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全民分红的公有制经济是保持经济持久发展的良方

2025-02-23 学习 评论 阅读

全民分红的公有制经济是保持经济持久发展的良方

    

大家都知道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本原因是购买能力严重不足。那么社会购买能力严重不足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无非是社会贫富严重分化!

从经济运行的内在本质上来说,一个企业通过经营,盈利后的利润只有通过向社会进行再分配,才能在社会中形成购买能力,促进百姓消费, 消费者通过购买企业的产品,又可以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企业的发展及盈利增加又可以向社会提供更多分红。这样的经济过程构成的整个社会经济环境才是一个健康的经济生态环境,社会中的供需关系才会平衡。如果盈利后的利润被极少数资本家所有,那么社会购买力就会渐枯竭,最终量变到质变,爆发经济危机。

所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去几十年里普遍采取市场经济之外的各种措施对财富进行再分配,促进社会消费,避免社会财富的沉淀,以达到经济持久健康发展的目的。社会福利制度、捐赠鼓励措施、个人收入调节税、遗产税、财产税等都是为此,形成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个人,强制与公益等多渠道多层次分配方式。我们在赞叹美国富豪们慷慨大方之余,是否会想到在仁慈之外的经济利益因素呢?人们虽然把自己的财产捐掉了,但他们自己及子子孙孙却可以享受整个社会所有捐赠者的财产,富豪子女们也会保持适度压力去工作,整个社会也因此而保持了不断更新的活力。不至于象中国人那样跳不出富不过三代的怪圈。所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近几十年内经济波动的幅度并不很大。

社会贫富严重分化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是私有制度!

西方国家毕竟是私有制为主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调节措施虽然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贫富分化的速度,但国家无法控制贫富分化的程度,因此自身只能延缓病情的发作,而不能根治,这次金融危机就是实质上仍然是传统的经济危机的新的爆发方式。在过去几十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贫富分化已经到了极点!一般百姓负债累累,大银行家们富可敌国。这是它们私有化的制度自身无法解决的。它们通过信用卡消费、贷款等方式把购买力不足的问题推迟到了将来,并且通过金融产品把透支的消费金融化,经过包装输出到世界,所以这次金融危机就是金融化了的经济危机。以美国为例,要想重塑社会购买力,要么依赖税收在劳动报酬之外发福利,要么将主要企业国有化,将盈利无偿分配给全民。而目前情况看,依赖税收发福利除非向富人开刀,无疑又是与虎谋皮。

而只有公有制经济全民分红才是根除严重贫富分化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公有制将使贫富差距永远处于国家可控范围之内,而全民分红机制又象一个巨大的产生社会发展的能量来源的再生器。社会需求永远与企业盈利相关联,企业有巨额盈利,社会就会有巨额需求。因此永远也不会发生所谓的“生产过剩”现象。与资本主义国家之相比,我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是多么幸运,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给我们的国家留下一笔无比宝贵的财富:公有制!我们这一代应该感到无比庆幸,而不应该像某一部分经济学家那样对公有制深痛恶绝!

公有制经济并不是要完全消除贫富差别、平均主义吃大锅饭,更不是取缔市场经济,实行计划经济。我们应该利用市场调节的效率,来实现企业的最大盈利,然后把这些盈利通过全民分红机制公平地分配给全社会,从而产生新的社会需求。如果公有制经济不实现全民分红非但不能发挥优越性,反而人为限制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出现种种问题。因此这也是某些经济学者们攻击公有制经济的借口所在。

公有制企业的盈利一直留存在企业内部,未能分红进入社会形成购买力,一方面造成社会内需不足,另一方面企业资金充裕,投资旺盛,导致局部经济过热,产生通货膨胀与内需不足重叠的现象。这是一种扭曲的经济发展过程,经济越发展,企业盈利越多,这个问题越突出。这种现象在过去经济发展历程中是可以得到印证的。这种问题得不到解决,整个国民经济就不会健康地发展。诸多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就会打折。因此只有全民分红的公有制经济才是根治经济危机的良方.

这也就是本人不断鼓吹国有企业应该实现全民分红的最主要原因。为此本人在“”网站发表了《国有企业利润全民分红具有重要的现实与战略意义》一文,受到央视”新闻1+1”的关注(见今年4月15日新华网)。全民分红不在乎多少,只要分红制度已建立,就是中国社会跨时代的一步!

  

标签:经济   社会   分红   企业   公有制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