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谁是59年庐山会议的最大获益者

2025-02-18 学习 评论 阅读

谁是59年庐山会议的最大获益者

  任何一场重大事件,最后总有胜者负者,就算是所谓的双赢,也有获益多一些少一些的区别。而在胜者中,也必然有最大的获益者。那么,回过头来看发生在1959的庐山会议后的结果,谁是其中最大的获益者呢?

  今天的一些人较为热衷于该次会议后彭德怀被罢官的话题,但是,却鲜有关于谁是最大获益者的议论,这多少是个缺憾。

  1959年庐山会议,会议基本结束后,毛泽东都收拾行李要下山了,但彭德怀的一封信却掀起了轩然大波。彭德怀会后给毛泽东写了一封言语激烈的批评大跃进中一些疯狂现象的信,毛泽东看了信后随手就把信下发给与会其他同志了,就准备启程下山了。但一些中央领导看了彭德怀的信后,大为恼怒,对毛泽东表示必须要继续开会以解决彭德怀的问题,毛泽东没有办法只得同意。而要继续开会来解决彭德怀的问题,则必须要求其他一些没有到会的领导必须到庐山来参会,如林彪就是在此情况下才赶来上山参加会议的。

  彭德怀在信中把大跃进中出现的一些疯狂现象称之为“小资产阶级狂热症”,可能正是这样的字眼刺激了某些领导的视觉神经。

  按照中共的领导体制,是集体决策,分工负责。比如说,象大政方针这是要中央集体决策的,总规划分解后又由不同的领导直接负责不同方面的工作。而在分工后的各个具体的工作方面,又由对应的负责直接领导该工作的领导仍然按集体决策分工负责的方式继续分解实施有关工作任务。这就是贯穿中共领导工作方式的民主集中制的具体的体现。

  而在大跃进时期,毛泽东不是经济工作和宣传工作的直接领导负责人,这两方面的工作都是由其他中央领导直接领导负责的,如刘少奇等人。由此可知,彭德怀在信中对大跃进中的在经济工作和宣传工作中出现的如“共产风”“浮夸风”等现象的批评,其批评矛头显然不是直接指向毛泽东。也正是因为这个情况,毛泽东在读了彭德怀的信后,并无什么在意就随手下发给其他领导参阅了。而正是那些直接领导负责经济工作宣传工作的中央领导在看到彭德怀的信后大为恼怒,并对毛泽东表示要继续开会解决彭德怀的问题。

  彭德怀的信的内容本来是以批评大跃进中“左”的现象为主的,这本来与庐山会议的精神是一致的。但是,随着对彭德怀批判的展开,结果却从反“左”演变成反右了。会后,由于把对彭德怀的批判材料下发到了县一级,结果反而加剧了地方的“左”的行为。

  对彭德怀的批判的结果,导致彭德怀丢了军职,但保留了文职。就是只罢免了彭德怀国防部长、军委副主席的军权职务,但是保留了副总理等文官职务。当然,这样一个结果还是毛泽东争取来的,按其他一些中央领导的意思那是估计要把彭德怀一免到底的。毛泽东作为党的主席,不能不从党的团结的大局全局出发来思考处理问题。

  就彭德怀的那封信的内容来说,当时与会的领导其实心里都清楚,要说彭信有批判矛头的话,那也是指向刘少奇的,因为刘少奇是直接领导负责相关工作的,大跃进中出现的共产风浮夸风的等,刘少奇是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彭德怀的信一公开,无异于让刘少奇感到对自己的威信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

  不过,彭德怀的这封信出现的也很不是时候,因为刘少奇在1959的上半年刚刚坐上国家主席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彭德怀显然处于不利的位置。要知道在建国初期,高岗饶漱石就试图挑战刘少奇接班人的地位,那时候高岗的挑战就失败了,而现在刘少奇都坐上国家主席的位置了,地位就更加稳固了。而刚刚坐上国家主席位置的刘少奇面对彭德怀那封信对他的威信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当然心中恼怒,拿下彭德怀也就更有助于巩固刘少奇的地位嘛。

  在如何处理彭德怀的问题上,在毛泽东的争取下最后达成妥协,那就是只罢免了彭德怀的军权,但是保留了文职。这样一个结果意味着什么呢?那就是作为文官的刘少奇,认为手握军权的彭德怀与自己不是一条心,所以说,他的底线是至少要拿掉彭德怀的军权。至于彭德怀的文职,那总是要比国家主席要低的。

  而对于作为党的主席和军委主席的并有着崇高威信的毛泽东来说,彭德怀无论做什么官也不可能大过毛泽东,毛泽东其实根本就无所谓的。而刘少奇从巩固自己接班人的地位而言,倒是非常有所谓的。……所以说,刘少奇特别注视彭德怀的军权就很好理解了,在可以罢免彭德怀的军权的条件下也就同意保留彭德怀的文职了。

  彭德怀的军权的位置可以说只在毛泽东之下的,这个位置显然也是很重要的。现在彭德怀的军权被罢免了,那谁来接替这个位置呢?

  最后这个位置落到了林彪头上。

  处理了彭德怀后,比较一下结果,彭德怀丢了军权,刘少奇无疑在巩固自己地位上又进了一步,毛泽东也基本上维护了党的团结,有几个站在彭德怀一边的领导受到了一点牵连,但最大的好处其实被林彪捡走了。

  林彪顶替彭德怀的位置,成了有军权的二把手,是庐山会议的最大获益者。

  不过,历史并不就此终结,此后的历史发展表明,林彪不仅不与刘少奇一条心,甚至对毛泽东也不是那么顺心。也就是说,这个军权最终还是没有落到刘少奇那边的人手中。在文革中,林彪大打出手,刘少奇反而受其害更多。假如依旧是彭德怀掌控军权二把手的话,以彭德怀的脾气来讲,毛泽东想发动文革可能都得不到彭德怀的支持,也可能发动不起来。如果没有文革,刘少奇的命运岂不完全改变了吗?而林彪在大权在握后野心也更大了,最后落得的下场也怪寒碜的。如果林彪不得到那个军权的位置,也许能悠哉悠哉地养老呢。

  历史有时候真的很离奇,喜欢搬石头的人可能最后会砸到自己的脚的。

标签:彭德怀   毛泽东   军权   位置   会议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