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特批”在前方等待?
还有多少“特批”在前方等待?
5月31日,中国建筑发布公告,将公开发行120亿A股。中国建筑成立于2007年12月10日,即使按照6月5日的上会时间算,才仅仅成立6个月还差5天。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一章第九条之规定,一般情况下“发行人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3年以上”,但是“但经国务院批准的除外”。
这是今年以来国务院特批的第三只股票了。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铁建发行24.5亿A股,抽取人民币217亿元;4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金钼股份发行5.38亿股,抽取人民币87亿元。而这次,中国建筑三倍于中国石油的发行量,不知道会从干枯的二级市场上又挤走几百亿。
负责起草《管理办法》的中国证监会,在第九条中加上一个“但经国务院批准的除外”是非常不伦不类的。中国证监会是什么机构?打开证监会网站,清楚地知道:“中国证监会为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授权,统一监督管理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也就是说证监会是国务院的一个组成部分,证监会“管理全国证券期货市场”,就是国务院“管理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犹如张三的嘴吃饭,其实就是张三吃饭。难道张三的嘴吃了一顿,张三本人还能再吃一顿吗?说穿了,在完整的规则面前,给上级开一个特别的口子罢了。这个口子有什么意义呢?只能说明证监会领导善解人意,前程无量罢了!
伴随着今年股市的暴跌,国务院越来越频繁地“批准”起来。那么我们就想和国务院的诸君一起学习一下胡锦涛同志的十七大报告吧。总书记报告的第六段第五点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具体如何做呢?“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显然,我们从“批准”中,没有看到“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有丝毫要分开的迹象,而个别企业的上市与否,对国务院这个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来说,实在是“微观”得不能再“微观”了,但是偏偏要干预干预,看样子,“减少”是一条遥远的道路啊。
国家搞市场经济也搞了三十年了。市场经济就是参与主体之间的平等竞争,国家给这些企业以平等的法律法规环境、平等的投资经营机会,所以,所有的企业都应该是国务院的“儿女”,几乎没有理由给“中国建筑”之类的企业特别的投资机会,要么大家都三年,要么大家都半年。而最高行政机构本来就应该是依法行政的表率、公平正义的象征,搞例外,弄“特批”,恐怕对无上的权威和不容质疑的威严,是有很大的伤害的。
对最高行政机关赋予一些特别的权力,无可厚非。比如宪法规定国家主席有特赦的权力。但是行政机关在行使这些权力的时候,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有利于国家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二是不损害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尊严,三是不能频繁使用。而今年以来的特批,看不到对国家整体和长远利益有什么大好处,倒是让老百姓看到,什么法律法规啊,权力大怎么都行!正如如果国家主席频繁特赦,法院也用不着开了一样,如果国务院这般频繁特批,以后公司的上市申请报告直接送国务院办公厅不就得了?
不但国务院的“特批”,证监会办公厅也有“特批”。
比如去年年底上市的“太平洋”,不符合“三年盈利”白纸黑字的标准、没有经过发审委核准、没有公布非经常性损益审计、没有单独出具纳税情况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上也无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凭借证监会办公厅一份“特批”文件,成功上市!
为什么能获得特批呢?这家由证券市场上臭名昭著的“明天系”控制的公司,和证监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太平洋证券的总经理王超先生,曾任证监会法律部主任,证监会杭州特派办主任、党委书记、证监会稽查一局局长等职;而“明天系”控制的另一家恒泰证券的董事长刘汝军先生,曾任职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至于“明天系”中还有多少证监会人员,无法得知。正是有了这般关系,“明天系”获得特批并不为怪。
而“明天系”在证券市场上明目张胆地做假账,疯狂盗窃掏空上市公司资产,已经是路人皆知的丑行了。 “明天科技”“华资实业”“爱使股份”“西水股份”……凡是明天系的股票全部奄奄一息,投资这些股票的股民无不血无归,为什么?机构投资者都知道明天系一心一意在圈钱偷资产,没有一家愿意肉包子打狗的。而赋有市场监管责任、有市场监管专业技能的证监会,不闻不问,义愤填膺的老百姓准备向国务院控诉证监会,那里知道国务院也“特批”起来,还有什么指望呢?
批了就批了,在中国,谁也奈何不得的。假如有一天,证监会或者国务院能告诉我们谁批的?为什么批?后面还要批多少?那就太好了!
我们一直强调和国际接轨,但是请问全世界有没有一个除中国之外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直接批准一家公司,违背一般规则而上市的?美国有吗?俄罗斯有吗?英国有吗?德国有吗?绝对没有,这个问题对他们的行政机关是荒谬的、不可思议的,无权管、不该管更不能管!但是中国有,这大概就是中国特色吧。假如将这种特色发扬光大,我们相信中国的资本市场将来只有“明天系”,但绝不会有明天!
四川救灾说明了什么?在中国任何人只要为老百姓做一点事,老百姓都感激涕零,即使是本职本分的工作。在当前的股票市场,因为“特批”,大跌是避免不了的了。老百姓只是希望,已经损失了好几万亿的老百姓在大跌之后希望能救一下,不要再说“让市场自己决定”的话吧!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