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大幅降低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是制造混乱的胡折腾!

2025-02-25 学习 评论 阅读
  

  大幅降低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是制造混乱、掩盖问题的胡折腾!  

  

  先请大家先看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曾经的办事程序:  

  

  【劳动保障部介绍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情况   

  

  2005年12月15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刘永富介绍2005年10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时说道: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仅2003年,我们就组织近百人次,利用三个月的时间,集中到26个省市进行调研,广泛听取意见。2003年,劳动保障部又成立了完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课题组,就完善制度做了充分的论证和研究,形成了总告和十个分告,并且征求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可以说,这一次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作出的决策。】  

  

  所以,本人以为如此事关重大的举措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没有像医改(尽管目前结果不伦不类毕竟是有此一回)那样事先征求社会意见,也没有原来他们曾经的慎重从事,就草率出笼、正式下发、匆忙试点,只是少数几个官员和经实践检验素来为人诟病的所谓专家学者闭门造车就定夺3035万人的生死攸关的切身利益,这种官僚主义违背科学决策程序的背后就是别有居心地转移视线、掩盖问题的胡折腾!  

  

  怎样改革?为谁改革?改革为了什么?如何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新华网北京2006年5月26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天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

  

  2008年12月18日,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既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使全体人民都满腔热情地投身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我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通过改革发展为人民群众造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事业人员和企业人员都是为社会工作的,政策适用上难道还要厚此薄彼?

  

  【劳动保障部介绍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情况   

  2005年12月15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刘永富介绍2005年10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时说道:

  

  《决定》的出台,是我国当前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决定》的主要内容,有的可能已经见到了,有十项:……五是建立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让广大退休人员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七是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多渠道筹资的机制,同时强化基金的监督管理,维护基金的安全和完整;八是提高统筹层次,增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抗风险能力;……

  

  在这里,我还要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次完善制度,单位和个人的缴费负担都不会增加,养老金计发办法的改革和个人帐户规模的调整,都只是结构上的调整,退休人员不会降低待遇水平。

  

  我们这次完善制度,主要还是着眼于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就是要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让更多人享受社会保障,同时加强基金的征缴,发挥资金的主渠道作用。

  

  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各级政府调整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我们98年以来已经这么做了,98年,中央财政对养老保险补助了24亿,逐年增加到今年,是500多亿。

  

  当前,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很好,财政增收比较多,拿这些钱用在老百姓身上,用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个事业上,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这个钱是拿得起的,是应该拿的,也是值得的。以前这么做了,以后还会这么做,而且还会做得更好。】

  

  综上所述,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这种行径与总书记的有关指示精神、他们自己原来讲话的内容完全是背道而驰。难道此番举动是我国当前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无足轻重?真正的属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中国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撰文指出:当今天再次面临世界性的经济灾难之时,采取什么样的社会政策能够促进社会和谐而不是相反,这恐怕是最重要的。社会政策理论指出: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能上不能下”的“制度刚性”。这条被视为“铁律”的基本原则,其背后的原理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保障其实是其次的,其首要的社会功能是对社会心理的影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人们在满足了低层次需要之后,就会追求高层次的需要。当今中国,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所以,安全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就成为最敏感的社会心理层次,这就是为什么社会保障标准不可逆的基本理由。   

  

   

  

  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这次改革的动机说白了就是因为“财政不堪重负”,分析起来它们就是打着“公平”的幌子替政府部门扔掉职责、糊弄百姓。政府部门的职责之一就是增收节支,但是节支并不能以剥夺百姓的生存权利为代价。如果后面真的一意孤行,那就是对“持权抢劫”最好的注脚。  

  

  言称“1990年全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费总额仅为59.5亿元,目前已经远远超过千亿元。”,请问这18年来物价上涨了多少倍?现在的千亿相当于那时的几何?这与主流散布的30年来居民收入提高多少倍如出一辙。主流不是一直高歌30年经济向好的硕果吗?既然“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很好、财政增收比较多”,怎么又“财政不堪重负”起来?到底是谁在撒谎?

  

  言称“事业单位人员3035万占全国财政供养人数的近80%”,为何避而不谈支出金额占多大比例?公务员、事业人员其分别支出的总金额与总人数相除后的比率哪个大哪个小?很简单的问题嘛,为何只字不提?这难道不是在制造声势、转移视线、嫁祸于人?  

  

  2007年10月16日 :新华网新华网北京10月16日电 在十七大新闻中心下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教育部长周济表示,我们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周济说,十七大告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事业单位人员里中小学教师占有较大比重的,如果将来退休后降低到一半的待遇,如何安抚他们?不是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吗?立规矩的官员、专家、学者全都将它抛到九霄云外了?是否他们要未雨绸缪、尽早准备?如果教师觉得落差太大不是更要加剧收费家教的状况?那岂不是又要将学校推向教育产业化?  

  

  事业单位人员是社会的工作人员,并非白吃饭不干活的。正如我国13亿人口农民占8亿(或9亿),为此就要将勤恳劳作的农民赶出中国?言称事业单位人员收入远远高于企业人员的1080元,那么事业单位人员的08年月收入是多少呢?又是怎样条件下的远远高于呢?由于本人无法取得具体数字便以下面内容类比推算:

  

  ————2008年04月2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城镇职工平均收入继续增长,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52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3%,增速同比上涨0.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国有经济单位为6960元,增长17.7%;————6960/3==2320*90%(估算比率)=2088元(退休金),以月收入2088元在目前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能够维持是什么样的生活水平呢?只能算是温饱的。由此看来,企业的1080元算是半温饱的。

  

  这样,问题就来了,难道非得将处于温饱状态的3035万人降低到半温饱状态才算是公平?也就是说一人原来在土路上蹒跚前行,你非得将他推到路边的泥塘中与另外一人同样的艰难跋涉才算是公平?在我看来,这样的“公平”不要也罢。

  

  再者,即便降,为何是到1080元的水平?如果不认为企业人员拿1080元是挣扎在贫困线下,那么,是否应该连同企业人员的退休金也要降,比如大家都到500元,这样岂不是更好的共度难关、为国分忧?

既然如此,就不要说500元过低,啥叫低?我看将这500元给街上讨饭的难兄难弟们,他们会立马山呼万岁的,他们会认为很高的。  

  

  
如果将来真的事、企退休金同等了,企业人员就因此而得到较原来高的待遇吗?只不过是画饼充饥、口惠实空的“公平”而已,不仅是企业人员还有连同事业人员一起造成更多的群众在贫困线上挣扎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难道这就是改革的目标?将更多群众的生活水平越改越低?  

  

  
据国家有关资料,目前我国制造业人工成本仅相当于亚洲“四小龙”的5%到6%,不到发达国家的3%。这些私营企业主,宁可让国际上通过“反倾销”加大进口关税制裁、宁可让国际劳工组织进行抵制,也不愿拿出一少部分利润增长工人的工资。这既是国有企业难以同私营企业平等竞争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又是这些私营企业为何能够实现快速积累的重要途径。  

  

  作为政府部门应该是在正常的和平年代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而不是图清闲、找省事去降低其中一部分群众赖以维持温饱的收入来求得“平衡”,正确做法是缺什么补什么,盐打哪咸、醋打哪酸?人间正道是尽快地提高企业人员的工资水平别让他们永远忍受血汗工场的奴役。【利润侵蚀工资 2007年11月23日消息,2007年企业蓝皮书《中国企业竞争力告——盈利能力与竞争力》22日正式在京发布。蓝皮书指出,中国劳动者酬占GDP比例15年降低了12%,也就是说企业利润的大幅增加在相当程度上是以职工的低收入为代价。改革开放后人们担心的国有企业“工资侵蚀利润”现象已转变为担心“利润侵蚀工资”。社科院蓝皮书指出 工资占GDP比例 15年降低12% 蓝皮书指出,近几年企业利润大幅增长除了由于企业竞争力提升之外,也有其他一些因素在发生作用,特别是,企业成本超常压缩也是盈利增长一个值得重视的原因。 数据显示,1990-2005年,我国劳动者酬占GDP的比例从53.4%降低到41.4%,降低了12个百分点。所以,可以说企业利润的大幅增加在相当程度上是以职工的低收入为代价的。 蓝皮书说,现在,人们开始担心是否会产生“利润侵蚀工资”现象。这不仅表现在非国有企业员工收入长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上,而且表现在国有企业大量使用临时工等体制外员工上。法制晚】

  

  还有,中国社科院的一份研究表明,从1978年到1998年,在中国持续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资本的贡献率为28%,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的贡献率为3%,其余全部是劳动力的贡献。  

  

  如果非得要用“共患难”的招数来求得“平衡”,那么国家机关的公务员为何又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独处世外桃源?那些立规矩者应该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才能服众的。

  

  原本中国的老百姓是很守本分的,谁叫我们是那风前灯、瓦上霜、命里该当呢?当然,公务员不必非得介入,你们可以吃香的喝辣的,我们不羡慕你们的山珍海味,还有诸多灰色收入、不明财产(国际上有的官员财产申制就不用接轨了),但是你们别坏了良心从我们口中再夺去赖以果腹度日的窝头就行。

  

  节支不仅是降低财政供养人员这一条“捷径”的,完全可以解放思想、杀出一条血路从以下几个大有潜力可挖的方面做功夫、做文章,如果从这几方面着手,既能避免无谓的民怨沸腾又能合民心、顺民意,事半功倍地构建和谐社会,何乐而不为?  

  

  1、CCTV“新闻1+1”节目透露,我国公款吃喝、公费出国、公车开支一年九千亿。这个数字是由央视特邀观察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王锡锌提供的。  

  

  2、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在提案中公布的数据显示:1978年至2003年25年间,我国的行政管理费用已增长87倍,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1978年仅为4.71%,到2003年上升到19.03%。而且,还在以平均每年23%的速度增长。2007年12期的《读者》刊载的数据:“从1978年到2005年的28年间,我国公务员的职务消费增长了140倍,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例也从4%上升到24%。而在国外,行政管理费一般只占财政收入比重的3%至6%。”

  

  

  3、2006年10月20日 09:54:31  :上海证券◎赵 晓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年度公,贪污、贿赂、挪用公款大案的人均损失金额, 2002年至2003年上升了9%,2003年至2004年上升了11.3%,2004年至2005年则猛增为34.3%。2005年与2001年相比,上升幅度达72%! 2008年12月13日消息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教授日前表示,过去10年逃往北美和欧洲等地的中国腐败官员高达1万多人,携带出逃款项更达6500亿元人民币以上。(

  

  4、国企亏损 高管薪酬却上亿!高管高酬即是截留国家财政收入,变相的加大财政支出。  

  

  【行政事业支出浪费严重,必然压缩对民生的资金投入。比如医疗,政府财政性投入在所有医疗费用中所占的比例,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在40%以上,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也达到了27%,而我国只有17%。由于政府医疗投入资金不足,医疗机构的公益性特征被抹杀,而功利性特点得到强化,这正是医患矛盾尖锐的根源。再比如教育,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目前世界平均水平约为7%左右,其中发达国家达到了9%左右,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也达到了4.1%,而我国曾经提出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在上世纪末占GDP的比例达到4%的目标,至今未能实现。全国政协委员殷鸿福提供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教育支出 3951.59亿元,占GDP的比例是2.16%。  

  

  2005年,国家财政只拿出了300亿元,就减免了农村中小学生的学费,使全国1.5亿的学生受益,而做到这一点,只需公车出行开支节省10%,吃饭支出节省 8.1%即可做到。倘若行政事业开支能够大幅度削减(比如一半),那么,无疑能够解决更多的民生问题。反之,行政事业支出的浪费,则会进一步挤压对民生的投入。】

  

  

  毛主席说:抓住主要矛盾,其他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改革教说:吃柿子要捡软的捏,其他问题就不用考虑了。  

  

  张宏良教授痛心地指出:廉价卖给外资的银行股,无一不是远远低于市场价格,最低的如兴业银行甚至不到市场价格的十分之一。仅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交通银行四家损失就超过7500亿元,仅2006年一年银行股贱卖失就超过6000亿元,整个银行金融领域能统计到的损失就超过万亿。《国有银行“三级跳”咋跳成了老外“提款机”?》 诸多海外投资哪个有显见的赢利?是水平不高还是包藏祸心?

  国有垄断企业比如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等,税后利润自留,不上交国家财政,随便自行支配,高福利、滥挥霍。据说中国石油、石化、移动、联通四个公司四年海外分红就超过1000亿美元。  

  

  中国移动半年大赚379亿 43%用于分红(年8月17日 中国移动昨天在港公布的半年显示,今年1-6月,中国移动的营业额达到1666亿元人民币,净利润379亿元人民币,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1.6%和25.7%。中移动表示,将对其H股股东每股派发0.922港元现金,并预计把全年利润的43%用于分红。

  

  一方面是中国移动对内高资费,另一方面是对外大分红。

  

  不改变这种吃里扒外的窘境,中国如何才能发展?不解决“领导感冒、群众吃药”的问题,只能是顾此失彼、疲于应付、事倍功半、狼狈不堪。  

  

  凭借垄断地位而不是真正的自身努力来瓜分国有资产却是被政府部门视为合理的常态,群众骂娘也只能是类似向大海里投石子没有多大波澜,久而久之司空见惯,《国泰君安冠冕堂皇地巧取豪夺 去年人均收入过百万》

  国泰君安年薪百万难道是偶发的单独个案?请政府部门不要再本末倒置、捡起空瘪的芝麻丢掉饱实的西瓜。

  

  所以,不仅是这次改革同时也包括其它方面,改革教不要再舍本逐末、轧沙求油,不要再制造混乱、掩盖问题地胡折腾!  

标签:社会   企业   人员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