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日战争
2007-08-10|未来中日战争分析与思考
之所以关注中日未来战争,就是因为中日关系有特殊的历史性和现实性!作此种假设,有利于不忘百年奇耻,有利于居安思危。即便未来中日并不具备开战的客观条件,依然要保持清醒,正如孙子所言“兵者,关乎生死不得不察”,理由如下:
一.军事受制于人。1.二战后日本被迫裁撤军队,后来建立所谓自卫队,兵力受限.2.日本在[美日安保条约[下依然不能生产及拥有如核武器、远程轰炸机、核动力潜艇.弹道导弹等一系列大规模杀伤性的武器.3.至今驻扎日本本土美军 。
二经济依赖于人.日本资源匮乏,但其周边却是资源丰富的地区,数据显示仅2006年中日贸易额高达2073.6亿美元.东亚冲突,对日经济利益的影响首当其冲!
三东亚国家多极化.朝战后,东亚各国赢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创造了奇迹,军事经济实力相继增强,国与国差距呈日渐减小趋势,展望未来,东亚必能为世界发展进步发挥更大作用。
四.日恐惧心理日渐减弱.国土小资源少决定其常心怀警惧,这是其能够脱颖而出的根本动力!但却伴随狭隘的岛国意识<特殊的地理位置将决定>,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民族之间的融合此种心理呈减小趋势。
五。不同于以往任何时候的世界局势.美苏长期冷战最终以前苏联解体结束,一极独大对东亚各国带来的恐非利好.
六。日本不同于二战以前的政治制度。日本极权制度已经结束,当前制度将使战争更多受限。
综上,不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层面乃至全球格局,日本均不具备主动进行战争的客观条件。未来爆发小冲突对日更会得不偿失。对于中国而言--正处于改革转型艰难时期,更不具备主动发动战争的条件。
二战后的日本一直以来不过是两大阵营角逐中的一枚棋子。没有朝战后中国的崛起,今天的东亚和现在不一样,今天日本也会和现在不一样,所谓自卫队就不会组建,美对日本也不会有经济及政治方面的优待扶持。纵观历史,从早前对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到新近的伊拉克,阿富汗战争,“所谓民主自由国家”强加于他人并非就是真正的“民主自由”,帝国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对被占领国家进行政治压迫乃至资源掠夺正是其目的所在。
今天东亚国家依然面临同几百年前一样严重的威胁!西方帝国主义的强势至今依然没有从根本变化!当今日本军事要摆脱"受制于人"势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长远来看,“未来中日冲突”非两国国家安全及共同利益所在!
为何中国周边近年挑畔日渐增多? 在朝战结束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世界军事格局会否越来越接近重新洗牌的时间点!正是需要长期置身和平中的国人警醒乃至放弃幻想的。。。。。。
一个碉堡被攻破首先始于内部。因此无论世界上哪个国家,如果没有相对先进的政治,没有相对强大的国防就无法在国际舞台上伸展手脚,被动挨打是注定的命运!
今天修改此文的时候看到日本军进驻中国钓鱼岛的新闻,在时下各种媒体铺天盖地的自我歌颂,赞美声中,不免惊异于国弱至此。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