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两篇关于中国大豆产业政策的文章(因果关系、且看买办是如何误国的!)

2025-02-19 学习 评论 阅读

{第一篇}专家建议我国应采取支持大豆进口的政策

(制造舆论)

经济参考报

(影响决策)

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李超近日表示,中国政府将通过调整政策、改善政策环境来鼓励进口,今后特别要增加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的进口。
  中国人民银行今天公布了李超就汇率和贸易平衡问题答记者问的全文。
  李超说,中国将进一步完善进口税收等政策,引导企业更多地进口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资源及商品,并加大对企业进口业务的支持力度。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量进口设备,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设备。
  他说,中国正处在IT产业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从发达国家大量进口IT产品和设备,如含有英特尔芯片的科技产品、网络设备等。中国的商业银行正在进行系统改造,也需要购买大量的计算机主机设备。
  中国的航空市场规模庞大,目前处于发展初期。预计中国航空市场的繁荣可以持续几十年,飞机及与之相关的设备及零件进口在今后几年、甚至几十年将迅猛增长。据美国波音公司的长期预测报告称,在2005年至2024年的20年间,中国将是亚太地区最大的飞机市场,预计将订购2600架新飞机。
  中国还是世界农产品市场上的较大购买者,如目前每年要进口大约2000万吨大豆。中国对棉花的进口需求也在增加,已成为美国棉花的最大进口国。2005年,中国从美国进口棉花120.6万吨,同比增长14%。预计今后中国从国际农产品市场的进口还将继续增加。
  谈到市场开放时,李超表示,目前,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已经较高,主要体现在,关税已大大降低(如小汽车的关税已经降至28%),大量的非关税措施如进口许可证、进口配额和进口招标已被取消,245种产品被取消指定经营。电信业已允许外国服务商设立合资增值电信企业,并取消了数量与地域限制;批发服务(不包括盐和烟草)、饭店和餐饮业目前均已取消市场准入方面的限制,基本实现对外开放。
  银行业方面,外资银行的外汇业务已全面放开,人民币业务已扩展至25个城市。保险业的开放程度最高,除规定合资寿险公司外资比例不得超过50%、合资保险经纪公司的外资比例不得超过51%外,已基本实现对外开放。
  根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作出的有关承诺,从2006年底起,将取消对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的所有限制,实行国民待遇。允许外资保险经纪公司在华设立全资子公司等。今后,央行还将进一步扩大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对外开放。

{第三篇}港媒:中国大豆惨败的教训

(酿成苦果)

中国大豆惨败的教训——思想要解放,决策要自主


来源:东方日报


近日内地媒体有报道指出,过去一年,由於国际市场大豆价格暴涨,内地食用油涨价和饲料成本提升引发肉价上涨,而肉价上涨的成本最终转嫁到老百姓身上。中国老百姓正在为跨国垄断资本利益埋单,穷人多付出的每一分钱,都变成了跨国粮食企业和国际投机资本口袋的利润。



事实上,世界大豆供求是基本平衡的,价格暴涨完全是国际投机者炒作所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价格暴涨,不仅能从中国赚得巨额利润,而且还能冲击中国内地物价平衡,制造宏观经济难题,最终影响中国的社会稳定。

本来,中国是最古老的大豆原产地国家之一,一九九五年前,中国还是大豆净出口国。到了二○○六年,中国大豆进口量近三千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这一切竟然是别人精心设计的骗局。在中国大豆市场开放后,内地出现了很多以科学研究为名的报告,这些报告竭力贬低中国大豆,说中国大豆质量低劣,甚至有人说「中国大豆一半都是沙子」。它们共同的结论,就是中国不需要自己种植大豆,只需要进口即可。这种观点最终影响了决策层,放弃了对内地大豆种植的支持与保护。

这些言论其实都是国际利益集团收买汉奸买办故意散布的。在中国全面放弃大豆种植以后,惨痛训就迎头砸来。二○○四年,中国大豆企业赴美国采购,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操纵市场交易,导致大豆期货价格剧烈攀升,而中国企业「满载而归」不到一个月,大豆价格就大跌百分之五十,中国本土大豆企业由此亏损惨重。

闭门造车后果严重

随后,跨国巨头便对中国大豆企业展开大规模购并,最终控制了中国百分之四十的大豆压榨能力。这种局面可能产生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因为大豆产业与畜牧业、养殖业及其他农产品价格关联密切,一旦失控,将对中国物价、汇率等宏观经济层面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

中国大豆业在全面开放的幌子下,在一些学说理论的迷惑下,最终全面溃败,教训可谓惨痛,而这还不是唯一的失败和教训。比如,有人鼓吹中国不需要过多考虑粮食安全,这其实是一种毋须辩驳的浅薄言论。对於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来说,一旦粮食安全出现问题,后果将难以承受。世界大国无不重视粮食安全,中国难道是个例外?现在粮食价格上涨,就已对中国形成巨大的挑战,而粮价上涨的受益者只有国际投机者和最大粮食出口国美国。又比如,有人鼓吹中国金融需要全面开放,不需要担心外国金融机构控盘中国,而事实上,当中国金融机构想进军美国的时候,才发现它们并不像自己宣扬的那样开放。

多年来,中国政府大力倡导解放思想,各种主张和言论如潮涌般出现,这对於现代国家来说,实属正常现象,言论自由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任何人都有法律保护下的言论自由。对於政府决策来说,也须听取多方意见,避免闭门造车。但重要的是,政府决策要独立,要避免受一些别有用心或者是无知言论的影响。别有用心的言论是利益集团收买的言论,无知的言论是脱离中国国情的言论,二者都会导致难以收拾的残局。在这两个方面,中国都有过深刻的训,今后能避免吗?

标签:中国   大豆   进口   言论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