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两个时代(1)

2025-02-13 学习 评论 阅读

两个时代(一)

新中国成立59周年了。因为今年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全国工作重点转移的决定三十年,也就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因此,59年又被分成建国后二十九年与改革开放三十年。其实,早就有人划分开、分开提、分开讲、分开评说了。叫做“各领风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不久,中央及全国的持之有恒而至于今的统一提法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如何如何,自然是成绩与进步,是巨大的变化。与之相对应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建国史,则被顺理成章地当成了参照物,这一样不好,那一样也不行,人民过的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只有改革开放才好的了不得。好像不把29年说的“凄凄惨惨戚戚”,“不堪回首”,改革开放就没来由似的。一切都是改革开放带给的,是美好的,美好的一切都是改革开放之后才有的。建国后的29年干什么么去啦?除了犯错误,就是走弯路。这样的肯定一切、否定一切的思路,违背了事实。为了扮靓自己而抹黑祖宗,踩着前辈的肩膀,还咒骂他们不够高大,这样的行为昧了良心。这样的肆意割裂历史,让人痛心。这样的说词,人们自然也不能接受。同是牺牲了无数革命先烈的一场革命打下来的新中国,同在一个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前后三十年却被描绘成两重社会两重天:一个贫穷动乱黑暗,一个富裕稳定光明!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多少代人的探索与努力。17届3中全会公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功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道路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

探索不可能不走弯路。努力也未必都成正果。纠正既往,超越历史,是应该的,你本应该做得更好一些,变得更强一些。希望祖国强大,人同此心。前辈的愿望比我们更强烈。探索一直在进行。坚冰已打破,大格局已铸就,基础与遗产,自有后来人添砖加瓦。高楼大厦不是建在沙滩上。改革开放不是白纸上绘画写文章。

三十年啦,在一个大舞台上施展,机会难得,无论知何也该搞出点名堂来啦。前人的精神遗产,前人努力奠定的基础,全国人民的努力与牺牲,尤其是农民工的血与泪的贡献----死了多少人啊!成绩不要都记在改革开放的帐上。功劳尤其不该被某些个人据有。被某些人说的一无是处的29年里,不也是爆炸了原子弹、卫星上了天、摘掉了洋油的帽子了吗?过去与现在,世界也在发展着。他们那里有没有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否也实行了工作重点转移、改革开放?都是挖地道打日本鬼子,高家庄、马家河子各有高招。

中国之大人口之多,好的不好的,都冒尖,不能只看到一面。繁华与和谐升平,那个时代都有。国民党治下的旧中国,被我们描绘成“积贫积弱,腐败无能,千疮百孔,民不聊生”,穷的不能再穷了。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把它推翻了。这几年,翻案之风盛行,忆旧颂蒋走红,为国民党蒋介石评功摆好的文章连篇累牍。你看他们笔下,所谓“黄金十年”的三十年代的上海南京,三十年代的某一个小县城、小城镇,到处透着进步、繁荣和谐!他们写的全是假话?也未必。他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他们的所见所闻,至少他们的愿望,就是如此。改革开放给他们带来的一切很丰盛,但他们还是感觉曾经失去的天堂更美好。如此美好的日子,共产党嚷嚷革命造反,搅得他们不得安卧,真是匪夷所思,可恨可杀!他们在安乐窝里其乐融融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在哪里?在江西,在长征路上!他们的见闻与感受就大不同了!中国之大,人口之多,制造点繁荣和谐,歌舞升平,实在并不太难。至于新中国前29年人们生活的某些单调、匮乏,非今天纸醉金迷可比,这既有时代特点,更有选择的生活的方式的不同。今天,有钱人的生活方式五花八门如万花筒,不仅毫无进步,全无新意,而且弊端种种,还用得着我们去—一揭示吗?

一句老话,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讲不得了!共产党成立87年了,执政也59年,共产党早已站住脚根了。拥有7000多万党员,牢牢掌握着全国上下从都市到每一个村庄的权力。应该有足够的自信。少一点歌功颂德。少一点评功摆好。特别不要生拉硬扯乱套。如:有人常说:是农业大包干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是改革开放让中国人过上了温饱的生活。这不准确。过头话。贪天之功。大概是争功心切,急不择言所致。话说过了头,不仅不服人,还有消极作用。这让人想起了印度的一个寓言。不要以施与者、以恩人自居。革命才有了今天。人民给了我们一切。作为后来人,为人民做的并不完美。如果说同老一代相比,功劳,资历与威望有所欠缺,那只有多所建树才好。多一点批评与自我批评,多听一些批评与建议,多研究一些问题。反正做好做歹都是你当家!当家的并不是一贯正确!

这几年,说法似乎有点变化。不举具体的例子。一是说改革开放离不开建国二十九年的成绩与基础。这是大实话吧?从有的人嘴里讲出来听着就新鲜,特别有味道。还有一说,叫做“没有建国29年就没有改革开放”,但不同阶层的人解读又有不同。社会已分化成多个阶层。不同阶层都有自己的利益。他们总是根据自己的利益、价值与需要去判断。一切全靠自己。指望谁来主持公道?有不同的对立的认识,也就由它去吧。领导人是搞综合的吧,谁嚷嚷声大了,就安抚一下吧。还能怎样?

29年与30年,这是两个时代,不是一个时代。有相同,也有不同。但两个时代是连续的,不是割裂,承继的,不是完全对立的。

数学网友说: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是没有必要非得妖魔化前二十九年的。

我认为,前二十九年,属于武装对峙阶段,后三十年,属于和平对峙阶段。


着眼于大环境。立意很高远。周边不安,国内经济建设难以开展。武装对峙由时代造成,新中国刚成立,不承认,仇恨她的不少,不斗行吗?斗争要付出代价。不大可能一门心事地搞建设与改善生活。正是昨天的斗争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今天的人们才有可能有条件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套用29年忆苦思甜的思路,前后对比,来颂扬改革开放的成绩,是不成的。那是混淆了参照物。旧中国与新中国,性质完全不同。要歌功颂德,还得多动脑子,另辟蹊径。

两个时代,不是一个保守,一个改革,一个封闭,一个开放,一个僵化,一个解放,一个旧,一个新,一个错,一个对,一个坏,一个好,一个乱,一个治。改革应该是拨乱反正。是补台,不是拆台。改革开放也是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之一种,也会走弯路,也会失误,也会受挫折。改革开放并不能包医百病,也不会万能。正确认识与评价29年,正确认识与评价改革开放,才能使改革开放更坚定更深入,少出偏差。29年与30年的承接,一脉相通,体现在“四个坚持”上。弘扬为主,纠正为辅,而不是否定抹杀抹黑打倒过去,另起炉灶,推倒重来。今天的许多社会问题,诸如贫富悬殊、社会不公正,不能再从“四人帮”上找根子,也不是毛主席的错。都是有人总想“打倒过去,另起炉灶,推倒重来”惹的祸!实在应该认真从“四个坚持”上去对照查找。因此,改革开放三十年,也包括总经经验教训,向改革开放中的失误开刀。教育卫生两大系统,最与民生相连,改革都不成功。生出了多少社会问题?造成多大麻烦?有人仍然不认帐(卫生部原副部长孙隆椿:中国医改不是失败是滞后2008年10月10日11:07 来源:《南方日报》)。房地产业越热,穷人越没有房子住。连廉价租房也办不到。政府既能买豪华车子给自己盖豪华办公楼,为什么不能为穷人盖简易房子?政府提议,政府规划,政府出钱,政府出地,政府出优惠政策,政府更清楚谁最需要房子,为什么经济适用房总也到不了真正需要的穷人的手里?改革连这么明摆着的问题都解决不好,说明某些人改革为了谁的问题还没解决。他们不缺智商,缺的是为人民负责的心,缺乏良知。

两个时代,一个模子铸就?也未必是。变化超出了人们正常想象。变化正在发生。变化未必都在掌握与预期之中。资本是有魔力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应该如此,愿望如此。未必如此。

标签:一个   改革开放   他们   三十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