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从万民悼念钱老,看中国五代留学生

2025-02-23 学习 评论 阅读

文/老雷





10月31日,我国科学巨星钱学森驾鹤长辞,享年98岁。举国伤悲,万民悼念。有的网友甚至提出要降半旗。有心人可以从中把脉到国人一种沉甸甸的价值认同。在深切痛悼这位科学巨匠之时,本人不由想到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五代留学生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这个话题来——



所谓中国五代留学生,第一代指的是辛亥革命前后,赴美、欧、日等国,以孙中山、严复、詹天佑等为代表的一批有志之士。他们肩负起推翻满清封建王朝,建立建设民主共和体制的神圣使命。



第二代,是“五四”前后,直到抗战前,奔赴欧洲的一批优秀青年,以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为代表。他们用自己的热血、激情,为新中国的诞生,建树了丰功伟绩。



第三代,那就是抗战前后,直到新中国诞生,怀抱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信念,到欧美等发达国家深造的一批优秀青年。代表人物就是钱学森、李四光、钱三强等老一辈科学家。他们用自己的知识才干,为新中国的国防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四代,是建国初期,由国家选派到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优秀青年,以江泽民等为代表。这批又红又专的人才,成了各行各业的核心骨干,功不可没。



第五代,指的是改革开放后,到世界各发达国家的公派、自费留学生。无论学成后是否回国,对于国家的建设,和世界和平,都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客观地说,五代留学生都发挥出了自己的作用。可是必须指出,今天的第五代留学生,和老前辈们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个人认为,这个差距在于精神、品格上。老一辈留学生更多地怀着救国救民、为国为民的抱负和理想;而第五代留学生则多了一些个人的功利因素。固然,这和时代发展,社会氛围影响等有关,但是这也和教育制度的缺陷,教育本身张扬的功利因素等负面效应有关。今天,我们的社会就此应该检讨一番,而社会的母体——教育,更要好好检讨、改造变革一番!这绝对不是哗众取宠、危言耸听!



看看钱老,这位两弹元勋,航天之父,虽然功劳卓著,但是为人谦虚敬慎低调,生活俭朴。钱老家的客厅有一个很小的门厅,最多只能站4个人,而钱老整套住房的面积竟然还不到100平方米。而钱老在这里一住就是50多年。“我姓钱,但我不爱钱。”钱老曾讲过一句诙谐而意味深长的话,这或许能够诠释他淡泊名利的高风亮节。





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曾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及中央军委授予的一级英雄模范奖章;2007年荣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09年,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对于名利,钱老十分淡泊。2001年,钱老曾获第二届“霍英东杰出奖”,奖金百万港币。他分文未取,将这笔钱捐给中国科协沙草产业基金会。早在1994年,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奖金也是百万港元。而作为可以享受国家领导人待遇的他,却五十年如一日住在老旧的楼房里,过着清贫的生活。几十年不动的相机,穿了一辈子的中山装,用了五十多年的破提包。他平时和别人联名发表文章,总是把稿费都给合作者。





据媒体多次报道,钱老早就为自己做人定下了“四条原则”:“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出席应景活动;不接受媒体采访。”后来,这“四条原则”还有了“升级版”――不兼任任何顾问或名誉顾问、不到外地开会、不出国;单位要为他建房他不同意,报刊上颂扬他的文章被打招呼“到此为止”。。。





现今,一些金钱至上的所谓社会精英,他们喜欢抛头露面,利用自身权力或学术影响追逐名利,某些人更是成为强势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和吹鼓手。对照一下我们的很多老一辈领导人,老一辈知识分子,这些中国的脊梁,真该羞愧脸红?!





今天我们悼念钱老,也就是在认知、认同一种科学、爱国的品格、情怀。钱老用自己的一生奋斗、奉献,用自己的灵魂、品格,高风亮节,书写下三个大大的“中国人”字;耸立起了一座精神丰碑,将成为全体中国知识分子,乃至全体中国人的信念支柱!





钱老,您老走好!。。。







——全文完

标签:留学生   中国   国家   自己的   社会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