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不要企图“忽悠”农民

2025-02-20 学习 评论 阅读

中国至今还是一个农业大国,主要人口仍然分布在农村。主流也一直把“改开”的起始点定为小岗村的包产到户,但由于它不能率先进入“小康社会”更不能“先富带后富”,而使得“改开者”陷入尴尬,更使人们对改开理论产生质疑。不论政府和专家为“新农村建设”设计出多么美好的理想蓝图,农民却常常不为所动,“三农问题”依然无法根本解决。而非主流专家宣传和引导的“合作化”之路,也没有取得新的骄人的成绩,只有华西、南街、周庄、兴十四等可以“剥削”其他农民的集体经济闪烁着“特色社会主义”光芒。这是为什么呢?

1 农民是文化、知识、技能学习竞争的失败者。俺高中及之前的同学大部分成为农民,绝不是他们个人的所谓“智商”问题,而是各种家庭和社会原因使他们在学习阶段沦落为失败者。他们的智慧往往超过今天的精英学者和砖家叫兽。例如:改开伊始,他们就说“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而现在的精英学者和砖家叫兽还在论证是否“是复辟”或“改开没有退路”。再如,粮食价格刚刚放开,他们就知道“越贱越不买,越贵越不卖”也就是降价的时候不买涨价的时候不卖;而十几年之后,炒股的金融专家才说出“买涨杀跌”的绝招,一样是“降价的时候不买涨价的时候不卖”。因此说,农民看问题最直接、最彻底,如何精妙的理论、成果、蓝图都无法有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2 艰辛的体力劳动使他们比精英学者和砖家叫兽更加健康长寿。记得有人说,最了解中国人的人有两个半,其一是鲁迅、其二是蒋介石,半个是毛泽东。多数文化精英以为“然也”,可是他们自己常常犯糊涂,竟然以为鲁迅的小说和杂文是为了教育和唤醒农民。想一想,这是多么的愚蠢。难道最了解中国人的鲁迅不知道中国农民多数都是文盲?就算他们不用累死累活地“难以糊口”,也不可能会看鲁迅的任何文字呀!所以说,鲁迅的书是给“自以为是”又“狗屁不懂”的知识分子看的,让他们认识到中国的现实,从而激发出有骨气的年轻人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最终带领中国人民彻底埋葬那个肮脏的社会。而蒋介石先生则利用所有的肮脏并最终成为了它的最高统治者。还记得有人说,历史常常会惊人的相似。由于历史的惯性,今天的长寿老人依然是农民,而健康长寿的农民也将或正在面临着……

3 没有“农民运动”就没有新中国。这个大家都明白(不明白的请看党史),只是没有名人公开这么提出来(因为要提“工人阶级领导一切”),但俺认为这就是“实事求是”。算了,俺还说现在吧。改开以来,俺们农民经受住了一切“忽悠”的考验。例如,“农产品价格放开”初期,官僚让俺们种植甜菜、亚麻等经济作物,据说可以多赚钱。好!俺们同意,但是,贷款必须你们负责。事实证明,用10%的耕地种植经济作物就会把所谓的“经济作物”打回原形,甚至“更不经济”,所以就产生了“乡村债务负担”,而农民也不得不“白辛苦”。再如,在粮食不涨价的时候,要农民“发家致富奔小康”,俺们就来一个“外出打工地撂荒”,逼迫你出台N个“一号文件”直到俺能接受为止。因此,只有“半个是毛泽东”来到农民的身边,“建立巩固的农村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个“山沟里的马列主义”者带领“泥腿子”打出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所以说,一切阁楼里的“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喊破嗓子,也只是大于或等于“鬼哭狼嚎”。俺还没见过比农民大哥---本山兄更能“忽悠”的精英(不服就来出来溜溜),谁还想“忽悠”农民?“撒泼尿,自己照照”吧!农民只是跟着毛泽东那样的领袖走,不信,您就再“检验”一次!

标签:农民   鲁迅   时候   精英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