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真正的牛棚解放前河南某村五个不同阶级农民的生活状况

2025-02-18 观点 评论 阅读

一,雇农,张永青,独身,无房无地,长期给地主当长工,吃粗粮,干重活。住在牛马棚里。站起来只一人,躺下去只一铺。若是冬天找不到活,只得借住在别人的牛棚里。

二,贫农,刘舍堂,因贫穷娶不起老婆,母子二人相依为命。住两间土坯草棚,睡麦秸铺。有地1.5 亩,每年打粮食300 斤左右,根本不够全年食用。农忙时刘舍堂出去给地主打短工,农闲时上山打柴,以卖柴来糊口。每到春天青黄不接时,老母亲还经常出去讨饭。

三,中农,张用典,全家八口人,共有土坯草房七间,二十八亩耕地;牛驴各一头,农具较为齐全。每年收粮食5000 斤到6000斤,全年以吃粗粮为主,逢年过节吃点细粮。穿自织土布。张用典本人会泥工手艺,农闲时帮人盖房,取得一些收入。在正常的年景里,略有节余。

四,富农,李万福,全家八口人;砖瓦房十间,草坯房四间;耕地四十八亩,养牛驴三头,牛车一辆;农具齐全。雇长工二人,每年收粮食8000斤左右;春天放青苗账,(既麦前借一斗,麦收后还两斗,是解放前最常见的一种高利贷形式,俗称驴打滚。瞧!解放前的地主老财们多黑,怪不得他们想念蒋介石,咒骂毛泽东呢!)此项收入,每年就能多收2000多斤粮食。户主李万福,本人常年吃细粮(小麦,要穷人在石磨上给他推的)。其他人仍以粗粮为主。全家穿自织土布,

五,地主,李万年,全家十四口人,拥有两个宅院,砖瓦房十四间,宅院建有高墙与护宅洞,还有炮楼一座,家备长枪两支,夜间由两个长工轮流值班持枪守卫。(解放前的时候,河南的土匪比较猖獗。)有耕地210亩,养驴马各一匹,牛两头;马车和牛车各一辆。雇了两名常年长工。土地自己种一半(农忙时雇短工),另一半出租给贫雇农。年收租粮一万多斤(地主与佃农对半分成,这些地主们是多么的黑心啊!)每年共有粮食三万多斤(还不算高利贷),全家农忙时吃细粮,农闲时吃杂粮,地主李万年本人则全年吃细粮,全家衣物多是细布和绸缎。冬天有皮袄,夏天有稠衫。

大家看看,旧社会富人和穷人的差别多大。那些象张永青和刘舍堂那样的穷人可是占大多数啊!他们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下,吃不饱,穿不暖,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是共产党和毛主席把他们从旧社会的火坑里把他们解救出来,给他们分了田地,又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了人民公社,让他们过上了安稳、幸福的生活,他们怎么会不感谢伟大的恩人毛泽东主席呢?这就是占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广大人民群众为什么不管那些“精英分子”王八蛋如何咒骂毛泽东,如何给伟大领袖的身上抹黑,而他们仍然坚定地捍卫和热爱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的最根本原因。

这次,胡锦涛在十二月十八日的讲话中,又一次强调了“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科学发展观思想,给了那些想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们当头一棒。毛泽东主席给我们开创出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的带领下,一定会越走越光明,越走越宽广的。

标签:他们   地主   全家   毛泽东

条留言  

给我留言