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吴敬琏学术不严谨没有常识
从学术上讲吴敬链的描述不符合历史事实
[ 数学 ] 发表时间: 2008-09-24 强国论坛
一个科学家首先要正确描述事实,然后才在事实的基础上提出理论。如果他不能够正确描述事实,或者有意曲解事实,则他提出的理论也是就值得怀疑的。很难说他遵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他在学术上就是不严谨的。
因此,学术上的严谨才是重要的,在这里我对于道德反而不太关心。
下面讲一些吴敬链的对历史的明显的不正确的描述。
他说:“1955年掀起“社会主义高潮”,迅速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样,中国效仿苏联的榜样,废除了市场制度,全面建立了苏联式的集中计划经济(命令经济)制度。”
这句话的违反历史事实在于,中国事实上从未全面建立过苏联式的集中计划经济的制度。例如,苏联式的集中计划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没有城市和农村户口,而中国则有。苏联是全体公民都享有住房,教育,养老金,公费医疗的制度,这些制度一直持续到了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到现在都实行的制度,中国则从来就没有完全实现过。
另一方面,中国的农村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并没有彻底废除过市场制度,事实上中国的市场从来就没有被正式废除过,只不过在允许范围方面有大有小罢了。就拿我参军的海军部队,当时的全部蔬菜供应,都是靠着当地的市场,集市,和老百姓讨价还价购买来的,这个事实吴敬链为什么要回避?
事实上直到文革期间制定的宪法,上面仍然承认着个体户的合法性,这一点吴敬链也许不知道?这可是前苏联没有过的东西。
另一方面,大跃进也完全不是苏联式的集中计划经济,而是苏联专家们根本不满意的东西。
此外,吴敬链对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全面否定,也不合适。他在前头有一段话我倒是同意的,他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通常是由两个“车轮”驱动的:一个是技术,另一个是制度。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技术水平处于落后地位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新的、效率更高的技术是在先进国家广泛存在并且可及的;但是,是否能够广泛运用这些新技术,却取决于是否拥有与这些技术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所以,在技术和制度这两个推动历史前进的车轮中,制度显然较之技术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但是,苏联的制度并不全面地落后,历史上从来就记载着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和第一次载人航天都是来自于计划经济体制。苏联在战后的1945年的一片废墟中开始建设,到1975年经过三十年的时间建成一个直到今天都无须韬晦的俄罗斯,而中国从1978年的拥有人造卫星,洲际导弹,杂交水稻,大油田的“一片废墟”上开始建设,经过三十年,到2008年,我们是否还需要继续韬晦?我们甚至还没有前苏联的全面的公民住房教育卫生养老金的福利系统。
当然,苏联的制度最后失败了,解体了。但是我们要注意到辩证法,不能够说一个东西失败了就怎么说它的坏话都是对的,一个失败了的东西,仍然不能够全面被否定,它中间仍然有可以值得吸纳和改进的技术。
也就是说,一个已经失败了的计划经济体制,命令式的体制,肯定是有着许多严重的毛病的。但是仍然不能够认为它是完全没有用处的,完全不产生财富的体系。事实上它是产生了大量财富的。
就说英国,惨淡经营了几百年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结果一个前苏联的别列佐夫斯基简单地侵吞了一下前苏联的财产,来到英国就已经成为英国首富,如果前苏联的经济是象印尼那样一无是处,印尼有没有办法有一个人侵吞了财产之后来到英国成为英国首富?那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因此,对于真理问题,我们宁可多说几句“我不知道”,然后再进行深入研究,才是一个诚实的科学家应当做的事情。
中国的经济学家太可怕就在于,他们太以为自己有真理了,那么,对美国目前的状况有何建议?能够帮助医治好美国的经济吗?苏联的解体你们就要全面否定苏联的经济制度,那么,如果美国因为市场经济崩溃了,你们又打算怎么说呢?而现在美国的改革开放倒是朝着计划经济的方向来“改革开放”了。苏联忍受不了巨额财政赤字,美国倒是可以一家伙印七千亿美元了?你吴敬链不妨先想办法领取一个西方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再来和我们吹牛不迟。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