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涨价成了硬道理百姓很受伤

2025-02-25 学习 评论 阅读

  涨价成了硬道理百姓很受伤  

  蔡金安  

  

  

  如今,百姓最关心的词自然是“涨价”,因为日用品一涨价,他们本来就很有限的收入就又要大大缩水,生存的压力必然会增大。水果、方便面、菜类、天然气、猪肉等等轮番上涨,一次次拉紧百姓的神经。不怕涨价的只有那些成天吃公家饭的官员和挥金如土的大富翁们。对官员们来说,吃喝拉撒都有公款或老板埋单;而对大富翁们来说,东西越涨价,他们会赚得越多,生活开支只是凤毛麟角。  

  

  从现在的趋势看,涨价大潮所向披靡,涨价成了硬道理。为了应对疯狂的涨价,可怜的百姓不得不费尽心思精打细算,菜奴攻略火爆网络。可再怎么精打细算,还是免不了资金缩水的命运。由于原材料价格大涨,一些商家为了避免损失,干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或狸猫换太子换用代替品,最终把损失转嫁到百姓头上。涨价,使百姓很受伤,百姓最终成为涨价的牺牲品。  

  武汉“苹什么”一个苹果五六元  

  

  先有“蒜你狠”、“豆你玩”,后来来了“糖高宗”,现在各路资金到山东、陕西等产地高价收购苹果,高价苹果被人戏称为“苹什么”。眼下,武汉市场的苹果价格上扬,“苹什么”令消费者直喊吃不消。而果品批发市场,九成以上的商铺都停止了营业,他们只是囤积待涨。  

  

  据《楚天都市》消息,10月26日,在沙湖果品批发市场,红富士苹果批发价每500克多在3.3元—3.8元,品相好的达4元以上,而去年这个时候才2元多一点。一位果商说:“苹果涨价主要是收购价格涨了,我们只得跟着涨。”在水果湖武商量贩果品柜上,一级烟台红富士苹果,每500克卖到7.9元。一位顾客拿起一个大苹果说:一个有六七两,算下来要五六块钱。  

  湖北棉花涨价现“多米诺效应”  

  湖北棉花疯涨,必然会擦出纺织品涨价的火花。一边是棉纺企业高呼棉花收购困难,一边是棉布价格的水涨船高。  

  

  汉正街棉衣普遍涨了100多元。除了服装价格上涨以外,床上用品的涨幅也超过20%。“棉布的价格每天都在变,如今价格比去年同期至少高出四成。”一位批发商昨日透露,他们也开始囤积产品,市场缺口因此扩大。  

  

  市场的紧俏却并没有给上游企业带来利好。在离武汉不远的京山县,银丰棉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涛正在发愁今秋棉花收购,他无奈地说,公司的年加工能力在5000吨左右,但到目前却只买到了1000吨的棉花,照这样下去,公司的一半劳力就得放大假了。  

  

  棉纺企业忙着找棉花。据湖北省棉花协会介绍,湖北籽棉的价格仍在不断高涨,个别地区已经突破6元/斤,全省范围内收购均价约合5元/斤,同比增幅67%。  

  

  棉花价格持续上涨,使得一部分棉农将棉花留在手上观望,惜售将进一步刺激棉价。棉农的观望和棉纺企业的嗷嗷待哺形成对弈局面,如今正是库存告急、补充新棉的时机,各棉纺企业老总都忙着到处找棉花。两者相争中,棉花经纪人坐收渔人之利。湖北棉协负责人介绍,今年棉农交售价和目前市场价差价高于往年,棉花经纪人从中获利不少。随着冬季消费旺季到来,这些棉贩更不急于出手,将棉花大量囤积起来坐等价格攀升。  

  武汉瘦猪肉涨至14元/斤  

  据2010年11月3日荆楚网-楚天金道:自下半年以来,猪肉价格就一直慢慢往上涨。眼下,一斤猪精瘦肉的价格从11元涨至14元。武汉市物价局昨日发布消息称,高价位将一直延续到年底。一养殖户透露,饲料价格还在上涨,以豆粕为例,上半年批发价2600元/,现在涨至3600元/吨,今后两个月,估计肉价还会有小幅波动。  

  

  物价局人士分析,今年以来,玉米价格大幅上涨,麦麸、豆粕价格高位运行,导致生猪饲养成本上升,推动生猪价格上涨。该人士预测,从发展趋势看,预计第四季度生猪价格将高位运行。  

  发改委称10月36个大中城市31种食品近八成涨价  

  11月2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10月份城市食品零售价格监测情况。在监测的31种产品中,近80%价格上涨。  

  

  本次监测针对北京、上海、重庆等36个大中城市,监测食品包括蔬菜、粮油、鲜肉类及水果共31个产品。统计数据显示,与9月份相比,共24种产品价格呈不同程度上涨,约占统计总品种的80%,其中黄瓜和西瓜涨幅最高,大豆油、大豆调和油、活鸡、茄子及草鱼等价格微弱下跌,大白菜和鲜猪肉价格持平。  

  

  武汉部分品牌食用油涨价,涨幅最高达18%。  

  重庆部分咖啡、火锅店涨价或正酝酿涨价  

  重庆晚记者11月2日调查发现,受阿拉比卡咖啡豆价格创13年来新高的影响,自年初以来,咖啡消费终端有不同程度涨价。大多数品牌正在酝酿涨价。记者发现部分咖啡馆零售价格已上调,上调最高的是解放碑一家咖啡馆,从25元一杯调到35元一杯,涨幅达四成。  

  

  记者又从重庆火锅协会获悉,由于近来粮油、蔬菜、肉禽蛋及水产品价格普涨,重庆市六成火锅企业出现亏损。在南坪正扬农贸批发市场,大部分火锅菜的价格近期出现上涨。猪腰的零售价格每500克由去年的13元涨至现在的16元,毛肚每500克由去年的12元涨至16元。渝中区“贺得转”火锅总店负责人陈应表示,去年这个时候他们每月进原材料的费用是2100元左右,今年每月却已达到4800元左右。  

  

  重庆火锅协会秘书长李乾惠表示,由于现在是市场经济,行业协会不可能统一价格,只能呼吁市民理解火锅店的生存状况,并面对可能的火锅消费价格提高。  

  涨价潮催生各类精打细算族群  

  “涨!涨!涨!现在什么都在涨,没有什么不涨的。”这是市民对日用品价格涨价的反应。大蒜从每公斤6元涨到每公斤25元左右,绿豆价格短期内飙升了一倍,接着是桂圆、红枣等干货也不甘示弱地涨价近一倍……市民的生活必需品正齐齐上演着“涨价进行时”。  

  

  不少百姓为了应对涨价,费尽心思找对策,也找到了一些招数,如货比三家,搜罗特价商品、趁低吸纳,囤积日用品、团购批发生活用品;以其他东西替代涨价物品等,力图将生活成本降到最低等等。  

  

  “菜奴攻略”火爆网络。  

  

  近日,一份“菜奴省钱攻略”走红网络,许多80后网友称,当了“房奴”、“卡奴”后,如今遭遇蔬菜涨价,又成了“菜奴”。  

  

  其攻略有:不赶早赶巧、摊主很重要、买前多比较、学会看天气、“偷菜”(在花盆里种点葱蒜)成时尚。  

  

  精打细算族主要有:  

  

  团购族:小区团购正流行。  

  

  囤囤族:一次买好两年生活用品。  

  

  特搜族:互通情结伴搜罗特价。  

  

  替换族:自制尿布“重出江湖”。  

  

  网购族:敲敲键盘搜出最低价。  

  餐馆老板为应对原材料涨价频用替代品偷工减料  

  据2010年11月1日荆楚网-楚天都市道:在新一轮农产品涨价的压力下,江城餐桌上不少“经典名菜”,正悄然发生变化。武汉市餐饮协会负责人表示,用便宜食材抵抗涨价,是许多餐饮企业的无奈之举,老百姓对餐饮价格非常敏感,尤其是好多年没涨价的经典菜和小吃,轻易涨价会引发消费者反感。  

  

  在中南路、水果湖、徐东一带,大部分家常馆子里的鱼香肉丝都“放弃”了笋子,转而“投靠”地瓜、马铃薯等替代品。  

  

  花桥一火锅店员工就表示,店里一份麻辣锅底收8块钱,但随着花椒、丁香、桂皮涨价,现在卖8块根本回不了本,只好减少花椒的量,多加些辣椒油。  

  

  不少热干面摊主也坦承,为了保住利润,现在只好把面放得越来越少,有时候面条只占碗空间的三分之一,就是因为不敢率先涨价。  

  

  近几个月,花椒、桂皮、姜片、八角、草果等调味料每公斤进价上涨近20元,白糖的价格也涨到了3.5元/500g到4元/500g。作为调料消费“大户”,餐饮企业受影响不可避免。为了保住利润,老板只得把损失转嫁给消费者,消费者最终成了冤大头。  

  “看不见的手”是一只宰割百姓的黑手  

  推崇市场经济的人热衷于宣称要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主宰经济运行,在他们看来,市场经济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给百姓带来幸福安康,可实际呢,事实胜于雄辩。只是他们鸭子死了嘴硬而已。  

  

  面对发改委宣称的10月份36个大中城市31种食品近八成涨价的事实,眼见一个苹果五六元、一斤瘦猪肉14元的惊人现状,他们只是无动于衷。当我们目睹无数底层百姓不断勒紧裤带精打细算地过紧日子时,当我们看到棉花贩子囤积居奇坐收渔利时,当我们震惊餐馆老板频用替代品偷工减料把损失转嫁给消费者时,他们仍不改初衷。君不见那位火锅协会秘书长大大咧咧的言辞:“由于现在是市场经济”,“只能呼吁市民理解火锅店的生存状况,并面对可能的火锅消费价格提高”。而武汉市餐饮协会负责人也不遗馀力地为餐馆老板辩护:“用便宜食材抵抗涨价,是许多餐饮企业的无奈之举”。  

  

  势不可挡的涨价大潮对百姓带来戕害的严酷事实,是给这些人一个响亮的耳光。那只“看不见的手”早已被实践证明是只宰割百姓的黑手,莫再乱伸,不然总有一天会被觉悟了的百姓给剁掉。  

  2010.11.3  

标签:涨价   价格   百姓   棉花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