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安石变法中的四种人看改革
其实,任何时代的人不管有多少,都可以分为四大类,以王安石变法来做个例子,当时宋朝的官员就可以分为四种:支持变法的“新党”、反对变法的就当“旧党”、变法派当政反变法守旧派当政反守旧的“寒暑派”、谁当政就跟着谁走的“随波逐流”派。新党、旧党由于坚持自己的政治理念而反对对方,发展到最后不管对方的措施是否得当,只要是对方提出的就反对,这样的做法当然很不妥当,因为他们并不是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居乐业而去斗争,把政治变成了斗气;“随波逐流”派代表了天下的大多数人,属于没有主见的人,有和没有没什么分别,不说“尸位素餐”也差不多;而以苏轼为代表的“寒暑派”在我看来是最正确的,变法派当政的时候,他们看到了新法之中的坏的部分,他们就反对这些坏的东西,但不排斥好的东西。当守旧派上台以后,尽废新法,苏轼又认为新法之中还有许多对国计民生有好处的东西,只要把那些扰民的东西去掉就可以了,好的应该继续保留,这些守旧派在苏轼看来与新派虽然政治理念截然不同,但实际上是“一丘之貉”。
那么一个国家需要的是什么样子的人呢?我认为最需要的就是苏轼这样的人,他们只做对国家和人民有好处的事,王安石把苏轼提拔起来,苏轼最后反对他的变法,王安石倒台后,司马光又把被贬斥的苏轼提拔起来,但苏轼最后还是反对他。表面看起来,苏轼没有什么政治立场,谁在上面他都反对,因此最终一生落魄,但实际上他心里有一根准绳,那就是“为国为民”。而其他人没有这跟绳子,新旧两党之所以在苏轼看来是一丘之貉,就是因为他们他们做事不管是否有利于国计民生,只要对方赞成的就反对,只要对方反对的就赞成,完全是一类人。而“随波逐流”派,由于没有自己的思想,纯粹是行尸走肉,那也就不必说了。
之所以要说这四种人,是因为这四种人改革中也广泛存在:第一类人眼里面,改革就是错误的,只有阶级斗争、文革是正确的,即使改革了这么多年还是坚持自己的理念;第二类人眼里面,改革以前的一切都是错误的,需要打倒的,即使是改革前的“样板戏”、“简体字”都应该打倒,过去完全是公有制,现在就要改成完全的私有制;过去国家医疗、教育、住房等全管,现在国家就要什么都不管;第三类人,文革时期说文革管得太死,把阶级斗争放在中心不正确,到改革了以后,又说国家什么都不管,把经济建设放在一切的中心位置也不正确;第四类人,文革的时候就说文革好,说什么“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为文革唱赞歌,改革以后同样是这些人,又说什么文革的时候“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改革是“难得的历史机遇期”等等。
大家可以对照着自己排排座位,看自己是哪种人。一句话,像苏轼一样文革的时候反对文革中不正确的东西、改革的时候反对改革中不正确的东西这样的行为是完全正确的行为,而那些文革的时候说文革好、改革的时候说改革好的行为则完全是小人行径。曾经给毛主席唱过赞歌的人,反口把毛主席贬的一文不值,这样的人应该警惕,比如辛子陵等。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