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大跌 城门失火
看来,一些人士还是不很理解房价大跌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关联性,或者说是后果。在此也就有必要谈谈“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问题。据史料记载,“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语出北齐·杜弼《檄梁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此,如果火小所殃及的池鱼就少,火大殃及的必多;可不论怎样,离开池水的鱼是无法再活的了。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那么,房价怎样的下跌叫大跌呢?题为《清华教授:我反对房价大跌 如果跌80%我们统统完蛋》的道给出的是80%;可为什么是80%,而不是10%、20%、50%呢?亦或者说,为什么不说我赞成房价下跌到某年的水平将会使得我国的房地产业健康、平稳发展,还会促进我国经济转型、节能减排、降低某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呢?或许这就是学问的诡异所在吧,或也在暗示着宏观调控必会使得房价大跌80%乎?而如果房价真的大跌了80%,金融危机的爆发将在所难免。题为《中房协“上书”:暂缓再出楼市新政》的道所要表达的或也是这个意思吧,进而什么“市场的问题市场解决”了,诸如此类。换句话说就是,宏观调控的结果必将使得房价大跌到80%,进而我们“统统完蛋”。而如果房价真的大跌了80%的话,我们确实会“统统完蛋”,这就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效应吧。
然而,题为《7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涨10.3% 环比持平》的道却又在告知我们,不论是房地产商,还是中房协,或是某些教授、专家之言,其口中的房价下跌,也只不过是房价没有累积上涨、或累积上涨幅度变小了而已。这样就受不了了,可想而知我们“城门”的“薪”是多么的旺盛,这要失了火,池里的“鱼”又焉能跑得掉呢?可换个角度看,此是不是做实了房地产已然绑架了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呢?
题为《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开发商暴利与降价无关》一文道:陈淮,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昨日,近3个小时的演讲中,他思维极度“敏捷”,针对开发商“成本”与“暴利”,陈淮昨日一一揭底。他说,即使房价低于成本,开发商也不会紧张,他们始终有得赚。(2010年8月15日《中国经济网》)而如题为《开发商挣钱挣得都不好意思了》的道也多次出现了吧?这又都在说明着什么呢?
而美国华尔街金融大鳄们之所以敢于把住房次级抵押贷款(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打包成优质债券,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就是吃定了美国政府\美联储不可能看着其“完蛋”吗?现实不也是金融大鳄们赌赢了吗?随后美国金融改革法案的出台不也是源于此吗?可在这个“城门失火”中,全球又有几个国家没有被殃及呢?不仅如此,华尔街众多的金融高管们不还照样拿高薪、分享着高额的花红而不亦乐乎吗?可众多的普通员工却大批的失业了。
其实,宏观调控政策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尽可能的避免、减少“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问题的发生,使得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遗憾的是,由近期众多的数据和相关的道、中房协的上书,以及众多地方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进展的道来看,“赌”政策之风还是普遍存在的,此都将会加重殃及“池鱼”效应还就真说不定;何况,我国的众多房地产商在变身为开发商后,又华丽的转身为发展商了。不要小看了这个名称上的变化,其意味着原来的房地产商离“城门”是越来越远了,大多数的购房者却离“城门”是越来越近了;况且,如题为《江苏千年粮仓遗址让位房产开发 文物局哑口无言》道中的“开发商镇江市城市投资公司其总经理祝瑞洪正是镇江市建设局副局长”这样的政府就是开发商之现实也绝不会是个别现象。已开始实施的监察部、人保部之《违反规定插手干预工程建设领域行为处分规定》,是不是也在说明着一些问题呢?
古语道:人心不足蛇吞象。这或许就是住房空置率引发巨大争论而成为“待售房”的一个原因吧?亦或许是,我国的房地产业在政策的溺爱中、在可以一次性收取70年的税费中亦然脱变成为“福寿膏”产业了吧。全国各地暴力拆迁的不断发生和新近发生的如题为《沈阳“亚洲城”五证全无 一房两卖》、《安徽泗县拆北宋近千年古寺建商品房》的道,是不是很好的佐证呢?
题为《二季度中国GDP超日本跻身全球第二》一文道:“10多年前,按当时汇率计算,中国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三年前,中国超德国成全球第三。相比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日本经济停滞不前也已经20年。座次改变是水到渠成。然而,中国人均GDP为大约3600美元,不到日本美国的十分之一、法国英国的六分之一”。或许,更为关键的是,我国普通人的人均收入又是他人的几分之几?又需要花费多少资金来整治我们被污染的环境?“被”各类地质灾害?题为《中国财富集中度超美国 1%家庭掌握全国41%财富》的文章又在说明着什么呢?即使是日本的经济停滞不前了20年,可其普通人的收入却还是比我们高得多得多。
“记得以前的公房吗,保障性住房多了,百姓就不愁房子了”这是[阵雨也润土]网友在拙文《房价大跌 老百姓确实会跟着“完蛋”》之评论,此评论可谓是一语中的。想想吧,不论是香港特区的公屋,还是新加坡的什么普通人的住房制度,或欧美一些国家的什么保障房制度,等等。说白了不就是我们原来就有的公房制度体系吗?
令人沮丧的是,由题为《北京市政府将调控安置补偿金 合理控制拆迁成本》的道看,我们似乎并不想恢复原有的公房居住制度;不仅如此,题为《官员回应公租房价高:成本租金近五成源自拆迁》的道似乎又把板子打在了拆迁户的身上,这也就难怪有评论称其为是“控制拆迁成本乃本末倒置”了。
美国华尔街银行家们肆意投机、贪婪无度使得住房次级抵押贷款演变为了殃及、危害全球的金融风暴,可受害最大者却并不见得是美国。而我国的房地产业是不是也正在演变为肆意投机、贪婪无度之地呢?何况我们还存在着如“福寿膏”般的“土地财政”。英国殖民者以坚船利炮将“福寿膏”送进中国后,我们成为了“东亚病夫”。然受害最深重、最广泛者不就是千千万万的普通老百姓吗?
所以,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是不宜放松的,且还要以釜底抽薪的方法逐步的来治理地产“福寿膏”病。这是痛苦的,但却是防止房价大跌老百姓跟随“完蛋”的良药。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