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民也最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
如果你没有去过深圳,或者你对深圳的实际情形没有经过深入的了解,你一定会立刻回答:邓小平。
我在没有去深圳工作以前,也是和你一样是这样认为的。因为深圳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是我们的总设计师的杰作。深圳的崛起改变了中国,也因此而影响到了世界,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
存在就是一切。
所以,我刚开始到深圳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叫世界之窗附近的一个叫铜锣湾的一个超市。那里面可谓应有尽有,其中就有几排书架。上面有各种各样的书籍,我刻意地浏览了一遍,有关邓小平的书籍不少,有一二十本。有关毛泽东的只有一本,叫做《文革十年动乱始末》。联想起深圳荔枝园旁边树立起的巨幅邓小平画像,和那个莲花山上正在阔步向前行走的邓小平塑像。我认为毛泽东在这里一定是不大受人们欢迎的。
然而,我错了。
首先纠正我的这个看法的是深圳书城。这是亚洲最大的书城,书城果然名不虚传,偌大的整整几层楼里全都是琳琅满目的书。第一次看到那个场景的时候,我犹如一条小河沟里小鱼儿突然游进了大海一样。受到强烈的震撼!我当时想:在这里,我一辈子也读不完我想读的书了。
上到三楼,一转弯,就看到有关毛泽东的书籍,共分四个大书架。(第二是邓,邓是两个书架。)可把我给高兴坏了,我现在脑袋里的东西,有一部分就是在那一段时间里从那里得来的。(当然还要经过自己的分析和对社会的观察研究)而且我还看到:在那里驻足看书的人最多,当然买的人也很不少。
深圳先富起来的那些人买书的方法是很牛的,都是一车一车的买。让我看的眼馋。不象我们内地的农民和下岗工人,买一本几元钱的书,要在书店里转悠老半天以后,在儿子或者女儿那殷切渴望的乞求似的眼神下,才把手里捏的汗津津的钱递给营业员。
后来,我到深圳的一个叫做《中国企业家》的文化单位里应聘,在那里工作了一段时间,彻底的转变了我的看法。通过对深圳企业家和一些行政单位领导的了解和采访。才知道——。
原来,大部分的深圳人最崇拜的也是毛泽东。
我记得我们去采访的一位龙岗区的领导时,一提到毛泽东,他一下子就激动起来:对毛泽东的深厚感情溢于言表。他领我们到他的办公室,让我们参观他的办公室,除了桌子上的毛主席塑像以外,对面的墙上赫然挂着一幅巨大的毛泽东手书的诗词《沁园春·雪》,他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后来我才了解到,无论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许多特区的党员干部都仍然是非常崇拜毛泽东的,他们的先辈都是旧社会里逃荒要饭的穷人,是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他们翻身得解放,他们表情认真地对我们说:我们什么时候都不会忘记毛主席,吃水是不能忘记挖井人的。说毛主席坏话的人,都是没有良心的。
所以深圳的许多公园里、社区里居民休闲的地方,都树立着毛主席的塑像,表达着富起来的人民在感谢邓小平的同时,也深切怀念救星毛泽东的拳拳之心。
那么,深圳的企业家们呢?
大部分的深圳的企业家对毛泽东的感情也是一往情深。比如最有名的创业型企业家华为公司的总裁任正非,他就是按照毛泽东的思想理念管理公司的,他经常和员工们在会议室里高唱革命歌曲,每每唱到动情处时,他都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使他回想起对往日峥嵘岁月的回忆。还有我认识的许多著名的老板,他们办公室最相似的特点就是背后一幅巨大的毛主席的气势磅礴的诗词,他们说:我们追求的目标和事业,都是和毛泽东分不开的,他的思想让我们借鉴成功地创业和经营。并给予了我们一生一世都用不完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最令我感到震撼的是:在荔枝园邓小平画像的后面,每到夜晚和星期天,那里就成了歌唱的海洋、舞蹈的世界。不管是企业家,还是打工者;不管是专业文艺工,还是业余爱好;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不管是衣冠楚楚,还是服装褴褛。大家都围在一起,形成了好几个演唱圈,都在那里忘我的纵情的歌唱,歌唱着人们记忆中的那些令人激情满怀的红色歌曲。使我最感动的是那些歌颂毛泽东的歌曲,特别是在演唱那几个著名的大合唱《长征组歌》和《黄河大合唱》时,有那么多的人唱的那么的投入,有一种排山倒海、波澜壮阔之势,总使人的心中热血沸腾、汹涌澎湃。歌唱的人员中,有西装革履的老板、有风姿绰约的女子、有憨厚直爽的中老年农民、更有老态龙钟的老人,他们情感炽热地歌唱着,有时候简直可以说是满怀深情的“吼”,那不仅仅是歌唱,那是从心底发出的对伟人的呼唤。不管是老板、工人、知识分子、拾荒人,在这里都没有了界限。由于对激情年代、对领袖的怀念和热爱。此时此刻的他们,忘记了一切。
从此,我终于明白了:只要是在中国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个伟大的名字——毛泽东,他的伟大精神和光辉思想是永远活在十几亿人民的心里的,而且这些伟大的人民还将会世时代代的把这种伟大的、真诚的信仰传递和继承下去。你相信吗?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