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温总理,您的报告我没看——闻房价赶上美国而写
对不起,温总理,您的报告我没看——闻房价赶上美国而写
早已声明,对工农比例提高得令人吃惊的两会,总有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恐惧,因此并不很感兴趣。但一打开电视、报纸、网站,无法躲闪地成为被动的受众,所以最后还是听到、看到一些或好或坏的来自两会的消息。
先说好的,就是继“过去时代没有腐败”的时代的,最让时贤笑话、奚落、诟病、死揪住不放的大放卫星、赶英超美都成空之后,听到一句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宣布中国GDP跃升世界排名第四的喜讯,这回据说是超德了。
作为芸芸众生的一员,相信政府是守自己本份,因此正顾着高兴,忽然又听到有人说,“我们房价赶上美国了”,而房地产又是计入GDP的,所以对飞跃的GDP不免又生出一番望楼兴叹,就是觉得虽然高,却不可攀,更害怕垮下来砸着人。
说这话的人端地了得,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社会科学界政协委员,放在旧朝,说起来好像还当过一回帝师,想来所言不虚,所虑属实。
且听此人慢慢详细道来:“这两年房价涨得已经丧失理性”,算了笔账,北京四环内外,新楼盘没有1.6万元以下的,二手房也得1.3万元左右,买一套80平米的房,最少要一百多万。按照“阳光工资”计算,一个科级干部也要用25年工资来还。美国去年年底房价均价是21.9万美元一套(合人民币140余万元),美国人均生产总值是4万美元,我们国家不到3千美元,而我们的房价跟美国差不多了。
此人所言,想必正是温总理朝思暮想、天天惦记的,套用一句老话,大概是正中下怀,因为温总理曾说,他每天一起床,想的就是物价、住房、上学、医疗这几件事(据中广网北京2007年12月30日消息)。
此人接着上升到理性层面开出药方:土地是稀缺资源,房地产永远是卖方市场,房地产业只赚不赔。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只能解决少数困难户,不能解决大多数人的住房问题。应借鉴西方国家好的经验,住房制度要完善,改革应深化。这段高明理论想必温总理更愿意听,而且符合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要求。只是在次贷危机爆发以来,连西方国家的翘首美利坚合众国的房地产市场都陷入困境,没见着什么永远是卖方市场的影了,此人还在说要借鉴西方国家好的经验,是不是只顾着胸怀祖国,忘记放眼世界了?
最后要说,对不起,温总理,您的报告我没看。因此,此人说的是不是与报告不符,本生概不负责。
为什么没看呢?因为肉价还要13元一斤,按每月分上中下三旬吃三次的“经济计划”,今天正好上旬已过、中旬未至,所以没吃肉,所以体力稍欠。这,也许正是计划经济遗留的弊端。
等买了房,吃饱肉,一定补看完您的报告。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