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惊闻海南海岸每亩2.5万被贱卖

2025-02-25 学习 评论 阅读
  

  惊闻海南海岸每亩2.5万被贱卖

  

   央视记者对热火朝天中的海南海岸线旅游房地产开发进行深入调查。据调查,现在海南海边的土地,从农民手中征用普遍是2.5万元到5万元一亩,而开发成楼房和别墅后,每平方米能卖到2万到10万元,相比而言,海边的低价非常低。

  

   海南海岸线一亩地征用价仅2.5万元,开发商盖成别墅后每平米买到2万到10万,这分明是白白给开发商送钱。当然,到开发商手中的海岸线实际价格可能远远高于从农民手中的征用价。高出那部分自然到了当地地方政府的腰包里。开发商开发海岸线获得了暴利,地方政府获得了土地收入、税收还有GDP增长数字,官员捞到了政绩,而唯独农民利益被抛弃,国家资源被贱卖。

  

   无论海南政府怎样信誓旦旦的声明,海南开发要走科学开发、环保开发的路子,绝不会重蹈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房地产泡沫的覆辙。但是,俗话说“眼见为实”:“央视记者行走在海南岛的海岸线上,到处都能看到正在开发建设的工地和被砍伐的树木,无论是开发火热的东部,还是正在萌动的西部,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央视记者听到的最多的话题就是征地、卖地,而谈得最火热的是海边的土地,海南沿海最优质的海滩资源被卖掉、被贱卖。”

  

   这些景象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的海南大开发如出一辙,甚至有过之而不及。海南省于1988年经过全国人大会议批准建立经济特区,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掀起了一轮疯狂的房地产开发热。1992年,笔者曾到海南出差,看到的景象与今天差不多,到处都是谈论房地产开发的,都是谈论土地暴涨速度的,都是谈论一夜之间产生多少个百万富翁的。带着几万元“闯海”的个体户,一觉醒来已身价百万;一幢大楼尚未封顶,已“转嫁”几十次。但是,缺乏产业支撑、缺乏最终消费需求的房地产热只能是一场“击鼓传花”式的游戏。1993年下半年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政策,海口、三亚600多幢商品楼工地突然沉寂下来。当时700万人的海南,积压房地产项目竟占全国的十分之一,455万平方米的空置商品房长期无人问津,“烂尾楼”四处林立。1995年,海南经济增长率从全国第一跌入倒数第一。

  

   要说与今天有所不同的话,那就是,那次房地产开发主要集中在海口、三亚两个城市以及周边。而这次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到已经“东西南北”齐开花。每一个县乡镇村的海岸线也不放过,都成了开发商的猎物。这次比上次可怕多了。

  

   豪华酒店、豪华别墅、高档高尔夫球场,有的正在建设、有的准备动工、有的正在规划。更加令人惊愕的是,海南自然生态环境正在遭到严重破坏。当地农民的话语最为真实、朴实:“没有征地前这里都是有防风林的,而且长的都是木麻黄,台风来都能遮风挡雨,沙来也挡,风来也挡,现在都没有了。”“台风对村庄的影响很大,在没有海防林保护的地段,村民的房瓦会被吹走,房屋也可能被吹倒。“进入9月份以后,就是台风的季节,假如没有防护林,那么这些房屋、庄稼以及人都受不了。”

  

   需要提醒的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如果如此下去,后果被上个世纪90年底初的情况更加严重。海南要拿出不重蹈上个世纪房地产大泡沫的有效建设方案,海南要坚决立即制止对自然生态和海岸线线的糟蹋和破坏。要通过制度甚至立法,对建设中的海南一草一木、一块绿地、一粒沙子、一块礁石都要实施保护,都要无比珍惜。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海南发展要坚持“不破坏资源、不污染环境、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三不原则”一定要强化落实。否则,不但是重蹈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覆辙问题,而且将会成为海南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上的罪人。

  

  
新闻链接:

标签:海南   开发   房地产   建设   海岸线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