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工资条例》难产有多“右”

2025-02-25 学习 评论 阅读
  

  如大旱之望云霓,作为宪法上领导阶级的广大工人阶级已经盼望期待了3年的《工资条例》,依然还是“难产”。这在让人百感交集之余,不能不联想起毛主席关于“左”和“右”的精辟比喻

  

  才怀上几个月就硬要生,这就是“左”;

  

  都怀够十个月还不让生,这就是“右”。

  

  现在《工资条例》都已经怀够3年了还生不出来,岂非“右”得相当够劲!

  

  然而这并非“右”的关键处。关键在于其中立场、利益上的抉择态度。如果真心想为广大工人阶级也就是“劳方”谋利益,给他们这个领导阶级一点面子和实惠,那就不会为难到如此地步;反过来看这种为难的背后,其实就是在“资”方面前放不下面子说不起硬话。而之所以在资方面前放不下面子说不起硬话,也无非就是屁股没有坐在中间,更不要说坐在“领导阶级'这边罢了。这不禁又让我们联想起毛主席我们党在过去就社会阶级或者阶层特别是国民党人“左”和“右”的划分标准

  

  站在工农大众一边的,叫国民党左派;

  

  站在地主资本家一边,叫国民党右派。

  

  据说《工资条例》难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是否允许劳方用集体力量去跟资方谈判协商,这就让人更加困惑官方的屁股究竟坐在“左”边还是“右”边。同时我们的《工资条例》难产所反映出来的“右”的程度,也就不言自明,完全可以从宪法中把那些中看不中用的语言和谐掉。

标签:条例   工资   难产   阶级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