿拉伯世界声音的电视台。可是我了解的事实却并非如此。
首先,半岛电视台并不独立。2009年1月,英国卫转引维基解密的美国大使电文写道:“半岛电视台,作为中东收视率最高的卫星电视,得到了卡塔尔政府的大量资助,而且已经成为了此台政治主人非常有用的工具。” 半岛电视台在此次妖魔化卡扎菲和正面道利比亚叛军方面十分积极,而卡塔尔政府亦积极地以阿拉伯国家代表的身份参加西方对利比亚的轰炸利行动。半岛电视台与卡塔尔政府的微妙默契,更印证了这份电文的内容。
其次,半岛电视台并不客观。不但不客观,简直就是在虚构新闻的边缘行走。当然,虚构新闻的事情贵台也不是没做过。拿伊拉克虐待囚犯的录像栽赃也门政府,并在电视台滚动播放,就是出自贵台的手笔。 不过我们先抛开也门不提,单单来看半岛电视台在此次利比亚动乱中的新闻道。
打仗,要师出有名。一场战争,谁是正义的一方,谁是不正义的一方,这很重要。老榕和半岛电视台都试图让世界相信,这次利比亚动乱的起因是要求民主的和平示威被卡扎菲政府血腥镇压。老榕在微博上直接向网友发问:“问五毛一个问题,简单点儿的。太难的就算了。到底谁先杀的谁?”法国France24记者在2月16日晚间,也就是2月17日全国大示威之前的那天夜里的道这样写到:“班加西当晚的冲突共造成38人受伤,伤者绝大部分是警察。” 镇压人民示威的后果是伤者主要为警察……请问这其中的逻辑何在?
2月17日利比亚全国大示威的视频我看了很多,所谓的和平民主示威,其实既不和平也不民主。按照伊扎特先生对阿拉伯世界的了解,应该不会不知道这场大示威真正的组织者是谁吧?在Facebook上组织这一切的,不就是拿着美国和沙特赞助的利比亚反对派国民大会(NCLO)吗?在班加西组织反卡扎菲的活动本来就是NCLO的主要营生。5年之前的2月17日,NCLO同样组织过反卡扎菲的游行,不过那一次的口号不是“民主自由”,而是为了号召杀死侮辱宗教人物的丹麦漫画家。NCLO这一次显然学乖了,为了应“变革”的景,这一次用“民主自由”作口号要求卡扎菲下台显然更合适些,只是,他们心里要的真的是民主自由吗?
2月17日开始的示威活动并不和平。连半岛电视台自己的道,都记录了示威者火烧警察局和政府大楼。示威者自己在Youtube上传的视频和Facebook的照片显示,利比亚2月17日大示威后仅一天,班加西的叛军就已经拥有了无后坐力炮和AK47突击步枪等武器,并在街头与安全部队对射。2月23日,叛军攻占班加西军营,抢夺了包括火箭炮、迫击炮、107毫米火箭炮和重机枪在内的各式重型武装。平民的定义是手无寸铁的不属于任何军事组织的民众。拿起重武器对抗安全部队的示威者,这时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叛军了,其主力混有利比亚伊斯兰战斗组( LIFG),我说它就是基地组织在利比亚的分店,不知道您会不会不同意。我还发现了示威早期很多有虐杀情节的视频,凶手是班加西的暴乱民众,被害者是利比亚的黑人公民或者黑人劳工。把残忍的种族主义者说成是和平的示威者,我觉得这是一种犯罪,您说呢?
我知道,您一定要开始强调,这一切反抗的根源都是因为卡扎菲雇佣外国雇佣军血腥镇压人民所致。关于这一点,我有几条有趣的新闻想与您分享。
利比亚动乱伊始,世界人权观察代表Peter Bouckaert被派到利比亚,他亲口问询并调查了156名被叛军俘虏的所谓“外国雇佣军”,却发现他们只是普通的利比亚军人而已。他声明没有发现任何政府使用外国雇佣军的证据。 后来网上的道反而发现了被叛军PS的护照,叛军就是以此来诬陷利比亚的黑人公民为外国雇佣军(照片可见我的微博weibo.com/xzhang)。世界人权观察代表经过实地详细的调查得出卡扎菲没有雇佣外国雇佣军的结果,不知伊扎特先生怎么看?事实上,为卡扎菲战斗的黑人士兵并非外国雇佣军,因为他们拥有利比亚国籍,是利比亚人。就如在伊拉克战场战斗的黑人士兵一样,他们是美国人,而不是“非洲雇佣军”。
半岛电视台有一段“杰作”,播放了一个惊慌失措的黑人青年被叛军审问的视频录像,并且告诉世界:看,这就是卡扎菲的外国雇佣军。那段视频的后半段,半岛电视台没有播放。随后发生的事情是,那个黑人青年被民众殴打致死,并暴尸街头。那个小伙子名叫Hisham Mansour,1983年生,100%的利比亚公民。他被打死的原因只是因为他是黑人,而“黑人都是卡扎菲的雇佣军”。半岛电视台口中的“雇佣军”,也是抱着照片痛哭的父母口中的“英雄”。
卡扎菲有没有大规模屠杀平民,我没有看到,如果您有资料,非常欢迎分享。在我迄今为止能够看到的照片与视频中,唯一一例有大屠杀嫌疑的视频,是几十名利比亚政府军士兵的尸体,被反铐着一个挨一个地排列在地上。按照叛军的说法:这些政府军士兵是因为拒绝执行卡扎菲“镇压人民”的命令,而被卡扎菲雇佣的黑人雇佣军杀死的。事实的真相是,这群政府军士兵放下武器成为了叛军的俘虏,在接受了叛军审问之后,他们被叛军残忍地杀死了。叛军杀人之后,录下了尸体的视频,并以此嫁祸于卡扎菲。叛军审问俘虏与分析现场情形的视频证据也发布在我的微博上。
半岛电视台一直挖空心思想让世界相信卡扎菲是一个无情的刽子手。但事实是,利比亚示威早期发生的事情,与那些发生在卢旺达、达尔富尔、刚果、波斯尼亚中的大屠杀完全不同。在联合国发布禁飞区禁令之前,利比亚的空军瞄准的目标是叛军聚集的基地而绝非平民建筑。能够照相与录像的手机在利比亚民间极为普及。我们能看到的大量的照片与视频,都是在双方交火中被击伤或打死的受害者。叛军与政府军的巷战,与单方面的种族灭绝大屠杀完全是两个概念。利比亚安全部队的确打死了叛乱分子,但是面对持有重武器的叛军,难道警察就应该放下武器,坐以待毙吗?回顾一下1992年美国洛杉矶种族暴乱,暴乱后进城的美国国民警卫队和特种部队士兵,对不放下手枪、棒球棒等武器的暴乱分子执行的政策可是格杀勿论。
半岛电视台在利比亚带有偏向的新闻道的巅峰,就是这条新闻:2月21日卡扎菲派遣军机用炸弹轰炸的黎波里广场上聚集的民众。 这条新闻直接让全世界相信卡扎菲已经疯了,利比亚人民已经成为了他随意屠杀的对象。这个消息也导致联合国针对利比亚的1970号决议出台。而半岛电视台为这条重磅新闻所出示的唯一证据就是一段匿名电话采访。“匿名者说,未经证实的消息表明……”这些我们在2008,2009年,已经听得够多了。更不要说半岛电视台的这条新闻被俄罗斯军方、俄罗斯时代驻的黎波里记者和法国驻的黎波里的记者分别独立地反驳过,皆认为是虚假新闻。 截至今天2011年4月18日,全世界仍然没有一个人、一家媒体、一个机构能够出示哪怕是一张照片或者视频,来证明所谓的“大轰炸”真的发生过。
奇怪的是,针对利比亚的1970、1973号决议就这样通过了。半岛电视台疾呼道:“卡扎菲就是刽子手,就是血腥屠杀了平民。他还要血洗班加西,快点划定禁飞区!”其实关于卡扎菲那段对半加西“无宽恕”的警告讲话,纽约时3月17日那天的道写得明白:他针对的目标是武装起来的叛军,而非平民。卡扎菲在警告中明确地说过“放下武器者,既往不咎”。讲话那天卡扎菲甚至为叛军提供了逃出班加西的逃生通道,还打开了利比亚和埃及之间的边界哨卡,只为避免一场无谓的“血战”。
1973号决议通过以后,西方联军、半岛电视台和中国的老榕们都统一了口径:卡扎菲是杀平民的,而支援叛军等于保护平民。但是“世界人权观察”对利比亚第三大城市米苏拉塔的观察数据显示,并未发现有持续战斗的证据。这表明穆卡扎菲并没有在故意屠杀平民,相反的,他只是在精确地针对那些攻击政府军的叛军。米苏拉塔的人口大约为40万人。在过去近两个月的战斗中,只有257人死亡,这其中包括所有军事战斗人员。受伤人数949人,这其中只有22名妇女,不足总伤员人数的3%。根据常识可知,如果卡扎菲在无差别地攻击平民,那么妇女的受伤人数至少应占总受伤人数的一半。能够证明卡扎菲并未计划在班加西进行屠杀的最有力证据,就是在那些被政府军全部或者部分收复的城市里,从未有屠杀发生过。这些城市包括扎维亚、米苏拉塔和艾季达比耶,这些城市的总人口比班加西的人口更多。
事实上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表明,在利比亚早期的战斗中,叛军会保护平民,而政府军会伤害平民。能够让世界产生这一幻象,半岛电视台功不可没。伊扎特先生对于卡扎菲暴行的口径,与半岛电视台惊人的相似,其实并这并不新鲜,无非就是利比亚叛军的传声筒而已。而纽约时对利比亚叛军言论的可信度,已经做过如下道:“为了反卡扎菲宣传的需要,叛军分子可以完全不顾事实真相。无数对卡扎菲野蛮暴行的指控,纯属夸张捏造。”
说了这么多,再回头看看您在那篇文章中写道的:“中国媒体偏向道”,不知伊扎特先生自己会不会哑然失笑?我引用韩寒的一句话:国际媒体“算个屁,谁都别装B”。本来就是各为其主的事情,一定要打着“人权民主”,或者“客观真相”的大旗,那就矫情了。
关于您的阿拉伯世界的观点,我个人没什么意见。不过我也知道卡扎菲曾经在一次群众集会的演讲中说到:“非洲黑人是利比亚真正的主人,阿拉伯世界入侵了非洲,利比亚应该在经济上惠及这片土地真正的祖先。”这话可能包括您和利比亚民众在内的很多阿拉伯人都不愿意听到。但是我觉得,敢于对自己国家的历史做出这样检讨的人,算得上是个爷们儿。您说呢?
此致
尼德兰苹果
2011-04-18
附:
阿拉伯人对中国媒体的十万个为什么
伊扎特(半岛电视台北京分社社长)
提笔写这篇小文,我很犹豫,之前也很多次写到中国媒体,但我认为还有更多的问题比这更值得我和大家在这里交流讨论,但是今天我不得不再把这个话题拿出来谈,欢迎大家拍砖交流。
当前发生在阿拉伯世界的革命——我更愿意把它称为变革,因为对社会本质的改变要远远重要于革命本身——完全可以被看作是阿拉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千零一场革命”。在这场波及到所有街道,动员了老少妇孺的历史性运动中,阿拉伯人得到了正义的支持,却被中国媒体误读了。
阿拉伯革命作为一起全方位多层面的变革,本身就是最具价值的新闻。而现在,伴随着阿拉伯革命的发展,中国媒体的道方式也成为了各国媒体和网民的焦点。一家外国媒体刊登的《中国媒体的鸵鸟政策》一文就指出,大部分中国媒体的道集中在实际的冲突以及西方是如何“攻击”利比亚的。与之相比,对于卡扎菲的政权是如何分裂的,利比亚长期以来的政治现状以及为什么如此多的民众对统治者不满等这些利比亚本身面临的政治问题的分析却寥寥无几。
每一次看中国媒体对于阿拉伯革命的道,我感觉我的血压会升高,我的肾上腺素会分泌加速。同事建议我减少阅读中国纸的频率,“总看这个对身体没好处”,然而玩笑归玩笑,我没有办法改变。看中国纸已经成为我每天必做的事情,明知有害却叫我欲罢不能,就像抽烟和喝咖啡一样,成了积重难返的“坏习惯”。当然,这种“害”不是说中国媒体本身,而是他们看待阿拉伯问题的立场对民意的一种刻意误导。
我不理解一家媒体花那么多钱做那么周密的准备派自己的记者到危险的利比亚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这个记者每天对着卡扎菲的电视台为国内做同传,那这种新闻在北京不能做吗?这不是在浪费金钱吗?中国记者在连线中不断强调大部分利比亚人都支持卡扎菲,难道那些整日聚集在广场和街道上的反对派们都是天外飞仙(或者中国媒体也像卡扎菲一样,认为这些示威者是“老鼠”)?中国媒体告诉我们卡扎菲的部队如何如何将反对派击溃接连收复失地,却不告诉我们替卡扎菲杀掉他的人民的有几万杀人不眨眼的外国雇佣军;它们告诉我们利比亚人都享有免费的医疗保险,却不告诉我们卡扎菲在长达42年的统治时间里在利比亚建了多少所医院;告诉我们的黎波里的人民对卡扎菲上校感恩戴德,却不提在这个每天出口160万桶全世界最昂贵的石油的国家,600万平民每人能分上几杯羹。所谓大阿拉伯利比亚社会主义民众国,无非只是张空头支票。
另外,之所以大多数阿拉伯人接受了多国部队对利比亚的空袭,无非是迫不得已的选择,是希望借助多国部队的军事干预给代表阿拉伯民意的利比亚反对派留下最后一条活路。然而中国媒体误解了,轰炸开始之后,原本不关注阿拉伯革命的中国媒体瞬间亢奋起来,俨然成为一个坚定地反霸权主义斗士。对于“1973号决议”的断章取义,对于破坏停火协议的双重标准,对于外国雇佣军的缄默不语,对于空袭原因的刻意误读,让懂得综合各种信源了解真相的中国观众很快就意识到了中国媒体的立场与口径——只强调西方空袭造成的人道主义灾难,鲜少道卡扎菲对人民凶残横暴的镇压和屠杀。
我注意到一位中国记者把卡扎菲和萨达姆作比较,我个人认为这两个人是没有可比性的。萨达姆下台近10年,他的幕僚如今或早已毙命或身陷囹圄,却很少有人对他提出批评。而如今卡扎菲的官员我们几乎一个也见不到了,不是临阵倒戈就是被卡扎菲扣押,能跑的都跑了,就连卡扎菲最值得信任的外长穆萨·库萨也转道突尼斯向英国投诚。中国媒体或许不知道它们的故意失误已经被网友发现,在CCTV援引利比亚电视台的道称利比亚前内政部长尤尼斯没有叛逃(利比亚电视台当时播放了几年前尤尼斯与卡扎菲在一起的画面造假)之后不久,尤尼斯就出现在半岛电视台辟谣,表示自己已经加入反对派阵营,然而后者没有进入到那些中国主流电视台的新闻,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中国的学术界和媒体常常夸大所谓革命领袖的作用,卡扎菲也就光荣地成为了“被受益者”之一,甚至有人把卡扎菲的《绿皮书》同中国的红宝书相比。然而如果你足够了解阿拉伯社会,你一定会做出相反的结论,《绿皮书》早就成了利比亚,甚至阿拉伯世界的一个大笑话。卡扎菲在书中的言论不但与他实际的执政方式不同,还经常自相矛盾令人费解。谁都不知道卡扎菲为了将这不呕心沥血的著作翻译成全世界各种语言——包括一些我们根本就没听说过的语言——这一工程花费了多少钱。这本书中国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过这本书的中文版,我在这里不再多提,大家可以自己查阅。特别是他关于男女有别的言论,我敢保证,这些言论给你们带来的快乐不亚于时下最流行的段子。
按照我的理解,全面道一个事件是媒体的责任和义务。媒体应该所见所知即所,不管这些信息是否符合你的价值观。利比亚电视台可以作为一个信源,通过它你可以了解的黎波里和卡扎菲阵营的情况,但这绝不是唯一的信源,班加西的反对派也是人,他们也是这场冲突的重要当事人。而我所看到的事实是,中国媒体的记者每天活跃在的黎波里的宾馆和大街小巷,跟着卡扎菲的手下到他们安排的街道、医院、学校参观采访,他们的LOGO时常出现在手持卡扎菲画像喊着口号的的黎波里大妈面前,而在反对派大本营重要的发布会上,你很难看到他们的身影。
信源与信宿,或者说媒体与受众是以信息为纽带联结在一起的,因此信息的可靠性和客观性就成为了衡量媒体公信力的标准。媒体不是教师爷,它只是一个行业,一个承担着信息传播义务的行业。然而,每每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中国公共媒体在第四权力上所发挥的作用远远逊于网络和自媒体,那些懂得获得多种信源并将它们解构吸收的受众,它们会同时通过网络来了解利比亚的局势。有些敢于挑战官方媒体权威的人已经开始行动,他们所传播的信息为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比如老榕,据我所知,在这次阿拉伯革命中,十七万中国网民通过他的榕通社观看了即时的网络直播,一些中国人已经不再满足于从单一的信源获取信息,这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中国人在利比亚战争中的立场再也不像从前的科索沃、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那样统一了。这一方面归功于网络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反思中国媒体不断沦丧的公信力。
中国拥有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按道理来说,中国媒体理应在国际舞台上具有与之等同的地位和影响。但遗憾的是中国媒体在国际上的声音并不存在,我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就是中国媒体缺乏自身的公信力。在国外,公信力就如同媒体的生命力,没有公信力的媒体最终会走向倒闭,当然中国媒体就不会有这样的担忧。据我了解,中国政府已经启动了450亿人民币推动中国的主要媒体向国际扩张的方案,以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但问题是,这些媒体在国内得不到信任,怎么能在国际上受到尊重? 埃及、也门等国的官方媒体已经成为了鲜活的例子,正是由于它们的内容失去了民众的信任,因此这些媒体也间接地为独裁者的下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埃及革命期间,埃及电视台为了号召广场上的示威者回家,每天的天气预就是“今天特别冷,很可能下雨”,还有一个流传于解放广场的笑话辛辣地讽刺了埃及电视台,在周四晚上埃及电视台的节目播放完毕后,主持人微笑着向观众道别,“今天的节目全部结束了,我们明天星期六见!”,这无非是为了防止愤怒的埃及人在周五休息日将革命推向高潮。这些失败者的教训值得所有媒体反思。
我们承认中国目前面临着很多内部的挑战和外部的威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中美关系可能会经历一段复杂的时期,摩擦是必不可少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媒体得不到自己民众的信任,那么要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呢?
媒体都喜欢给自己贴上客观、中立、平衡的标签,但这些信条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媒体要迎合受众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要站在人民的一边,要站在正义的一边,因此在很多情形下媒体无法做到中立。
我们已经通过中国的媒体同行看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在利比亚东部,中国记者已经成为了不受当地民众欢迎的对象,我本人对这种事情感到忧虑。不谦虚地说,几年以来,为了能够让阿拉伯世界的民众用阿拉伯的眼睛,不通过第三方去认识、了解中国,我个人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当我看到中国媒体用这样的道破坏我们所共同建立起的信任时,我同样感到痛心。
我们感谢中国媒体对利比亚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否被侵犯的关切,但是我有很多理由怀疑这种关切的目的是不单纯的。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对于卡扎菲屠杀平民的视而不见,另一方面,对于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的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军事侵犯,它们从来没有表达出同样的关切。就好像的黎波里的平民的人权是人权,班加西和巴勒斯坦的人权就如粪土一般,这和西方国家在人权方面的双重标准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我也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关于已经持续了几个星期的也门数百万民众示威游行的新闻,这些人要求总统萨利和下台的诉求就不需要被关注吗?诚然,也门和巴勒斯坦没有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中国在这两个国家也没有太多的经济利益,但我以为石油和自由不止差一个三点水。也门虽然没有石油,但这里地扼红海要冲曼德海峡,每年两万多艘货轮从这里通过,约占世界商品贸易运输的8%,石油运输的12%;南部的亚丁湾则紧邻世界海盗中心索马里和吉布提,因此也门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世界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
中国媒体不愿承认在阿拉伯国家所发生的是革命,这一点我可以理解。我并不因此感到焦虑,因为我知道他们早晚要承认。中国媒体经常把阿拉伯革命称为动荡、动乱或者街头政治。我能理解稳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我以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稳定也要静中有变,毕竟丑化别人的形象并不能达到美化自己的作用。
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媒体始终不肯将发生革命的这些国家承认为“阿拉伯世界”,这一点让我不能理解。这些国家的统称,不是中东,也不是西亚北非。我不需要多解释这几个地理名词的概念和,但是我想强调“中东”和“西亚北非”都是西方国家创造的带有严重殖民色彩的名词,原因是他们要保持阿拉伯世界的分裂,不愿看到这些国家成为一个整体,就像他们当年亲手比着尺子对这片土地贪婪地瓜分一样。中国在该地区的利益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官方也不断强调中国与阿拉伯是“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中国政府已经承认了阿拉伯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在各种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中阿之间也建立了中阿合作论坛这样的长效合作机制。在我和中国百姓的交流中,我也能深切感受到中国人对于阿拉伯团结的期望。在出租车上,当司机问到我的家乡时,我已经习惯于不说出我的国籍,而说我是阿拉伯人。以前每当我说我是巴勒斯坦人,司机总是无厘头地把我当成巴基斯坦人,殊不知这两个国家相差千里。有一次我告诉司机我是阿拉伯人,司机一句话直截了当地说,你们阿拉伯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团结。这个普通百姓一句话正中要害,无疑是向我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我当时不服气,很想反驳他说,你们中国人也不太团结。但他的话是事实,忠言逆耳,我无法否认。我同时跟他说,我们的人民都很团结,不团结的原因是我们的那些总统和当权者,也就是你们中国媒体通常把他们称作“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的那些人。当我正准备告诉他,现在整个阿拉伯世界都爆发了革命,并且已经在团结的道路上走出了第一步的时候,我已经结账下车了。后来我开始担心,在中国的媒体上,或许他不会看到这些消息。
2011年4月15日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