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五四运动
赵春起:我看“五四运动”
2009-5-1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反抗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帝国主义条款的反帝、爱国运动;也是中国人民意气风发反抗封建传统势力的一次革命运动。这次运动是以 1919年5月4日前 后的全国运动为界限的。
有人把新文化运动当成“五四运动”,并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抛弃,将“五四运动”转变为胡适等资产阶级精英的全盘西化。这是别有用心的对中国现代史的歪曲。
共道战略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蔡历在《重估五四的价值》一文中说:当五四时期所强调向西方学习的态度已经演变为现在的盲目权威神圣化西方的一切的新的传统时,当貌似美好的西方思想总被为五四的前辈所否定的中国传统假之而继续延续的时候,当整个中国已经表现出邯郸学步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说五四时期弃自己的5000年传统于不顾的态度是错误的。这样说并非是说要企图复古而维持一种虚荣的虚伪的民族自信,而是因为弃自己的5000年传统于不顾的态度将使我们产生一种浮躁心理,在这种浮躁心理下,我们无法准确辨认自己5000年传统的糟粕之处究竟在那里,优秀之处又在哪里,同样我们也无法准确辨认西方的优秀之处究竟在哪里,其糟粕之处又在哪里,于是,我们便无法找到移植西方的优秀的传统,屏蔽西方糟粕传统,继承自己的优秀传统,洗刷自己的糟粕传统的切实可行的思路。
我们应该静下心来补习五四拉下的功课了,或者说站在五四前辈们的肩膀上继续前行,而好好研究一下自己的传统了。在整个人类社会演进历程的框架之下,找到能够保障我们和后世的个人幸福的制度设计的基础(制度核)。相信这个制度核不仅属于中国,也必将属于世界。
对于这种掩盖,我们要问的是:你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的伟大成就和新革命传统置于何地?
九十年前,中国的知识青年如群惊醒的东方雄狮,在被封建军阀、帝国主义列强蹂躏得千疮百孔、奄奄一息的中华帝国上演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这是中国焕发青春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新中国的开始。
列宁在八十年前指出:“无产阶级专政是不可避免的,是绝对必需的。专政固然非有暴力不可,但它不只是暴力,而且是比先前的组织更高级的劳动组织”。“无产阶级专政不只是对剥削者使用的暴力,甚至主要的不是暴力。这种革命暴力的经济基础,它富有生命力和必获胜利的保证,在于无产阶级代表着并实现着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劳动组织。实质就在这里。共产主义力量的泉源和必获全胜的保证就在这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指路明灯。
因为弃自己的5000年传统于不顾的态度将使我们产生一种浮躁心理,在这种浮躁心理下,我们无法准确辨认自己5000年传统的糟粕之处究竟在那里,优秀之处又在哪里,同样我们也无法准确辨认西方的优秀之处究竟在哪里,其糟粕之处又在哪里,于是,我们便无法找到移植西方的优秀的传统,屏蔽西方糟粕传统,继承自己的优秀传统,洗刷自己的糟粕传统的切实可行的思路。
请问,发展需要的是“克己复礼”,还是“无产阶级专政”。继承传统哪些精华才不愧对“五四运动”青年的鲜血?是你糊涂还是装糊涂?
毛泽东的主张是什么,请看文革“十六条”,“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毛泽东主张劳动人民主体论,还政于工农兵学商,人民参加管理,“管理即社教”。不赞成高薪,不赞成精英政治,反对用洋人、死人、专家、教授压活人,压工农商学兵。政治民主化,平民化,“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最聪明者是工人、农民、有实践经验的战士”。这才是新政。
关心国家大事是“五四运动”的灵魂。唤醒劳动大众,就是五四青年节的价值所在。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