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继续疯长下去,后果很严重!
看到一条新闻:中国大陆从今年初开始“买房就像捡白菜,数千人连夜排队争抢几百套房源;房价如同搭上了火箭,直蹿云霄,几乎每小时都在上涨...”。上海房地产板块逆势上扬,涨幅超过100%。
记得去年底金融危机时,有关房价问题草根阶层和精英们有过争议。草根们争辩说:房价不降,实体经济没有活路,实体经济都死啦,守着那么多房子有什么用?甚至有人号召全民不去买房。以主流经济学家盛洪为代表的精英们说:高房价是市场决定的,它有合理性。“当然我这么说可能有人反对了,你要主张这么高的房价干吗?但是对不起,经济学家只能这么说。”
笔者当时不发一言。为什么?笔者并非说草根阶层的观点没有道理,而是现实中胳膊毕竟拧不过大腿。主流经济学家和地产商不仅巧妙地利用GDP这个法宝绑架了中国的经济决策,甚至也绑架了他们的代言人。他们之间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某种程度上说出的这些“雷人”的话形同圣旨。
大家还记得,金融危机爆发时中国及时拿出四万亿救市计划,为世界树立了榜样。同时,这四万亿如何使用的问题,也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眼球。民众的观点大致是:应该把这笔资金投入到和民生必需品相关的消费品和有关的高技术产品的研发中去。这样可以保证国营和民间企业的利润,减少企业破产和倒闭的可能,对保障就业和社会稳定有积极的作用。而主流经济学家们则热衷于与GDP有关的基础建设,这个选项不仅能产生可观的GDP份额,这个最腐败的领域也会给方方面面带来众所周知的好处。
4万亿救市资金到底最后流向何处?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说,“这些新增贷款被大量投放到了铁路、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中去,中小企业的融资金额并不大,融资难依然存在。”
也曾有律师要求公布4万亿救市资金的去向,而财政部则以国家机密加以拒绝。平心而论,首先笔者不明白这里面到底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以至于都挂上“国家机密”?其次,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是非常不合理,民众应该有知情权。众所周知,2007年中国对固定资产投资是欧美各国的一倍,而消费却仅仅是一半。而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人民币17.23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5%,增速快于2007年的24.8%。2009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人民币5.35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9%。用一句土话讲:中国精英们都疯了!
4万亿救市资金到底有多少真正用于民生? 郭田勇说:“其中有一部分属于企业短期借贷,并没有用在投资上,也没有进入实体经济中去”。据有关方面统计,今年中国出口增速从双位数很快变为单位数,同时国内的进口需求迅速滑落,一个月掉了30多个百分点。蓝领阶层受到的冲击自不必说,光广州、深圳和北京的白领阶层由于各种各样福利的取消,很多人的实际薪酬已经减少了很多,有的到达40%。
与之相反,地产开发商们和主流经济学家们则眉开眼笑。他们有的大手笔圈钱抢地、抬高房价,有的则利用手中的“喉舌”为房价的的疯长造势。任志强近日声称:土地供给减少将导致房价在下半年还得有一轮涨势。主流经济学家金岩石更是露骨地威胁说:“北京、上海房价未来5年涨一倍”……真是让那些望房兴叹的中低收入的普通百姓不寒而栗。
据说现在一百万的房子,其使用价值也就只有四五十万,实际价值则更低。房子就是房子,再怎么“煽风点火”和“呐喊助威”也不会变成金屋。这个由多方合力营造、不断膨胀的楼市已经俨然成为精英们“搏傻”的赌场。
疯吧!4万亿救市资金,高额利润,巨额回扣,政绩和GDP...反正有朝一日这个泡沫破了,最倒霉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潘宏斌)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