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美国新秩序之下焉有完卵?----卡扎菲之死与华尔街革命的思考

2025-02-25 学习 评论 阅读
  

  美国新秩序之下焉有完卵?  

  

   ----卡扎菲之死与华尔街革命的思考  

  

  许 晓 黎

  

  华尔街示威来了,卡扎菲却走了,次贷危机的失业效应终于姗姗来迟,一位反美斗士的死讯却来得如此快!美国总统奥巴马22号在每周网络和电台讲话中指出,卡扎菲之死和美国结束在伊拉克的战争,证明美国重新成为世界的领导者。为什么卡扎菲之死的意义被美国认为是重新领导世界的伟大胜利呢?其实美国不是一直都处于领导地位吗?重新取得领导地位,并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开始!是一个建立新秩序的开始!为此,我们必须首先认识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所谓新秩序。

  

  一、美国新秩序----萨达姆、卡扎菲一定要死

  

  萨达姆死了,卡扎菲死了,有人说他们是不合时宜的独裁者,其死有余辜。为什么西方民主那自诩宽广的胸怀容不下一个毫无反抗力的阶下囚?为什么西方民主那自诩的平等、博爱无法降临到一位遍体鳞伤的放下武器受伤者?难道西方民主那自诩的自由就是随便剥夺战俘的生存权吗?他们为什么一定要死?

  

  打江山易,坐江山难,似乎坐符合美国意图的江山难上加难,萨达姆反美了,卡扎菲怀抱着赖斯的照片也“阳奉阴违”了。何为反美?把伊拉克翻了一个底朝天,萨达姆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至今杳无音讯。利比亚今天“解放”了,卡扎菲的反美证据到死也毫不成立。按照证据说,应该判定他们为“良民”。

  

  然而众人说了,他们还有一个不可饶恕的死因,都是独裁者,美国及其盟友在解放专制下的人民,然而“解放”后的伊拉克,生活水平普遍低于萨达姆时代,刚刚解放的利比亚,人民对卡扎菲时代的免费医疗、教育等等福利是满意的,可见独裁者专制下的人民生活还是相当滋润的。相对哀嚎满街、失业者遍地的华尔街、巴黎、希腊等等,如此的独裁者,就算是种落后的执政方式,也谈不上有罪,更不能判定为死罪!但是,我们看见既然美国判定他是独裁者,就必须死!他们到死都不明白,为什么前几日还握手言和,转眼之间就拳脚相加,杀之而后快。原因何在?

  

  自从苏联解体以来,美国已经“非常自觉”的将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进步为己任,其身兼审判者、执法者和布施者,从南联盟到伊拉克,从巴基斯坦到利比亚,推翻了一个又一个国家主权领导人,扶持了一个又一个所谓民主政府,一个又一个符合美国意图的新秩序国家正在冉冉升起。

  

  其实,萨达姆、卡扎菲作为独裁者其罪不在本国人民,而在于美国的新秩序,这种独裁行为让其不知不觉的成为美国推广新秩序的绊脚石,萨达姆和卡扎菲对于美国新秩序有三宗罪:

  

  1、伊拉克和利比亚处在石油资源的腹地-----怀璧其罪

  

  2、伊拉克和利比亚政治、军事独立------卧榻之息

  

  3、伊拉克和利比亚与非美国新秩序国家的经济合作迅猛-----养虎为患

  

  那么,何谓美国新秩序?是不是“怀璧其罪”都必须死呢?近看日本,作为世界经济强国,其经济影响力远远超过伊拉克和利比亚上千倍,日本这块“玉璧”用日月之光形容的话,伊拉克和利比亚只能算是点点烛光。然而,作为封建统治象征的日本天皇不是活得好好的吗?作为日本实际统治者的总理们不是和美国总统们觥筹交错、肝胆相照吗?美国对于日本这块玉璧似乎度量还是很大、很大、很大的。

  

  其原因就在,日本的政治和军事并不独立,与其说日本是一个主权国家,不如说日本更像美国的一个联邦,日本是在仰美国之鼻息,况且日本还持有大量的美国国债,这个钱美国是还不上的,也是不打算还的,其实这些国债有个真实的名字------纳贡。如此的玉璧,就是美国自己的后院嘛,当然谈不上“卧榻之息”。

  

  日本也与非美国新秩序国家的经济合作迅猛,其交易量绝对高过伊拉克和利比亚的总和,为什么他就没有通敌嫌疑呢?其实,通敌交易并不要紧,美国自己也和非美国新秩序国家的经济合作迅猛的程度超过任何国家,关键是必须明白交易也是一种战争的手段------经济侵略,只要任何经济活动符合自己的政治、军事目的,那就是越大越好了!这不是养虎为患,而是扮猫吃虎!

  

  说到这里,其实非美国新秩序国家的主体就是中国和俄罗斯,以及那些不同政治理念的主权国家。俄罗斯是美国惹不起的,这头普京领导下的北极熊太彪悍,而且还没事找事,美国的战略是敬而远之、退避三舍,甚至日本小弟受屈都是不闻不问的。

  

  至于中国,尤其作为“风景这边独好”的经济大国,这块玉璧让美国发红的双眼在流血,无奈这条龙太大,一口吞不下,旁边的北极熊还可能坐收渔翁之利,因此硬来是绝对不行的,带有政治目的的经济合作就是最好的战斗方式,并且对中国在世界的战略要冲之地进行毫不留情的打击,这是一石二鸟的好计策:一方面遏止中国日益膨胀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另一方面孤立中国的政治、经济生存环境。也就是说,凡是和中国关系密切的政治、军事伙伴,都是美国打击的对象,凡是游离于美国新秩序以外的金砖之国都必须歼灭!所以,像伊拉克、利比亚这种游离于新秩序之外的国家就是制裁对象,当他们和中、俄交往过密的话,那么他们的死期也来临了!

  

  二、美国新秩序---国际法制的血腥伪善  

  

  萨达姆死了,据说,萨达姆的死是因为其必须对一起士兵枪杀村民的事件负责,卡扎菲如果被抓,国际社会也会让其用生命对枪杀狱中囚徒的事件埋单,法律俨然是公正的,但是,死去的萨达姆、卡扎菲是不会服气的!为什么?  

  

  在伊拉克和巴勒斯坦频发的美军轮奸、枪杀无辜市民的事件不绝于耳,从小布什到奥巴马,最多出来表示一下遗憾,于是世界各个显贵达官、名流政要就感动泪流满面,赞叹美国总统深明大义,堪称文明世界的楷模。  

  

  这两种情形的实质都是元首必须对其下属的非法行为负起领导责任,萨达姆用自己的生命为下属的错误行为埋单,到底是应该还是冤枉呢?枪杀平民的美军现在依然活的生龙活虎,小布什用一句歉意就想抹杀众多冤魂的愤愤不平,难道不能算是卑劣和无耻吗?  

  

  萨达姆的命似乎比布什贱,被萨达姆下属杀死的孤魂似乎比被美军先奸后杀的冤魂更加贵重!其实,公正与否,国际社会都心知肚明,在美国、西方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如此双重标准屡见不鲜,却无人敢公然出来主持公道,究其原因何在?  

  

  如果说萨达姆和卡扎菲时代是人治社会,美国和西方社会是自诩的法制社会,国际社会应该毫无异议。但是,无论人治还是法制,都是人在掌控,就无法避免随意性。  

  

  所谓法制随意性,一方面,法制是独立于人性感情的存在,在法律目前,道德、感情、良知全部失效,合理不合法是不能强为的,合法不合理却是必须执行的。另一方面,法律只不过是一把把锐利的刀,是用来伸张正义,还是助纣为虐,全看持刀人的本性。也就是说,法制既脱离于人性独立存在,确又必须由人性来主宰,这种源于人性,却超然于人性的行为必然导致随意性法制。随意性法制的破坏作用就在-----借公正之名,行非法之事,完全超越人性、社会的所有规范而无所顾忌。  

  

  超越的实现条件:一是超越总是相对的,有比较才能谈超越,超越在群体中才有意义;二是超越必须在极少数人里面产生,设想大家都在一个平面上,何谈超越。由此可看出随意性法制超越社会规范的本性,就是确定了法制注定为极少数人服务。因此,法制的随意性赋予霸权和王道永远是小利益集团的专权,同时强制受压迫、剥削是广大社会群体的被迫性义务。这就是资本主义法制的根本所在。  

  

  当下,美国已经将随意性法制运用到国际社会中来,用霸道自诩为世界警察,处处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挥舞着法制随意性的棍棒,用没有准则去践踏所有的准则。在一副文明、正义的形象下,其任意作为完全无所顾虑,可以颠倒黑白取所需,可以血腥残暴灭异己,可肆无忌惮践主权。当萨达姆是国家主权的象征的时候,美国用人权将其拉下台,当萨达姆成为逃亡者的时候,美国用国家主权剥夺了其生存权。萨达姆,一个国家主权的代表者,就这样被美国的随意性法制害死了;那些被奸杀的冤魂眼睁睁的看着美军大摇大摆的回国接受所谓的拘禁,更多的伊拉克民众的人权如何保障?如此,我们还能说法制是文明社会的进步标志吗?如果非要说是,也只能说是婊子遮羞布下的文明!正应了那一句古语:成者为王败者寇,王者为法,王道就是法道,胜利者的美国为所欲为就是随意性,这种随意性已经让法制堕落为一种更加卑劣的人治!这是法制随意性的必然结果。  

  

  三、美国新秩序---世界话语权的争夺

  

  如此,萨达姆和卡扎菲为自己的不肯就范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那么,如何评价他们的死,或者说他们死有何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成了以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政治形态为区别的两大政治、军事、经济集团,随着苏联的解体,共产主义阵营逐渐凋落,唯有中国、朝鲜、越南等等少数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现存至今,其实美国和俄罗斯的敌对关系并没有结束,表面上,美国及其盟友虽然取得了压倒性的巨大胜利,然而这个阶段性的胜利并没有结束中俄与美国及其盟友之间的角力,深层次的较量一直没有停歇,这种斗争不但有表面上的政治意识形态之争,还有生死存亡的生存之争,更有世界话语权的争斗!

  

  提起世界话语权,美国曾经有过,现在更是如日中天,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曾经有过,现在虽不能一言九鼎,但是还是掷地有声的,唯有中国,曾经有过,现在却被韬光养晦丧失殆尽,也许有人会问,中国什么时候有过世界话语权?

  

  这就必须从毛泽东第二次出访苏联说起,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新上台,其在世界共产主义阵营中立足不稳,难以服众,这不但影响苏联老大哥的地位,更让其在苏联领导人的位置上待不下去,他必须找到一位能够服众的人支持,他想到了毛泽东!他想到了刚刚打完抗美援朝的中国领导人毛泽东,可以说抗美援朝打出了中国在世界的崇高威望!!

  

  为此,赫鲁晓夫、布尔加宁、柯西金等苏联党政领导人悉数全部到机场迎接毛泽东,中国代表团是唯一安排住在克里姆林宫的,

  

  在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大会上,第一个致词的是毛泽东,其一出场,全体与会者起立致敬,讲话中掌声不断,讲完后全场再次起立,长时间地鼓掌致敬。赫鲁晓夫多次私下向毛泽东提出,让中国承担起领导共产主义阵营的责任,都被毛泽东拒绝!

  

  在红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和群众游行。苏联群众通过列宁墓时,竟然高呼“毛主席!毛主席!”游行结束时,苏联人讲,这种场面是前所未有的。

  

  当毛泽东结束第二次访苏的时候,不但成功帮助赫鲁晓夫站稳脚跟,而且也推动了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的高潮,更是拉开了毛泽东在世界领导人更高地位的开始(后来多少外国领导人都以能够见到毛泽东一面为荣,世界各地都掀起了学习毛选的高峰,菅直人、乔布斯年轻的时候都是积极参与者。)!从此,中国在世界有了决定性的话语权!

  

  当时,世界政治、军事格局就是美国、苏联、中国进行政治、军事较量的结果,中国以一个半农业半工业的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在这个多极世界里面发挥了世界超级大国的作用,这是现在和过去都不敢想象的!

  

  随着毛泽东的逝世,苏联的解体,东欧剧变,中国的改革开放等等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中国的世界话语权已经看不见一点痕迹,俄罗斯也沦落成二流世界大国,现在整个世界具有绝对话语权的就是美国及其盟友,谁敢不仰其鼻息?中国人民应该一清二楚!然而美国并没有善罢甘休,他们要建立一个单极世界,把自己所有的理念强加于任何国家任何人,把美国的利益凌驾于任何国家和个人之上,把日本模式推向全球!这次利比亚之战,就是美国策划,法国出力,多国参与的联合行动,美国干了领导群雄的活,这就是奥巴马得意洋洋强调重回领导地位的真正意义!

  

  至此,萨达姆、卡扎菲是冒美国之大不韪,首先是怀璧之罪,其后是卧榻之息,最后是养虎为患,他们所以犯下大忌,就是不愿意像日本一样的成为美国政治、经济、军事的附庸者,这既是一个主权国家必须争取的,也是民族独立的根本所在!那么,他们以小搏大的大无畏精神无疑是伟大的,他们无疑是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

  

  四、美国新秩序----挡不住经济危机的脚步

  

  次贷危机迅猛袭来,不但有国际性的大财团倒下,甚至还有国家资不抵债,其危害至深、波及至广、灾难至重,有目共睹,然而当时却不见任何社团有丝毫反思和动静,到底是这些人民不食人间烟火,还是危机并不深重?难道资本主义的福利制度真的可以化解经济危机对人民生活的深刻影响?终于,参加华尔街游行的美国人民给出了强有力的答案,然而反抗才刚刚开始,示威进行一个月了,银行家的冷漠和国家的熟视无睹就进行了一个月,我们看到很多人只反对银行家,不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在希腊,甚至有些共产主义的社团协助警察镇压对抗者,更多的人需要的是银行家的同情,而不是去主动争取自己的权力!对此,我们必须有个清醒认识:

  

  1、革命正在进行时的新生代无产阶级

  

  次贷危机之初,人民依然渴望奥巴马政府的救助,依然渴望各项振兴经济的政策能够有效遏止继续下滑的势头,他们没有对资本主义制度绝望,他们在焦虑中充满希望的等待!然而他们忘记了,银行家们却在焦虑中贪婪,在他们失业陷入困境的时候,银行毫不留情的收走了他们的一切!一批中产阶级一夜之间成为无产阶级,也就是说,天底下没有天生的无产阶级,而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不断造就一批又一批无产阶级!新生的无产阶级在等待中明白:银行家不会主动让出利益,银行家不会把他们放在一个平面上进行谈判,利益必须依靠无产阶级通过非和平手段去争取,新生的无产阶级终于知道唯有斗争才能够争取到利益,正应了那句话: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然而,正如现今的共产党内部一样,新生代的无产阶级对次贷危机的认识也是不尽相同的,大多数人把矛头指向了银行家,他们认为次贷危机的原因来自于银行公司的贪婪,对资本主义制度还是认同的,与其说他们是革命者,不如说他们是资本主义的改良派。这就是新生代无产阶级------高福利诱惑下的资本主义制度改良者,也就说,在资本主义改良制度下的新生代无产阶级与第二次共产国际革命的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是完全不同:

  

  一是新生代无产阶级失业后有高福利保障,让其生存环境明显大幅度优越于旧无产阶级失业后的生存绝境,阶级矛盾被一定程度弱化。

  

  二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欺骗性,给新生代无产阶级的政治意图提供了一条虚假的实现途径,而旧无产阶级的政治诉求则被完全压制。

  

  三是资本主义的法制制度,已经成为新生代无产阶级维护社会平等权力的主要方式,而旧无产阶级则完全不敢想象的。

  

  以上的失业救济、民选制度、法制权力已经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淡化了阶级意识,模糊了阶级观念,因此,当下在世界各国都很难听到阶级斗争的声音,甚至仅存的社会主义国家谈论阶级都是不合时宜的,这些新生代无产阶级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认同资本主义的高福利制度,漠视贫富差距。

  

  二是认同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忽视民主欺骗性。

  

  三是认同经济、军事强权主义,参与经济掠夺,支持军事、经济侵略。

  

  这就是全世界马克思主义者必须面对的社会群众基础,新生代无产阶级只谈资本家的贪婪,而不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只是一次又一次奢望党派政治承诺的实现,而无视民主的欺骗本性;只是享受资本主义的福利,而对强权掠夺不以为然。我看到这些所谓游行,虽然里面掺杂着资本主义体制内的改良主义!华尔街革命还是席卷了全世界,说明美国民众以及世界人民正在觉醒,他们正在抗争,并随时可以更高层次的觉醒!这无疑是一场正在进行的革命,是世界共产主义革命低潮中的一个小高潮。

  

  然而,我们知道阶级斗争实际上是你死我活的残酷斗争,也只有通过非和平手段才能彻底改变阶级差距和主导地位,这是在第二次共产主义运动中被无数次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然而非和平手段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甚至生命,也就是说阶级斗争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理想和生命孰重孰轻的问题,如果当生活还能够正常进行下去的时候,理想的实现就会相对滞后!那么,新的共产主义的高潮到底还有多远?

  

  2、无法遏制的资本贪婪本性

  

  华尔街革命和卡扎菲之死,这两件似乎毫不相干的事情却有质的相同,都是美国及西方势力在国内、外进行利益拼抢的必然结果。无论是卡扎菲、萨达姆,还是齐奥塞斯库,只不过是美国血淋淋的跑马圈地所必然消除的障碍,从南联盟到伊拉克,再从巴基斯坦到利比亚,美国及其盟友不断地用各种勾当变相强取豪夺他国利益,然而这种抢来的暴利却依然未能阻止美国及其盟友的经济危机如期到来,卡扎菲的死不但与美国经济的衰退于事无补,华尔街的游行反而说明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无法挽回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的事实,因为无尽的掠夺无法满足华尔街的贪婪和衰落!那么,美国的衰亡为什么是必然的?

  

  一、过度消费

  

  透支与负债,对于所有美国人来说都是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这种今天花明天的钱的方式,从表面看来其总量是没有限制的,因为明天是一日复一日,没有穷竭的,从这一点来说,明天的钱是花不完的。其实,这个认识极具欺骗性,相对于今天来说,明天还没有来到,那么明天的钱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但是美国人确实花了这个不存在的钱,从深层次来看,美国花掉的是一种信用度,所以美国每个人都有信用记录,到这里似乎明天的钱确实来自明天。

  

  那么,我们假设一个只有甲、乙两人的丙国家,甲今天申请到了银行贷款,他拿到的钱实际上是乙刚刚打进去的钱,也就是说,他花的是今天的钱,却记的明天的帐,实际上明天的钱根本不存在,只不过是一个引导大家过度消费的幌子!这个问题就来了,甲实际上拿到了所谓明天的钱,,而乙今天存入的钱已经不翼而飞了。

  

  如果1、乙要求取出今天存的钱,银行是无法支付的。

  

  如果2、银行向甲索要,而甲的投资不是今天,而是明天,明天产生投资效应是理所当然的。

  

  至此银行和乙两人都将陷入绝地,能不能够挺到明天都是未知数,信用度全部归零,经济危机就此爆发!因此,过度消费的自由经济就是经济危机的根源。

  

  二、美国国债

  

  从以上看来,要避免乙和银行的危机,就必须举债了,于是银行发行了国债让丁国购买,用这些借来的钱向乙支付,到今天银行结业的时候,实际上银行是欠丁国的钱和利息,并且支付了乙的利息,也就是说银行在今天是没有收入的,却又不小的支出了。唯一的预期收入就是甲明天的投资效应。

  

  如果1.甲新的一天的预期收入呈现泡沫,或者说银行没有获得应有收入,他依然还要支付丙国的利息。

  

  如果2、乙在新的一天同样要举债(因为美国人生活都必须举债),银行只能继续向丁国举债。

  

  如果3、丁国继续满足其借贷要求,丙国银行这时候已经有了较复杂的借贷关系和负债率。

  

  新的一天结算的时候,丙国银行实际上已经无法偿还丁国的债务了!唯一的信用度就是甲和乙的明天投资预期收入。

  

  因此时间越长,丙国银行债务越大,借贷关系越复杂,如果丁国在下一次借贷中拒绝其要求,丙国就必须有强制手段!

  

  至此,自由经济的贪婪来自于无穷尽的过度消费,这个制度必然会导致让明天过度消费今天的资源,从而使今天崩溃。其实,美国在维系这个自由经济体系已经力不从心,所以他必须掠夺他国资源、必须掌控世界资源,让全世界的经济体为其无穷尽的明天埋单!

  

  美国现在宣称其重新获得领导权,其实是华尔街的革命给他们敲响了消亡的丧钟!敌人月疯狂,恰恰说明,其灭亡已经不远了!

  

标签:美国   银行   他们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