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实践的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

2025-02-21 学习 评论 阅读

实践的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

作者:李毅嘉

“实践的唯物主义”是二十年多来中国哲学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关于这个概念的所指,大致有三种主流看法:1)指以实践为本体的唯物主义学说(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2)指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3)指物质生产活动。我在1997年的一本课堂讲义中曾认为,对于这个源于马克思的独创概念的“名称”(注意,我说的是“名称”,即“实践的唯物主义”这个词)的发掘,是这些年来哲学界的主要成果之一。为什么是名称而不是概念呢?因为,概念涉及名称所指的思想的真实内容。这就是说,所有这些主流看法都没有抓住这个概念的真正内容!现在,我仍然持这种意见。尽管这个非主流的看法同许多学术大腕的“权威定论”相左。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直接提到“实践的唯物主义”这个词的材料只有一条,原文是这样的:

… …sich in Wirklichkeit und für den praktischen Materialisten, d. h. Kommunisten,darum handelt,die bestehende Welt zu revolutionieren,die vorgefundnen Dinge praktisch anzugrefen und zu veraendern. ( Marx Engels Werke, Band 3, Dietz Verlag Berlin, 1958, s.42 )

中央编译局的译文如下:

实际上,并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第一卷,第75页)

这段译文在释读和表达上虽然有些粗糙,但大体意思还是无错的。我的翻译如下;

实际上,且对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使现存的世界革命化,实践地攻击和改变他遭遇到的各种事物。

从这段话本身和书中的相关文字来看,可以划分出这样一些基本要素:1)实践的唯物主义=共产主义,因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共产主义者”;2)共产主义首先指一种运动,即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见书中的另一段文字:“我们所说的共产主义指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3)现存的世界,即“共产主义者遭遇到的各种事物”=异化的世界,亦即资本主义世界;4)“实践地攻击和改变… …各种事物”,指以“夺取资产阶级的国家权力”为中心的共产主义的政治实践。特别地,“praktisch angrefen”(实践地攻击)指军事进攻,也就是《共产党宣言》所说的“暴力革命”。

可见,“实践的唯物主义”与什么“本体论”、“哲学”毫不相干,也与“物质生产活动”没有直接的关系(当然,二者之间是有因果联系的。这里只是说,实践的唯物主义本身不是“物质生产活动”。)。实践的唯物主义不是别的,它正是马克思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共产主义运动,或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答案B)

现在,我们从材料的考据方面可以基本确定,“实践的唯物主义”=共产主义革命。但是,这个等式引出了一个理论问题:马克思为什么要把全新的共产主义革命和古老的唯物主义概念联系起来呢?这种联系固然表现了他的理论深度和创造力,但主要还是由“唯物主义”这个概念的内在逻辑决定的。唯物主义是一个古老的哲学概念,但是,它的根本的深刻的涵义只有当马克思证明了自己的独到发现——无产阶级革命(即无产阶级专政)后,才能够显示出来。分析表明,唯物主义决不是只能用在哲学领域中的概念,对于共产主义者来说,唯物主义首先是一种极其先锋的、极其革命的政治行为方式——按照事情的本来面目去处理政治权力和社会的关系:政治权力是社会的公仆,而不是主人。就这样,马克思以他那非凡的创造力点石成金,赋予唯物主义这个古老的概念以崭新的内容;又以通俗易懂表达方式使得普通工人都能领会它的革命意义。可惜的是,我们的许多饱读经书(马克思著作)的大学者却没有搞清“唯物主义”一词的最新涵义,硬是把“实践的唯物主义”解释为某种“哲学”,甚至是外表时髦、内里陈腐的“实践本体论”。嗨,这实在是太落伍,太没有想象力和悟性了!此类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学术”,离马克思也太远了点吧?

“ C’est la lutte finale / Groupons-nous, et demain / L’Internationale / Sera le genre humain! ”(这是最后的斗争 / 团结起来到明天 / 英特纳雄耐尔 / 将是全人类!)巴黎公社工人诗人鲍荻埃的这首不朽诗篇,可以作为“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最好的诗情诠释。“实践的唯物主义”是世界近代历史上的第一种政治唯物主义,也是最后一种政治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这一古老意识的最后辉煌(与它相对应的是理论的唯物主义,即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当共产主义实现后,“实践的唯物主义”将自行消亡,世界将进入没有唯心主义对立面的唯物主义社会,也就是没有唯物主义标签的唯物主义,一种真正符合人性的社会(参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条),这正是《国际歌》中所说的世界一体化的“人类”、人性。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