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家乐福因“抵制”销量大减开始勒索本土供应商

2025-02-24 学习 评论 阅读
  

  家乐福因“抵制”销量大减 开始勒索本土供应商



:中国经营 :徐春梅、厉林 2008-4-28




  4月24日上午十点,北京的一家食品供应商接到了家乐福发来要求退货的传真,告知4月25日,他们必须去家乐福办理70箱货品的退货手续,否则就以作废论处。“这70箱货是我们平时在家乐福10天的销量。”该供应商说。

  

  “如果抵制继续,我们未来的损失肯定更大。”该供应商有些无奈。他说,一些食品供应商也陆续收到了来自家乐福的退货单。据记者了解,在家乐福中国100多家商场里,95%的商品是由中国上千家本地供应商供货的,而按照家乐福的无条件退货合同,退货损失最终都将由供应商承担。

  

  显然,逐渐升级的抵制已经让家乐福和供应商一起受伤。

  

  中国供应商成实际箭靶

  

  4月25日上午十点半左右,本记者来到位于北京白石桥的家乐福店,发现客流有明显的减少,大部分收款台也处于关闭状态。而家乐福的员工在这一天刚刚换装,统一头戴支持奥运帽,身着李宁服饰,胸前挂着醒目的国旗。

  

  “北京、上海、广州、苏州等地的抗议算是比较克制,合肥、徐州、昆明、长沙、武汉、青岛等地商场门前的抗议很激烈。”一位家乐福不愿透露姓名的店长告诉记者。家乐福武汉、合肥商场都曾迫于形势关门停止营业。

  

  这使家乐福商场的销售大幅下滑。“目前整个订单还没有减少太多,可能是反应还没有这么快,但是后期的退货是否会大量增加值得关注。”上海成协配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文华不无担心,家乐福上海供应商70%~80%的货是由其配送的,在他看来,很多货品要等两个月才能看出退货影响。

  

  杨分析,这个事件对家乐福短期来说不过是销售额的损失,进而减少部分利润,但真正受害的是中国上千家供应商。如家乐福一般都是按照三个月的账期来操作,如果过了两个月商品还没有卖完的话,就要被家乐福退货。“现在家乐福的退货率在8%左右,如果一两个月后退货率达到20%以上,那么对供应商的伤害很大,尤其是食品方面的。”

  

  据悉,家乐福对供应商采取的是无条件退货政策,当家乐福发现商品超过新鲜期限,可能影响到销售时,它就会向供应商退货。

  

  “最近几天,因为家乐福受到抵制,我们的商品整体销量下滑了近20%,我们正在陆续接到通知,从家乐福的各个门店退货。”不过,一家生产食品的供应商告诉记者,虽然销量下降,也有陆续的退货,但是家乐福并没有停止向他们下订单。

  

  而一位生鲜类产品供应商也向记者证实,在家乐福客流减少的情况下,生鲜类商品可能是受影响最大的品类。“我们产品的销售量最少会整体降低30%,而这些销售不出去的退货也要全部由供应商承担”。

  

  “基于舆论的压力,家乐福原本计划的‘五一’大型活动取消了,这对供应商的销量也有影响。”上述店长反映,当商场出现抵制后,家乐福为了配合各地政府的工作,已经把店内外各种例行的促销海、DM都撤掉了。

  

  另一方面,供应商们还担心他们的商品在家乐福商场是否安全。

  

  重审零供关系

  

  对于家乐福来说,在危机关头重新审视一直以来紧张的零供关系也许是当务之急。

  

  “目前,家乐福正在与多数供应商谈判增加促销的力度。但大多数供应商对家乐福的促销活动都不太感冒。”北京供货商专业委员会代表姚文华告诉记者,商家最看重的当然还是自己的实际利益是否受到影响。

  

  家乐福华南区一家水果供应商也表示,目前供应商非常关注抵制家乐福的事件,也一直在讨论可能对自己的影响。“我们认为,供应商并不是非家乐福不可,零售行业没有垄断性。现在与1995年家乐福进入中国时的情况不一样,国内大大小小的超市都起来了,所以供应商不担心在家乐福的生意变差。”该水果供应商说。

  

  “家乐福在供应商中的口碑比较差,家乐福对供应商的态度、结款以及收取各种费用等等做法,已经让供应商伤透了心。”他补充道。

  

  家乐福究竟怎么伤了供应商的心?

  

  北京家乐福的一家食品企业经销商告诉记者,家乐福收取的综合费用是国内所有超市中最高的。一些国内超市收取供应商的综合费用在7%~10%之间,而家乐福则收到了20%~45%。“在家乐福向我收取的45%的综合费用中,30%由厂商交纳,我只需要交15%左右。这些费用包含了海费、堆头费、节庆费等六七项内容。因为家乐福平时的销售量比较大,所以即使收取较高的费用,我们还是保持与家乐福的合作,赚取微薄的利润。”该经销商说,这也意味着家乐福对经销商和厂商利润的大幅度挤压。

  

  不过,对于供应商提到的高收费问题,一位家乐福店长则回应,“这不可能,没有那么高。”他告诉记者,在家乐福不同的商品品类费用差别特别大,就食品方面,干食品、包装食品以及宠物食品等收取的综合费用都不一样,但是都没有达到那位供应商说的程度。具体和每个进场供应商谈的费用都不同,属于商业机密,他不方便透露。在该店长看来,实际上目前各家超市收取的费用都差不多,如大润发、欧尚、TESCO以及易初莲花等,家乐福并不是收费最高的。

  

  “超市不可能免费搭台让供应商唱戏,对于供应商来说,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只有认可家乐福条款的供应商才会进来。”该家乐福店长说。

  

  而据记者了解,山东一家食品供应商最近就拒绝了与家乐福的合作。在今年2月底,他们与家乐福签订了供货合同,但是在合同之外,家乐福的采购要求他们每月做一次促销,一次给8000元,同时将现有的产品价格降低25%。“这谁能受得了,我们没法做,关键是这些都不在合同里面。”该供应商负责这项业务的人士表示。

  

  对此,长期研究零供关系的上海辅迅咨询公司总经理王涛认为,目前家乐福与供应商的关系比较微妙。由于目前我国商业网点密集,可替代性强,所以家乐福滞销对供应商影响不是很大。而对于家乐福来说,短期的销售损失并不重要,而如果由于这次抵制导致消费者今后再也不去或者未来减少去家乐福购物,那么这个影响将是长期的,家乐福可能会因此一蹶不振。因为一旦家乐福市场份额减少,供应商就会不再重视它,不支持促销以及不给扣点费用。

  

  业内人士分析,无论此次抵制事件如何收场,家乐福都需要重视日渐紧张的零供关系。


  

  
附:家乐福已经被日本,韩国赶走了, 为什么我们还要留它...

  

  在国内零售业未完全开放的背景下,家乐福采取了诸如“违规”、“绕道”、“假合资”、“借道地方go-vern-ment绕开牌照审批”、“违反开放时间表”等非常规手段。利用中国人对法国的友好,他们飞速扩张。
    
    除了一些欧洲子公司外,家乐福中国是直属全球集团管理的唯一海外子公司。家乐福已经在法国本地市场和海外市场全面溃败,家乐福中国却飞速发展,中国区对于家乐福非常重要。可是他们的国家法国却用家乐福在我们身上赚到的钱对中国无理和冒犯,对全中国人无理和冒犯。可是他要知道现在已不是1908...现在是2008..
    家乐福是时候回法国了.... 
    
    家乐福在全球的情况:
    
    2007年, 家乐福,卖出掌握的大卖场企业Distributies AG的50%的股份,退出瑞士市场。
    
    2006年,进军韩国十年后,家乐福退出韩国,韩国衣恋(Eland)集团花15亿欧元(约合20.7亿美元)买下当地32家法国零售业巨头家乐福的分店,并由此开始了集团重组。而此前家乐福韩国公司因从事不公平交易被该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处以约146万美元的罚款。
    
    2005年家乐福退出日本:
    家乐福在海外市场上的挫败,其中又尤以日本市场最为惨烈。2001年家乐福登陆日本的时候,曾雄心勃勃的宣称要成为该国零售业的老大,并投资10亿美元建立了8家超市,但是在杜兰最近宣布退出日本市场后,家乐福不得不将旗下超市售出,亏损达到了3亿欧元。向日本竞争对手永旺售出其在当地的8家店铺,
    
    2005年家乐福退出墨西哥:
    家乐福出售在墨西哥的29家大型综合超市以及2005年的两个综合超市项目给当地食品零售商Chedraui(在墨西哥的南部有64家大型综合超市)
    向墨西哥竞争对手Chedraui售出其在当地的31家店铺(包括今年即将完工开张的两家)。
    
    2005年家乐福退出捷克,
    家乐福将其在捷克的11家超市和在斯洛伐克的4家商场转让给TESCO。
    
    2004年,家乐福则先后出售了在西班牙、阿根延和巴西的57家超市
    
    2004年,家乐福出售了在葡萄牙零售商Modelo Continente 22%的股份
    
    1999年,家乐福在香港苦苦经营了3年之后,宣布退出香港市场。
    经过两年多持久消耗战,香港家乐福已没有能力与香港本地军团抗争了。开业4年亏损3亿多港元而实际市场占有率不足10%,与最初既定目标相去甚远。调研之後,家乐福被迫宣布:香港4家分店於2000年9月18日全线停业。这一动态博弈历时4年,最後的均衡解就是:家乐福退出(亏损3亿港元),
    
    1993年,家乐福不得不关闭了它在美国仅有的两家大卖场,完全退出美国零售业市场的竞争。继而,家乐福将战略核心转向崛起的亚洲市场。

  

  附文:

  

  高梁:外资占领零售业高端,威胁我经济安全

标签:家乐福   供应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