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从新闻字里行间演绎成都公交车事故起因

2025-02-22 学习 评论 阅读

理工科出身者,逻辑推理是看家本事。如果这点本事都丢弃了,或者不会运用,几年大学也就白混了!

6月6日新浪网上有两篇新闻报导,如果读者能像老夫我这般留心阅读,再运用逻辑推理,也一定能发现极有价值的东西。

请注意这条新闻《3名装修工翻墙奔向成都起火公交救出5人》:

『记者在川陕立交桥下坡段的事故现场看到,公路地面上有一段约30米长的黑色油污,川流不息的车辆已从油污面上碾过,……』
------------------------------

【分析】这说明,当地ZF关于公交车燃油没有泄漏的解释值得怀疑。


再往下看:

『“7点半的时候,在陆军总医院那里,我说这车子怎么在冒烟,我就喊,赶快停下来,车子冒烟了。”李利群说,“司机没听,我骑着电瓶车,追了两公里多地,”当她追上时,公交车司机已从车内脱身。』

------------------------------
【分析】如果是门窗密闭的车内有可燃物如汽油等挥发、起火、冒烟,最先感受到的、发现的,应该是车内人员,除非形成大火并已燃烧到车外,否则在公路上骑着电瓶车的李利群不可能在出事之前的两公里就发现车子异常冒烟。其次,如果车内已经形成火焰和已经从车内冒出车外的黑烟,司机就是出于自身求生的本能,也不会再继续开车2公里。因此,黑烟必定始自车厢外部。

电瓶车骑行2公里,要用多少时间?以每小时20公里计算,需要6分钟;以每小时30公里计算(已经接近普通电动自行车的速度上限),也需要4分钟。李利群未必恰好就是公交车冒烟第一瞬间的发现者,因此可以推断,出事公交车从车外冒烟到车内起火、司机脱身,时间应该不低于4分钟。

而据车内逃脱的乘客反映,从车内闻到燃油异味,到车内燃起大火、吞噬整个车辆,不过2分钟多一点。

答案不难得出:着火原因一定是汽车自身的燃油系统和/或电路系统出了故障,而这种车辆,一般都是发动机后置,所以冒烟的现象被尾随其后的李利群发现。李利群发现车外异常冒烟时,并未看到车内着火。从时间差异上看,也是李利群注意到车外有异常黑烟,而后2分钟左右,车内乘客闻到燃油异味,随后车内起火,2分钟后大火吞噬整个车辆。

此外,如果说车辆燃烧不是源于汽车本身的燃油系统和/或电路系统,而是源于有人蓄意携带上车的汽油等易燃物,那么至少在该燃烧物在车厢内燃起的初始阶段,司机完全能够打开车门,因为车厢内火焰不可能迅即烧断车内隐蔽电路和气压管路。

另一篇新闻《成都公交车事故很多人未逃出有三大原因》告诉我们,着火后司机无法打开车门。

所以,综合上述两篇报导,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必然是,着火源自汽车本身的燃油系统和/或电路系统。

标签:系统   分钟   公里   司机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