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利益集团炒高资源价格将严重打击疲软经济

2025-02-24 学习 评论 阅读
中国作为一个人均收入不到欧美1/6的发展中经济体,却把燃油、金属等资源类产品价格炒到比国际市场价高出许多,这决不是经济回暖的福音,在资源垄断利益集团和炒家赚取暴利的同时,却使数以百万计的制造业企业日子更难过。资源类大宗商品价格人为炒高,将打击制造业和服务业,抑制民生消费,不利于经济复苏。   

  与国际市场比较,我们很难想得通:中国的人力成本不到欧美发达经济体的1/5,而中国的企业和居民却不得不承受比欧美高得多的油价、煤价、金属价格和通信费用。难道中国这些资源类产品的成本比欧美经济体还高显然不是,关键在于这些垄断资源的巨头多是国有公司而这些 "中"字头公司多是部级、副部级,协调能力当然非同一般,油价只跟涨不跟跌谁能奈何他们难道他们不能内部挖潜,只有靠高出发达经济体的油价才能活下去难道只要两巨头活得滋润而不需要考虑民生和整体经济发展

  

  眼下在中国期货及现货市场上,铜和煤等大宗商品价格比国际市场高出20%左右,有市场人士在为大宗商品的 "牛市"喝彩,甚至为中国赢得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话语权"叫好。不错,中国很快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在国际商品市场将有更突出定价话语权是必然的,但掌控定价话语权并不是一味推涨。中国是一个资源进口大国,推高资源价格不符合中国作为一个制造大国的战略利益。而且更不能背离实体经济的真实需求去炒高资源价格,特别是在目前制造业不景气的情况下,炒高上游资源价格对制造业更是雪上加霜。以金属铜为例,近期期铜牛气冲天,市场认为是中国需求拉动的。实际上,中国还有1/3的制造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需求远未恢复到去年上半年的水平。但铜生产公司和期货炒家却借题发挥,左手炒高期铜价,右手炒高铜企股票套利,使期铜价格扶摇直上,并高出LME期铜价1000多美元/吨。这使得国际市场上的铜大量涌入中国,巨大的真实库存正在形成:国储40万吨,加上近期铜企、经销商、下游用铜企业、炒家都在囤积。一旦炒作到头,铜价见顶,抑制铜的消费,各路库存争相涌出,铜价又将一泄千里,引发市场又一轮动荡。就像钢材市场一样,今年初有人就炒作"钢材市场回暖",从钢企、经销商到用材企业都去囤货,结果"回暖"只是昙花一现,钢价再度持续下跌9个星期。有人想借中国钢材期货交易市场拉高钢价,开盘首日虽然使钢价大涨百分之六点多,但脱离实体市场需求,人为炒高的价格是撑不住的。中国钢企产能过剩1亿多吨,而房地产开工量从去年下半年起减少了40%以上,近三年也不可能恢复到2007年的需求量。钢材市场的复苏还有漫长的路。各种原材料的炒高又间接转嫁到了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支出中,形成终极消费市场的通货膨胀,使得本来已经捉襟见肘的消费需求更加萎靡。

  

  中国这一轮经济大调整,实质上是房地产和制造业的危机,幸而还未大规模向金融领域扩散,如果在制造业和房地产企业还在苦熬的时候,先把资源价格炒高,这不仅会阻碍经济的复苏,而且很可能因资源价格迅速攀升而引发通胀,打击制造业和民生消费,使经济出现短暂回升曙光后再度陷入衰退泥潭,这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

标签:中国   价格   资源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