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用人民的力量,发出人民的声音
中国有个优点,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在任何受到威胁的时刻,人民总是发出自己的声音。即便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华民国甚至满清时期,即便是近期的1999年的大使馆被炸,人民总是为国家的兴亡呐喊。一个世纪前的五四运动,优秀的学生带领社会潮流发出自己的声音。抗战时期,爱国群众发出自己的声音。新中国建国以利于民族之林过程,就是人民发出自己声音的历史进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国家的兴旺是人民的呼唤!随着人民的呼唤,一个社会才能正视这种声音,才会跟随这种声音,逐渐的,整个社会的绝大多数人踏着这种节拍,达到一种共鸣。在这种力量的作用下,才会产生巨大的作用,一切不利于人民的行为、威胁,才会消匿。任何人物和事务在这种力量的对比之下都会是渺小的。
今年六月七月八月的黄海军演,每一个中国人都意识到了这种威胁,然而,除了代表政府的反对之外,军队的演习之外,人民的声音却难以在行动上看到,看不到百年历史上的游行示威,而唯一能看到的则是在电视上的做秀栏目中,或者一些专家的评论中看到的。人民则保持沉默,没有发出声音来。当然更不用提热血的呼声了!
人民的声音是人民发自内心的声音,一个世纪前出了一大批这种引领发出人民声音的这种人,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等等,我们把这种探索引领人民声音的这种人称之为革命家,人民声音洪流中,有他们的先驱的心声。人民的声音在一个世纪以前是风起云涌。而他们是出国留学,其目的就是富国,期盼一个强大的中国。
一个世纪以前,发出社会潮流涌动的地方就是清华北大,而今天的黄海军演,清华、北大,恐怕和平时的学习环境没有任何的区别了。黄海军演可能只是茶余饭后品味罢了。现今社会,清华北大只是跳板,只是一个出国留学获得比较好的职业的跳板。外国的一个州上竟然有某个学校名优秀学生的定居服务者。不难看出,现在清华北大的学生上学的目的是国家的富强为目的的已经极为罕见了。80后的学生至少有1999年的抗议大使馆被炸的游行示威活动,而90后则是沉默,从这里可以看到,中国学生的趋势是一代不如一代!
青年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将青年象征一个国家,历史上的大家都不会反对的。中国社会的青年在这种国家安全的大事面前沉默,难道已经被和平演化了么!。有时不禁在想,人民的力量在哪里呢?人民的呼声又在哪里呢?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