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猜想
历史是曾经的过去。历史已经存在,只是个以什么立场、什么角度看(对)待的话题,是很难、甚至无法以“猜想”对待的。未来是还没到达的将来,至少目前还不存在,可以用各种立场、各种角度探讨,甚至可以肆无忌惮地猜想。猜想、描绘500年后会发生什么,得等到500年后的人才可能(有资格)论对错;对未来的“猜想”描绘至斩钉截铁,当代人对此也许毫无应招,几乎无法对“猜想”论长短对错。
历史的(价值)意义不仅只在于给后人提供(历史)知识,更在于给后人提供经验、教训,提供给后人“以史为鉴”的警示。满足、甚至陶醉在丰富的、渊博的历史知识中,不认真探讨、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历史这门学问也许将失去意义。历史有时如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由于不同的人,以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很可能会解析出不同的历史。历史就是历史,客观存在着,无论是以“揭密”等手段,还是以“还原”等技法,历史依然是历史,不会有丝毫改变;某些人的别有用心,只能证明“揭密”、“还原”者的用心、角度而已。纠缠于历史中的细枝末节,以“揭密”、“还原”等哗众取宠,把很难、甚至无法证实的“揭密”说至斩钉截铁,把无中生有描绘得似乎真有其事,仅能说明、证明某些人的立场、态度,未必和“真实”有多大关联。某些人以“猎奇”心态满足在获取“历史”知识之中,摈弃探讨、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促使“历史”在“猜想”圈中打转,也许正中某些心怀鬼胎之人的下怀。以某种立场、某种角度解析历史,也许属个人(言论)的自由,也许属混淆视听的行径。历史以其大局、大势明白无误地彰示着,不可能、也不容忍任由“揭密”、“还原”而纂改。
挖掘些历史中的细枝末节,在历史学这座“象牙塔”中展开研究,为“学术”添砖加瓦无可厚非。社会以历史中的经验、教训为鉴,以免重蹈复辙,亦可少走弯路、歪路。学术界探讨、研究毕竟和社会(需求)是有所不同的,把学术需求等同于社会需求,甚至把“学术”研究强加成社会需求,显然欠妥。探讨、研究、、、本身就说明还不成熟;学术界当然允许不成熟,甚至可以说,学术界是仰仗不成熟才可能有所发展的。有关历史(细枝末节等)的研究,学术界展开探讨、争辩是桩好事;把本该学术界探讨、研究、争辩的话(问)题,用移花接木等手法,饰顶“揭密”、“还原”等桂冠粉墨登场,冲击社会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探讨、总结,不可能是无意的,更可能是居心叵测的。
历史能够以“揭密”哗众取宠,能够借“言论自由”横冲直撞,陷视听于很难证实的泥潭中难以自拔,使真实在无法证实的(类猜想)圈中左旋右转,疲于奔命;历史也应该能够用“假设”以解析,方便多种角度探讨、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假设,明显与“揭密”、“还原”等不同;冠以“揭密”似乎与“真”有某种关联,方便掩饰某种“揭密”本身就是无中生有的;假设,坦坦然然,无“密”可揭,以明摆着的真实、客观的历史为基础,以“假设”求探讨、研究、总结历史中经验、教训。相信“揭密”者的信口雌黄,还是质疑“假设”者的真诚坦然,是每个人选择的(自由)权力,其它人都奈何不了。
假设:国民党没有提出“天下为公”的政治纲领,也许很难集聚一批爱国志士,也许鲜有爱国志士愿意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也许很难推翻封建皇朝,也许很难创建、甚至无法创建中华民国。
假设:国民党坚持“天下为公”的政治主张不动摇,坚定不移为实现“天下为公”政治纲领努力奋斗,也许能在中国近代史中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果,也许至今仍然是个(在位)相当不错的执政党;可能会创建出一个国、共两党精诚合作、管理的新中国,也许一个真正尊重平等、公平、公正、民主、人权的社会终将会创建,也许一个诚信的、国泰民安的、和谐的社会指日可待,也许能更好地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历史是不能以“假设”而论的,历史无法用“后悔药”治愈曾经的疮伤;不认真探讨、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重蹈复辙是完全有可能的。
假设:国民党提出的“天下为公”政治主张、纲领,是对社会、对时代、对历史、对人民作出的承诺;那么,兑现“天下为公”的承诺,就是明确了对自己、对社会、对时代、对历史、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客观上、本质上、实际上能够增强凝聚力。一个对自己、对社会、对人民不负责任的(执)政(权)党其趋势是不难想象的。
假设:国民党摈弃“天下为公”政治主张、纲领,甚至和“天下为公”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那么,近乎明确表示自己是个背信弃义的政党,近乎明确了对自己、对社会、对时代、对历史、对人民不负责任的态度,根源上为(执政党)腐败培育了肥沃的土壤,为黄、赌、毒的泛滥提供了舒适的温床,为私欲澎涨输送了丰富的滋养,为物欲横流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为官、商勾结、权钱交易营造了上佳的条件与氛围,为官官相护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刺激着(社会)各类歪风邪气嚣张猖獗,挤压着社会浩然正气的生存、发展空间,一个真正尊重平等、民主、人权、公平、公正的社会被迫渐行渐远;客观上降低了凝聚力,本质上成了(社会)不讲诚信的排头兵,事实上偏离了自己的根基,实际上催化着社稷的松(垮)散,使一个充满朝气的政党蜕变成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成为了葬送自己的掘墓人。
假设:共产党没有提出过解放工农,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纲领,没有提出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主张,也许很难聚集一大批革命志士,也许鲜有革命战士能够不畏流血牺牲、前赴后继,也许很难推翻日渐松垮的旧政权,也许很难创建、甚至无法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
假设:共产党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纲领,坚定不移地为了“工农、劳动人民当家作主”而努力奋斗,也许能在中国现代史中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果,也许一个真正尊重平等、公平、公正、民主、人权的社会终将会创建、完善,也许一个诚信的、国泰民安的、和谐的社会指日可待,也许能更好地推动(中国)社会进步。
假设:共产党提出的“工农、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政治主张、纲领,是对社会、对时代、对历史、对人民作出的承诺;那么兑现“工农、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承诺,实施“工农、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举措,在路线、方针、政策、法规等各个层面充分落实到位,就是明确了对自己、对社会、对时代、对历史、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客观上、本质上、实际上增强了凝聚力,保障了社稷的安(稳)祥。
假设:共产党摈弃“工农、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纲领,甚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努力把工农、劳动人民“管理”成弱势群体、、、那么,近乎明确表示自己是个背信弃义的政党,近乎明确了对自己、对社会、对时代、对历史、对人民不负责任的态度,根源上为(执政党)腐败培育了肥沃的土壤,为黄、赌、毒的泛滥提供了舒适的温床,为私欲澎涨输送了丰富的滋养,为物欲横流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为官、商勾结、权钱交易营造了上佳的条件与氛围,为官官相护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刺激着(社会)各类歪风邪气嚣张猖獗,挤压着社会浩然正气的生存、发展空间;一个真正尊重平等、民主、人权、公平、公正的社会被迫渐行渐远;客观上降低了凝聚力,本质上成为了(社会)不讲诚信的领头羊,事实上偏离了自己的根基,实际上催化着社稷的松(垮)散。
历史还在(变革?)发展进程中,将来趋势已经显露出某些蛛丝马迹;共产党是否会步国民党后尘?将来(结局、结果等)之事还未明白无误呈现,只得劳烦各位自己去猜想。
山石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