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的“杨教授”很不走运
拉脱维亚的“杨教授”很不走运
在上海杨教授的“空穴来风”事件闹到兴头之时,拉脱维亚的“杨教授”就非常地不走运了。这位身在被向往的“自由世界”里的名叫“德米特里斯·斯米尔诺夫”的经济学“自由”洋教师,由于“发表关于本国经济前景的悲观言论”而被本国警方“自由”逮捕,释放后又被限制“自由”地“禁止出国”,比起中国的杨教授来,显然是个倒霉蛋儿。
按照中国杨教授的自由意识,拉脱维亚的“杨教授”德米特里斯·斯米尔诺夫的极端不幸遭遇,十分地令人惹人生怜。拉脱维亚的“杨教授”,情节不如中国杨教授的政治敏感和扑朔迷离,他根本没有针对政府的“反革命”嫌疑,也没见他的学生因此流泪与责问,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只不过说了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建议大家“别把钱存在银行里,别持有拉特”。这种情节在中国杨教授们看起来,简直就是再正常不过的街谈巷议。
就是这种在中国杨教授们看来相当“无辜”的“因言获罪”,结果居然是没被领导找他谈话,却被本国警察逮捕了,并且释放后仍然限制人身自由,“并继续以散布不真实信息为由对他加以调查”。就是这种情节明了的“自由”言论,如果以“散布不真实信息”或者“散布谣言”论,事实上中国也有类似法律条款,但在中国的杨教授们看来,比起国家法律的严肃性,个人自由却要重要得多,而拉脱维亚警方的“文革”行为,实在有点儿匪夷所思。
更有甚者,当地一名音乐家在一次音乐会上拿本国银行可信度开玩笑,受到安全警察调查;而拉脱维亚安全警察还“变本加厉”,想从今年秋季开始检查互联网聊天室、报纸和手机短信,调查是否存在这类违法行为。如此“吃人”的行径居然发生在西方“自由”国度里,听起来象是天方夜谭。似乎应当毫不犹豫地写成博文到网络论坛召唤民意,似乎应当对事件背后“莫须有”的“告密”问题严厉谴责,似乎应当得到南方都市报系的共同声援,并且还要作出北岛式的响亮“回答”:卑鄙是……高尚是……
但是,事态的发展令人沮丧,这位拉脱维亚的洋教师德米特里斯·斯米尔诺夫,似乎没有进一步发起“正义”行动的丝毫迹象,看来他在法律面前只好忍受自己“因言获罪”的“奇耻大辱”了。他不走运,很重要的一点是,没能久仰了中国杨教授的鼎鼎大名。
附:
拉脱维亚教师发经济悲观言论 被反间谍机构逮捕
新华社电拉脱维亚反间谍机构逮捕一名高校教师,理由是他发表关于本国经济前景的悲观言论。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7日报道,拉脱维亚安全警察逮捕了32岁的经济学教师德米特里斯·斯米尔诺夫,两天后将他释放。不过,警方禁止斯米尔诺夫出国,并继续以散布不真实信息为由对他加以调查。
斯米尔诺夫解释道:“我只不过说了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他10月对当地一家报纸记者说,对拉脱维亚货币拉特和26家银行缺乏信心,建议大家“别把钱存在银行里,别持有拉特”。
当地一名音乐家在一次音乐会上拿本国银行可信度开玩笑,受到安全警察调查。
关于拉特贬值的谣言去年在拉脱维亚国内流传,导致人们争相换取欧元。警方调查后说,谣言出自一名醉汉。
政府之后加强相关立法,规定散布虚假金融信息者获刑最高6年。
拉脱维亚安全警察今年秋季开始检查互联网聊天室、报纸和手机短信,调查是否存在这类违法行为。
拉脱维亚【历史】
拉脱维亚大部分地区古称利沃尼亚,从13世纪开始由日耳曼人的利沃尼亚剑之兄弟会所影响,并转信基督教。里加(现首都)于1285年加入汉萨同盟,与欧洲其他部分保持密切的联系。
18世纪时,俄国从瑞典和波兰获取了现拉脱维亚的所有领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脱维亚于1918年11月18日获得独立,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再次兼并拉脱维亚,并将其纳为一个加盟共和国。
苏联于1980年代时开始进行政治改革,这也促进了拉脱维亚独立运动的发展。1991年8月21日,拉脱维亚再次宣布独立。自独立以来,拉脱维亚积极培养和西方各国的关系,并已于2004年加入欧盟和北约。
2006年10月7日,议会选举举行。[1]人民党获得100个席位中的23席,绿党和农民联盟获得18席,新时代党得到18席,和谐中间党占据17个席位,拉脱维亚第一党和拉脱维亚道路竞选联盟、祖国与自由联盟、为了统一的拉脱维亚人权党分别获得10个、8个和6个席位。[2]人民党、绿党和农民联盟、拉脱维亚第一党和拉脱维亚道路竞选联盟以及祖国与自由联盟组建联合政府,艾加尔斯·卡尔维蒂斯继续担任总理。[1]2007年5月31日,议会举行总统选举,瓦尔季斯·扎特莱尔斯当选。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