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明:制度落实何需禁令的反复重申
为了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意识,今日,成都市纪委下发通知明令“六禁止”,要求各级党委(党组)、党员干部廉洁过“中秋”“国庆”、坚决反对“四风”,同时还发送廉政短信9万余条,对党员干部全覆盖。(四川在线9月2日)
又闻四川省纪委省监察厅近日出台《关于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等事宜的暂行规定》,要求领导干部带头执行中央和省委关于廉洁从政和厉行节约的相关规定,带头廉洁自律,自觉抵制大操大办婚丧喜庆等事宜的不良风气,为全社会形成节俭之风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四川日报网9月2日)
从文中不难看出纪检部门的良苦用心,在每个节假日来临之前,到处也都能看到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发布的各类通知,对在节假日期间的“四风”禁令进行再次重申。自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后的一年多来,为了加强对腐败和“四风”的惩治,中央下足了决心,“老虎”“苍蝇”拍了不少,但“四风”现象却吹而不灭,其原因到底为何呢?
一纸禁令如一时的清风,吹过就忘了,次年就更不记得了,还需有关部门的再次提醒,这就让有些人会以此为借口,利用可乘之机,营己之私利,或使有的人继续以侥幸的心理,顶“风”作案,禁“风”不止,也为反“四风”增大了难度和成本。如果把此类的通知、办法和规定、意见制订成统一的制度,进行广而告之,违犯到哪条就有相应的措施进行惩罚,这样收到的效果岂不更好一些呢。
当然,制度犹如门锁,虽有隔阻,却也不能尽如人意。曾经听人说道,门锁是锁君子不锁小人,而制度是为遵守制度的人所订立。但有此一物却比没有要强得多,至少能够让大家明白界限在那里而起到防护的作用,纪检监察部门也只需履行职责查其结果就行了,不用再为某些人的预防措施而劳其筋骨。
其实在现代通讯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反腐倡廉的大环境下,“四风”现象已经没有太多的藏身之地了,广大的民众已经自发地成为了制度的义务监督者,只要对这些义务监督人员稍加进行鼓励,加之纪检监察部门的严厉惩处,“四风”就会渐渐地消失于无形了。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