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城区内个体营利诊所对公立基层医院的影响和侵蚀

2025-02-23 学习 评论 阅读

城区内个体营利诊所对公立基层医院的影响和侵蚀

这些年许多城市成立了各种各类的诊所,这些诊所的成立某种程度缓解了百姓就医难的矛盾,但是应该看到其中部分诊所对公立基层医院的影响和侵蚀。

1、公立医院的医生在业余时间到诊所工作,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在基层医院的收入实在太低,一般基层一级医院或镇属卫生院的收入不超过1000元,七扣八扣拿到手里只有600-800元,和一些经济效益非常好的企事业单位相比,这个工资水平使这些基层医务人员的生活水平回到了五十年代,所以只有利用业余时间到个体营利诊所打工谋生,基层医院的医生队伍不稳定。

2、公立医院的医生借用或以自己的名义开办个体营利性诊所,俗话说“身在曹营心在汉”,他们可以利用工作之便将到医院看病患者介绍到自己开办的诊所以价格低廉诱使其就医,大量分流了在公立医院就医的病人,本来应该由国家收取的医疗费,变成了个体营利诊所的收入。

3、个体诊所的业主或打工的人员利用公立医院管理上的疏漏,用金钱诱使公立医院的辅助检查科室的工作人员与其共同侵蚀国家的利益,其手段是在个体诊所交钱,开辅助检查申请单,到公立医院找到具体的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取得报告后在回到诊所治疗,用国家投入设备和资金服务个体诊所的病人,然后个体诊所的业主再酬谢公立医院的辅助检查科室的工作人员。

4、个体诊所大量低价收购公费或医疗保险人员在医院开出的药品,用相当于药品采购价格的2-4折购入药品,再以比公立医院药品销售价格低2-3折的价格出售给到其诊所就医的人员。造成个体诊所确实比公立医院价格低廉的影响。损失的是国家的医疗资金,填饱的是个体医生的腰包。

5、可以设想基层医院的困境,现在基层医院的收入水平低,大学毕业生不爱来、来了留不住。在基层医院周围的个体诊所,大多是医院退休医生开办的,他们在当地行医几十年,享有一定的声望,往往因为退休医生开诊所分流走一部分病人,一部分病人在市场竞争机制中到大医院就医,本来可以在基层解决的也要去找专家。

6、个体诊所的逐利行为带来的医疗安全问题,任何一家个体营利性诊所都不会仅仅在名称所在的诊疗范围内开展医疗工作,存在百分之百超范围医疗的现象。因此而引起严重的医疗安全问题,卫生监督部门又疏于管理,尤其是是外科诊所。根据有关诊所面积以及无菌要求的规定,符合者寥寥无几。这些现象应该引起卫生管理监督部门的重视。

  

可以计算一下:当医院和诊所的比例为1:10,(实际要远远大于这个比例,还没有包括黑诊所)每天一个诊所从医院带走10个病人,每个病人的平均费用是40元,一个诊所一天的医疗收入是四百元,10个诊所就是四千元,一个月12万元,一年144万元,这笔费用对于一个60-100张床的医院是一笔巨大的收入。这个经济帐恐怕任何一个医疗管理部门稍有头脑的人都会计算吧。

  

也就是说,本来应该国家收入的钱,可以进一步用在医院,体现国家对老百姓的关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用来让百姓享受改革开放的好处和成果,变成个体诊所的收入,进到了一部分人的腰包,而这部分人有的享受着国家的退休福利待遇,有的在职人员用国家的投入和资金为私人服务。

  

公立医院是国家主办的,医务人员拿国家工资时,医院是人民的医院,医生是人民的医生,可是当政府将医院推向市场、减少对医院的补偿时,医院势必为了自己的生存,就要向病人收费,医院追逐利润、医疗事业企业化,才造成今天这种局面。基层医院运营困难是人所共知的,可是这些个体营利性诊所的开办带来的冲击对基层医院无疑是雪上加霜,釜底抽薪。

而这种现象的制造者不是别人,是政府的卫生主管部门。基层医院陷入困境固然有国家投入不足和其运营管理上的问题,但是在个体营利性诊所政策的制定、审批和开办上的随意和粗放,现在的卫生管理部门难辞其咎。

标签:医院   诊所   个体   基层   国家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