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君子不同而和,何须恶语相向

2025-02-23 学习 评论 阅读

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白面黄口,年纪甚轻。不谙世事常理,不晓确史详文,斗胆堆砌文章于前辈面前卖弄,望各尊长不吝赐教。

关于袁腾飞事件,我之所以想出来做评价一二,首先是因为作为一个还能回想起高中历史课的大学生,我很欣赏他授课的激情和旁征博引的专业素质。调侃历史事件,风趣幽默,在史料引用方面又不失态度严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授课方式,经过很多老师的推广,已经成为当今最受学生欢迎的授课方式,尤其在文科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土壤。看过他的视频之后,我对这位老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既关心也关注。

其二,作为一个年纪只有22岁,却有10年网龄的青年来说。我无论在同龄人中,还是在大众中,都算是个老网民了。10年来,网络上许许多多的风潮我都有经历过。虽然大多数状态下我都抱着独善其身的态度,并不参与其中,但作为一个看客,我觉得我也有发言权。

其三,虽然未做过科学的统计,但是我斗胆凭经验和主观认知揣测此次事件的推动者主要是大学生,而“挺袁”人士主要也都是大学生。所以我觉得站在这一点上我也有足够的资格来说点什么。

下面进入正文。

袁腾飞在学生群体中出名并不是今年的事,只是今年的他特别出名。说真的,在我们班上对他的关注度超过世博。而出名的视频也不是今年拍摄的,只是今年才被挂出来,并在大学生中广泛分享的。

袁氏的视频能如此迅速的传播,首先说明了一点问题,他步入了人们心中一直关注但是从未试图站出来品头论足的领域。因为为了天下先,所以他得到了野蛮的生长。袁氏的视频能引起如此众多人的讨论,人们甚至分为论战的两派,言辞相向,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他所说的话在一部分人心中是深入人心的。

很有意思的是,这两派的平均年龄差距似乎不小。而更有意思的是,两派的吵的唇枪舌剑,当事人却不发表任何评论,当然袁曾在多种场合多次表示他不喜欢辩论(出事之前已有)。

在这场有增无减的大辩论中,我作为一个趋于中间势力的小人物分别造访了双方的主战场,也就是各种贴吧、论坛。发现了一种比较有意思的现象,也就是反驳格调并不高尚。基本都在以骂人为主。在驳袁的文章中,有些试着逐点驳斥袁氏思想,可是说实话,我虽不是历史专业人士,但也能看出许多驳论在史料引用上的缺陷和逻辑上的矛盾。有的更是长篇大论却内容空空,看起来倒像是泄私愤,毫无浏览价值可言。我今天刚刚注册的号码,在注册的时候,我浏览了一下用户责任栏。在第(6)项“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的第7款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但是打开袁腾飞评析栏目后,我清楚的看见了诸如“走狗”、“汉奸”之类的侮辱性词语。这是否触犯了用户责任的条款我就不得而知,而如果各位说骂袁氏不能算骂“人”的话,我就更无言以对了。我觉得这是个很不好现象。袁氏列例陈数,旁证博引,虽然我不苟同他对元首进行人身攻击的言辞,但至少他的立论有理有例,不空洞,不矛盾,就算是谬论也谈不上是悖论。但是我们如此众多的左派精英怎无一人能挑起讨袁大旗,亮出十八般武艺,摆开十万铁甲阵,与他袁氏展开一场在学术上的大论战。反倒是花大量的时间来骂街,我是个工科学生,虽然不是学生物的,但是我从小的自然知识和客观认识告诉我,他客观上是一个人,您无论怎么骂他,在哲学层面和生物学层面上他都不会变成一条狗。但作为学校辩论赛的冠军成员之一,我用我十数次的作战经历和三年的对下届同学辅导的经验说,您如果抓住了他逻辑上的毛病,或者史料上的毛病,来一通周密扎实的进攻,比打他的脸还来的起效。作为看客看的也酣畅,这就是辩论区别与骂街的妙处所在。

作为一个普通的小网民,我不左也不右。但是在这场论战中,我真切的希望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左派网站上能出几篇有理有力有节,让人拍案叫绝的好文章。莫做泼妇骂,不伤人、只污己。袁派虽然我只细看了他的视频几遍,而讨袁派我已经浏览了三个论坛,看了十数篇文章。但是从一个辩手的认识角度,我觉得袁氏在到此处于完胜状态。希望讨袁人士加油,大家还有时间。

小儿稚言,欢迎拍砖。但骂人者莫怪我目无尊长。和谐社会,共同建设嘛。

最后写首打油诗,作为结尾。

声声咒骂非利刃,
朗朗正言胜万军。
华夏红兵千千万,
更无一人堪讨袁?
道异文辩真君子,
泄愤吐污是小人。
何人能还历史貌,
急煞水晶棺中魂!

标签:一个   作为   但是   虽然   视频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