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如人人都去租房,那租谁的房?

2025-02-13 学习 评论 阅读

如人人都去租房,那租谁的房?

【2007.08.31 13:39】 来源:和讯网

  和讯编者按:昨天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说,“现在大家一提住房,第一反应就是买不起,而没有人会说租不起。”“中国城市住房私有率的比例恐怕在全世界不是第一,也是第二,反正是靠前”。“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只靠买房来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我国居民住房现在的问题是重买轻租,普通收入的居民应该考虑用租房的方式来解决住房问题。”如何看待这个观点?是否应鼓励普通收入的百姓去租房?和讯网对有关专家进行了访谈。

  嘉宾:

  易宪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李开发 中国管理科学院研究员

  如果人人都去租房,必定导致租金高的人租不起

  和讯网:是否同意齐部长的观点?

  易宪容:他可能还没有想明白一个基本的问题。如果在大家都肯租房的情况下,廉租房政策就不需要继续推行了,这是很简单的问题。制度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因为个人的收入水平条件不同,政府帮助进入房地产市场的条件不一样。既然现在是土地公有制,既然基本居住权都有,所以没有谁多没有谁少的问题,都要保护。现在仅仅说是对低于10%的民众进行保护,那么中间那些人怎么办?中间这些人居住权的责任怎么保障?租房当然没有问题,如果你假定租的房子很少,房价很高,必定导致租金的价格高,这是必然的,这些人租也是租不起的。

  租房子有一个发展模式,就是要把中国市场界定清楚。如何界定低收入人群?哪些人属于低收入?房价为什么高?就是政府没有把保障型住房建立起来。

  李开发:齐部长的观点不能让人接受。我认为租房是一个解决途径,事实上他的前提还是有混淆的。前提的混淆主要是,齐部长讲中国的住房自有率,在全世界不是第一也是第二。那么这个住房自有率首先包括中国的广大农村,其实中国的农村从来没有出现农民的住房问题,因为在农村中国的农民是有住房权的,政府是通过宅基地的方式来保证农民住房的,所以中国农民的住房问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是第一。

  第二,我们现在的统计数字是包括的农民的住房,那么这样的住房自有率,实际上是以偏概全,不太符合实际,现在大家关注的住房,实际上主要是城市老百姓的住房问题越来越严重。城市里面的住房自有率究竟是多少,它没有分开来说,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住房自有率并不等于穷人和中低收入者都有自己的住房,这个住房自有率是城市里面的,实际上它是不能说明问题的。比方说一百户有一百套房子,但是其中有一户拥有一百套房子,另外99户没房子住,这也叫住房自有率百分之百,这能说明任何问题吗?

  除此之外我认为在租房的问题上,虽然人人得能租房,但是住好房和住基本有保障的住房,以及包括租狗窝是不一样的。包括我们今年年初汪光焘部长讲,就是要保障人民的住房权力,通过市场的方法是没有办法解决的,这个住房权力是保证人们拥有体面的住房,这个体面的住房不是窝棚,或者说面积特别小,以及配套措施权没有的住房。

  租房的问题是,我们要租什么样的房子?国外的房地产租房市场是有政府保障的,比如是在美国的纽约,租房的价格是要一个城市有一个协会,政府要专门讨论你租房的价格,每年房租的上涨不能超过3%-4%。

  我们现在租房的价格几乎是每年一涨,而且涨的比例也是不可控的,就是租房人大量的权利是得不到任何保证的。

  房地产的调控政策是失败的

  和讯网:假设鼓励大家去租房的,整个租房的市场价会是水涨船高吗?

  李开发:现在事实上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城市里本来有一批人住房条件特别艰苦,大家都知道房子非常陈旧,人均面积也就是10个平方米,甚至更低,这样的人是需要住房的。

  第二,近十多年,城市里需要成家的人的数量,应该说是暴涨,都是70年代、80年代初人口高峰,现在已经成家了,这样一批人需要住房,这是第二。

  第三,由于现在经济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加快,那么大量外地人口到所在的城市来就业,来工作,这样的人需要住房。

  最后,我们农村里面的农民,进城务工也需要一批住房。四大类人口,应该说是需要新的住房来保障的,对外四大类人口保障措施,我们现在事实上是落实不够,近几年当中房地产调控,也调控房价越涨,事实证明房地产的调控政策是失败的。

  并非是外地人推高房价

  和讯网:就算大家很大一部分人租房,租房也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说现在很多城市的教育,是根据是否有自己房子来划片的。就算租房,迟早去要去买房,不可能租一辈子,那么按北京房价和收入比来说,这种买房的希望很渺茫,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李开发:现在我们政府官员的许多思维线条太粗,实际调查研究工作做的不够。说外地人买房推高了北京房价,其实外地人买房有几种情况,一种是他仅仅是外地户口,但是长期在北京工作,早已融入北京市,实际上就是北京市的人口,这样一批人因为我们户籍关系现在是二元化,这样一批人是不是外地人?我认为不是的,但是现在我们政府还把这些人划为外地人,这缺少针对性。

  第二,我们现在投资性住房,还有大量的闲置房,以及在房地产开发商手中控制的,因为房地产开发商囤房的时候,由于房价暴涨,囤的时候也长,它的房价越高。那么在房地产开发商手中,房地产也在闲置,房地产开发本身就在炒房,只不过他炒房的方式是多样的,组织人炒房,。在美国的房地产市场上,房地产开发商的住房,如果长期不卖也是需要向政府交纳不动产税、物业税。

  廉租住房制度应公开应保尽保的家庭数

  和讯网:建设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底,全国已有512个城市建立了廉租住房制度,但是享受过廉租住房的家庭仅占低保住房困难家庭的6.7%,2007年年底之前却要对城市低保家庭做到应保尽保,这个任务可能完成吗?

  易宪容:为什么要公布这个数字出来?廉租房是都要保护的,这是政府的职责。人权白皮书讲的很清楚,我们中国是生存权,就是衣食住行。住也是一个权利,不需要保障吗?为什么早的时候不保障呢?。

  李开发:这个数字听起来很大,但是整个廉租房的比例,就是按照以后的规定估计也不会超过5%,应保尽保的数量究竟数量有多少?这个数量没有公开,所以我们还得要看究竟解决了多少户,究竟提供了多少保障性住房,廉租住房,究竟这些廉租住房分到哪些住户手中,这个问题没解决的话不能说廉租住房制度已经作出了成效。

  最富有的阶层剥夺中产阶级

  和讯网:这些低收入低保家庭,至少还有一个国家政策来保证,对于那些收入不高不低的人而言,如何保障他们的住房?

  易宪容:不能说谁缺房子,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个人的生存权都要保护,你不能说谁缺不缺房子。接下来低收入人群要保护,高收入的人群也要保护,如果你的房价比较低,大家都可以进入房地产市场,问题是你的制度出来了房价越来越高。

  李开发:现在房地产政策的核心是,最富有的阶层剥夺中产阶级,这个情况很明显。比如一对夫妻在北京两个人每月都有五千元收入,一年就是12万元,12万去除5万块元的生活费,每年存下来就是六七万块元,这六七万元中,是不是百分之百能拿出来购房本身是一个问题。即使这六七万块钱都拿出来,在北京市区现在在四环以内的价格,已经普遍价格已经达到了多少呢?达到15000元到20000元,如果买一个80平米住房的话,那就是要120万块钱,如果每年存到6、7万元的话,首付就需要6年以后,然后还要还15年-20年的房贷,也就是20多年的心血就解决了一个住房问题,如果现在是30岁解决所有住房问题解决了以后,他已经50多岁了。

  和讯网:上海市房地局近日出台《关于加强居住房屋租赁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根据该规定,民房出租,一间房只能出租给一个家庭或一个自然人居住。怎么看这个政策?

  易宪容:这更是一个问题。居民租房是基本自由的行为,愿意租多大都可以,只要不违法,既然不违法政府部门就不应该管,上海这个政策很难执行的。

标签:住房   问题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